小学体育激励教学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兴趣也难持久,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上活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尝试运用“奖卡”激励机制,旨在通过“太阳、月亮、星星”奖卡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实践证明,采用“太阳、月亮、星星”奖卡激励机制对改善体育课堂教学发挥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体育课 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时让学生有惊奇、新鲜等感觉,产生探究的愿望,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我从改革对学生日常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入手,同时针对小学生好表扬,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好胜心的心理特点,采用给学生颁发“太阳、月亮、星星”奖卡的激励机制进行教学,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太阳、月亮、星星”奖卡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实践操作
  
  当学生有出色表现时可获得一颗“星星”奖卡,每集满10颗“星星”奖卡可以换取一颗“月亮”奖卡,每积满3颗月亮,可换取一颗太阳。特别,是我校组织的晨跑活动,如果每个小朋友每天坚持的话,一周两颗“星星”奖卡奖励,如果一学期“太阳”奖卡累计到3颗的话,期末体育考试可以免考,直接获得优秀;同时“太阳、月亮、星星”奖卡的获奖情况还与最后期末体育成绩评定直接挂钩。评价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但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在教师的评价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日常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习惯的养成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经意而又不经意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让他们早日养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惯。
  
  二、颁奖时机
  
  可在课开始、课中、课结束之前、课后等任何一个时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颁奖。颁奖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小团体或一个小组,甚至全班。如:一般在课的开始,我们可以选择,看谁站得最好,及时提早奖励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可当即“发奖”。在比赛时,每一个人、每一组在他或他们努力拼搏后,都希望能够成功、能够胜利,但比赛总是残酷的,如何让残酷的现实转变为学生成功的喜悦、转变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时,我们应该为每个小组、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荣,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的努力得到肯定:一定要在下次比赛中再接再厉,创造佳绩!让赢得比赛的一组,获得团队的“星星”奖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协作能力。当班级体育积极分子管理得特别出色时,在他负责的小组得奖牌的同时可以加发一枚奖牌给他——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实施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种独到的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激励机制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通过笔者一年多的实践,“太阳、月亮、星星”奖卡激励机制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实用,而且有效,尤其是在低中年级的体育课中,学生非常喜欢,实施“奖卡”后,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欢乐,他们也更加喜欢体育课了。实践证明,“太阳、月亮、星星”奖卡评价和学生体育评价表的评价方式不仅在体育教学中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2、激励机制强化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当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时常在班级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违背教育目标的。那么如何善用“太阳、月亮、星星”奖卡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呢?例如,在组织学生“搬运沙包”比赛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按照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分成四个小组。先让学生明确比赛任务,每一小组前面有相同数量的沙包,要求每队每次一人只能拿一份沙包返回,依次进行,比一比哪组最先完成任务(每一份沙包有重有轻、有远有近)。然后给每一组几分钟的时间交流,3次比赛下来确定胜负。最后,以组为单位,获胜的组每人都可以获得一枚“星星”奖卡。这样一来,组员之间相互鼓励、帮助,组与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练习主动热情,使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又例如,在学习“开火车”游戏教学时,笔者也采用了自由分组,将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组,进行“比一比”、“赛一赛”,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3、“太阳、月亮、星星”奖卡激励机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利用“太阳、月亮、星星”奖卡进行的评价改革,其目的就是为实现体育目标服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使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有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新的评价制度淡化了区区分数,强化了教师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识,深化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能否巧妙得体、科学规范地运用课堂评价语,对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犹为重要。但现实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还存在不少缺失之处,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这些缺失如何改进。    一、缺失之一:语评绝对  现实教学中,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发言,往往夸大其辞,要么
期刊
新课改要求我们小学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玩、演、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演、唱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做游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教学可以
期刊
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冲击波,给不断成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教学实践者一个探索的时机和改革的动力。当今许多学生存在着因认为英语“难学”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从“厌学”、“弃学”转化为“想学”或“好学”方面做些探索,进而促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学得死”变为“学得活”,最终从“厌学”转化为“好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努力设计一些学生感兴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课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我采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的最佳描述。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带有极大的文化差异和外域特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栽体,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意义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 载体 教材 活动 教师行为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润物细无声”应该是德育教育在学科渗透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已成为物理教师的孜孜追求。所谓高效就是要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尽可能大幅度的提升,包括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  时下,通过导学案引领高效课堂非常时髦,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导学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略表小孔之见,不当之处望专家、领导、同行斧正。    一、优质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
期刊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应当说,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遗憾的是这种飞跃在很多地方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在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就中学素质教育而言,我认为关键还是抓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教育之所以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由素质教育的使命
期刊
英语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学习时空,教育者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感受、谈体验、大胆探求、畅所欲言,使学生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生动具体的活动,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与生活同行    牛津英语
期刊
随着计算机教学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现在高校都配置了数量较多的计算机,学校网络机房已成为现代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境。同时伴随着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小学也都相应的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机房。网络机房授课在学校教学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保证学校网络机房安全、可靠 、稳定地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学校网络机房管理与维护模式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硬件保护方法   1、硬盘保护卡。  硬盘保护
期刊
一、知识≠阴风昧生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大教学创新的力度,这一点,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在探讨如何进行教学创新之前,首先应该弄清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是知识?  斯宾塞所说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的“知识”一词,原文为Knowledge,但由研究文章或记熟各城市的距离等而获得的“知识”却是Information。在中文中,常常把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