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地整地
  羌活多生长在海拔1700~3500米的高山灌木林,尤以土质疏松、腐殖质较多的地方居多,具有喜冷凉、耐寒、稍耐阴、怕强光的特性,适宜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其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分杈多、入土深,因此应选择海拔2000~3000米,阴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种植。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厩肥45 000~52 500千克、磷酸二铵225千克或磷肥300千克、尿素150千克,然后深耕整平细耙待播。
  二、繁殖
  羌活主要用种子繁殖,一般选用生长3年以上羌活植株的种子。种子开始成熟后,分批采收,用剪刀将成熟的果穗剪下,在阴凉处晾1~2天后脱粒。脱粒时对果穗进行轻微拍打,种子精选去杂去劣后晒干,在阴凉处保存。羌活种子较小,而且外壳坚硬有绒毛,在常温下休眠期达8~10个月,所以当年采收的种子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播种,否则当年不发芽。羌活种子处理有沙藏法和药剂处理两种。采用沙藏法时,找一个合适的箱子,里面铺一层细沙,然后撒一层种子,细沙与种子的厚度比为5∶1,细沙要求干净潮湿,确保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在阴凉室温下处理40~60天,在10~20℃的温室内处理25~35天;或种子与湿润净沙按1∶10比例充分混合(湿度为60%~70%),在背阴通风处堆积,每10天左右翻1遍,直到冬天结块为止。采用药剂处理法时,用赤霉素1000倍液浸泡10~12小时后淋净浸泡液,晾至互不粘合时,即可播种。
  三、栽培技术
  1. 育苗
  羌活采用种子育苗移栽比直播栽培效果好,育苗常采用地块直接育苗或穴盘育苗,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以3~4月播种较好。地块直接育苗采用条播,在整好的地块进行起垄,一般垄宽130厘米、高10厘米、沟宽4~5厘米、深2~3厘米,将种子掺4~5倍细沙,稍加搓摩混匀后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后耙平,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并轻轻按压,每公顷播量为30~45千克。播后采用遮阳网或麦草覆盖,然后浇一次透水,以后视墒情而定,以保持地面湿润为准,确保出苗整齐一致。采用穴盘育苗时,应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基质,种子播种时覆土深度应控制在1.0~1.5厘米,种子发芽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及生长。覆土较浅或温度较低时种苗出土后生长势弱,覆土较深或温度较高时发芽率又受到影响。羌活种子休眠期长,出苗较慢,一般播后4~6个月才能出苗。
  2. 移栽
  在9月中旬或翌年春季3~4月进行移栽,移栽地要施足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45 000千克、过磷酸钙450千克、尿素225千克。移栽前用强力生根粉30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在30℃下处理3~6小时,可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根系快速发育,移栽密度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移栽。苗头覆土1~2厘米,切忌覆土过深。
  四、田间管理
  1. 光照
  羌活适宜生长在荫蔽环境中,对弱光的利用率要高于强光,人工栽培时最好有遮阴措施。尤其是移栽当年,因羌活苗子较小,更需要遮阴。因此,可根据羌活移栽时间,选择与其他作物进行间、套种,既节约成本又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 追肥
  羌活一般需生长2~3年,每年都要追肥,追肥须结合浇水进行。栽后第一年,苗高10厘米时,每公顷追施腐熟人粪尿15 000~22 500千克,6~7月追施磷酸二铵150~300千克,冬前施腐熟农家肥30 000~45 000千克。以后每年春季羌活返青后,结合中耕除草,每公顷追施磷酸二铵225~300千克或尿素225千克、过磷酸钙600千克;冬前以追施农家肥为主,每公顷撒施腐熟有机肥45 000千克,既做肥料,又对羌活越冬起保护作用。
  3. 除草
  羌活出苗后,要及时挑松覆草,以利透光,苗出齐后,选择阴天分三次挑去覆草。羌活苗期长,容易滋生杂草,在长出真叶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要做到苗旁浅、行间深,杂草不能带根拔除,要用剪刀从杂草基部剪除,防止带出或损伤羌活幼苗。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不定期除草。移栽后的羌活,5月中旬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除草,以后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随时除草,一般需除草3~4次。翌年4月下旬返青后及时除草。
  4. 病害
  8~9月高温多雨的气候为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提供了适宜条件,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病害发生时,应及时清除感染植株,防止周围植株被侵染;病害发生严重时,根据病害种类喷洒相应药剂加以控制;病害可通过合理密植提高群体通风性能、遮阴降温等措施来预防。
  5. 浇水
  羌活喜阴湿、怕强光、不耐旱,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在出苗期间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长期湿润,以利全苗;苗高16厘米时灌2次水,每次间隔半个月左右,灌水不能太多,具体以土壤墒情为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40%,冬季气温降到5℃时灌越冬水。第二年和第三年视墒情在返青期和封垄前后灌3~4次水。
  6. 控制抽薹
  羌活开始抽薹后即进入生殖生长期,一部分营养物质将用于生殖生长,进而影响药用根茎部的营养生长,使肉质根木质化,甚至出现空心现象。因此,不需要留种的田块要控制抽薹,打薹时应注意多留叶片,以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生长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羌活产量及品质。
  五、收获
  移栽后2~3年收获,以栽后3年收获的产量高、品质好。一般在秋后或早春土壤解冻羌活萌发前采挖,最适宜采收时期为霜冻后采收,产量最高,其次为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收获时注意不要碰伤药体,保持药材完整。采挖后用清水冲洗泥土,摊薄晾干或晒干即可。
  (作者联系地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626000)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国企改革中"四自"权力难以落实的现状,剖析了明确产权划分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的论点,提出了明确产权关系的几点具体建议.
坚定创业之心  周道永是贵州省雷山县永乐镇永乐村人。2006 年高考时,他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为了不给家人增加负担,他也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到广东省茂名市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 2008年从学校毕业后,他到上海一家德企汽车电器公司上班,当模具工艺调试员。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周道永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工资也很快比刚去时涨了一 倍。后来他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又名山萸肉、山芋肉、药枣和枣皮等,其成熟果实是我国常用的名贵中药材。我国野生山茱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分布在亚热带至北温带,主产于河南、浙江、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和四川等省。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苷等苷类、四氧嘧啶、鞣质类、有机酸、氨基酸类、糖类、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珍贵的保健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菌、强心、抗氧化、抗
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