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第100个生日。从积贫积弱,到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中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这些奇迹中,活跃着无数为健康中国而奋斗的身影。
新中国发展至今,我国健康事业经历了补短板、建体系的过程,正在朝着“病有所医、病有所养、全面健康”的方向前进。
“能看病”: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那时候,疫病横行、国家卫生基础薄弱。血吸虫病、鼠疫、霍乱、黑热病……一个个现在已十分少见的病种,在当时却横行肆虐,嚴重危害着亿万群众的生命健康。
人处疾则贵医。生病能看医生,是当时人民群众朴素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治病救人成为当时卫生健康工作的急迫要求。全国上下随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群防群治等手段,让群众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后来,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日益建立健全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大幅释放,全民健康水平逐步提升。
“看好病”:建立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仅用了短短30年,就实现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的巨大飞跃。一个覆盖绝大多数民众的初级保健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至今,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医师总数达386.7万人。队伍不断壮大的医务工作者,支撑起了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公立医院做大做强、健全分级诊疗,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对于很多以前难以诊断、治疗的病种,人民群众在县城就能够解决,他们对“病有所医”的期盼,正在转化为美好的现实。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截至2019年底,我国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2020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已达到550元以上,个人缴费280元,基本实现看病就医有制度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具备足以让人民群众“看好病”的基本条件。
“尽量不得病”: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同时,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加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由此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让人民群众少得病、不得病,提高健康生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2019年7月,我国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下称“健康中国行动”),代表着医疗健康事业整体的发展思路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的规划,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该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聚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省、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完善全民医保制度等。
应对突发疾病: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大考。
经历了这一次疫情的考验,举国上下意识到防控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而建立疾病防治体系,则是重要一环。
然而此前疾控体系分割,办事多有掣肘,疾控体系改革呼之欲出。
2021年5月13日10时,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标志着疾控机构职能从单纯预防控制疾病,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转变,将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助力。
业内人士指出,构建系统的疾控机构正是一种全局性谋划,这不仅能提高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能力,更有利于推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观念转变。
同时,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正在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正蹄疾步稳迈向健康中国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