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马赛部落沿着火山沿壁牧牛,牛脖子上的铜铃不停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于是人们就将这里称为“恩戈罗恩戈罗”。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非洲坦桑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的死火山口。在这里,不仅可以偶遇各种动物,还可欣赏到花开遍野的浪漫景致。
从阿鲁沙开车出来,一路向西,经过马尼亚拉湖,沿着裂谷带爬升,大约2个小时后就可看到一座高大的石制大门,上面用油漆书写着“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左边是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恩戈罗恩戈罗的历史、现状和各处看点,右边是一块绿色的指示牌,注明“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大门后面是成片的原始森林,一条土路向里延伸,通向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听说了恩戈罗恩戈罗的大名,知道此地地貌奇特壮美,是数万野生动物的栖身之所,堪称野生动物的伊甸园。经过15年的期盼,而今我终于站在了这片土地上,不禁心潮澎湃,深呼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带有火山灰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想与之亲密接触一番。
买完票,登记了姓名和车牌号,我驱车进入了保护区,沿着小路朝山顶驶去。路两侧是各种郁郁葱葱的植物,遮天蔽日,有的足有30米高。随着坡度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雾气弥漫四周,树丛只见轮廓,恍然如置身电影《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
20多分钟后,我的车抵达山顶的观景平台。此时阳光露出了微笑,驱散了浓雾,眼前顿时天高地阔。我下了车,在观景台上环顾火山缘壁,俯视苍茫辽阔的火山口盆地,恨不得背上生出一对翅膀,任我在此间自由地翱翔。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盆地绿草如茵,几眼清澈的泉水,汇集成一座永不干涸的淡水湖和几处沼泽地。野生动物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张口就有青草,走几步就是水源;各色花儿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火山口内的花卉繁多,百合花、薰衣草、矮牵牛、野菊花、三叶草等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使火山口看起来分外迷人。恩戈罗恩戈罗壮丽多变的景色包罗了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壁上陡峭的斜坡到金合欢灌木丛,生态环境多样,有林地、沼泽,湖泊以及广阔的草地或萨王纳。萨王纳是塞伦盖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该生态系统一直延续至肯尼亚,包括毗邻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萨王纳草地供养着丰富多样的食草动物,这里树木茂盛、水源丰富、气候温和,适合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每年雨季过后,火山口内的草地会一片翠绿,中间夹杂着粉红、黄色、蓝色和白色的花朵。当旱季来临时,火山口内便渐渐由绿变黄,然后变成浅黄褐色,继而成为像饼干似的深褐色,动物开始聚集在蒙盖沼泽周围。由于火山口内2/3是草地,除了零散的金合欢树和裸露的岩头外,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都是一片均匀的颜色。
要领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精髓,必须进入火山口内探寻一番。从观景台继续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大约40分钟之后,就到达了下山口。环状的火山壁正好在这里缺了一个小口,正如苏东坡《放鹤亭记》里描述的:“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 独缺其西一面。”只可惜适当其缺的不是放鹤亭,而是下山的检票站。
检票员仔细地核对车牌号、人员数量、下山时间等,才打开铁门放行。下山道路陡峭险峻,车行十分艰难,大约20分钟后我抵达了火山口平坦的底部,人似乎站在一口大锅内。我把车停下来,升起车顶,以便观看动物和拍照,远处的马加蒂湖边还有数条小溪,流淌着地下冒出的淡水,吸引了大量的角马、斑马来此饮水。
离开马加蒂湖朝东北方向行驶,草明显长得高一些,火山口内鲜花盛开,主要是黄色的小野菊和紫色的薰衣草,大片大片蔓延开来直达天际,大象、水牛、斑马、黑犀牛等动物在花丛中觅食漫步,犹如神话中描述的场面。以前在国内见过的油菜花、在法国普罗旺斯见过的的薰衣草等人工景点,实在无法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相提并论,这里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地能够在天然花海中见到大型野生动物的地方。
前方有一些车辆聚集,我赶到的时候,所有的车都熄火了。游客们站起身,伸长脖子,手里拿着望远镜或相机朝一个方向望去,原来是火山口的明星动物——黑犀牛。黑犀牛是濒危物种,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现在生活着30多头,是世界上黑犀牛种群密度最大的地方。黑犀牛长着尖尖的上嘴唇,伸缩自如,便于它们采食一种满身长刺的植物。只见它在花海中悠闲地散步,仿佛这里就是它的领地。
前面不远处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是火山口内唯一的一片林地。外围是一些高大的金合欢树,内部是些平顶树。这片树林被称为莱籁森林,是狒狒、水羚、薮猫、大象等动物的安乐窝,据说还有人曾在树林里见过花豹。往前继续走走,只见零零星星的几只大象正缓步前进,就像游览自家花园一样,悠闲惬意。
除了旅游业的发展,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为了尽可能减少旅游业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当地规定了每辆车在火山口内的游览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且任何车辆不允许在火山口内过夜,因此得以将火山口的风景完整地保存,让我们可以一饱眼福。
从阿鲁沙开车出来,一路向西,经过马尼亚拉湖,沿着裂谷带爬升,大约2个小时后就可看到一座高大的石制大门,上面用油漆书写着“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左边是一个小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恩戈罗恩戈罗的历史、现状和各处看点,右边是一块绿色的指示牌,注明“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大门后面是成片的原始森林,一条土路向里延伸,通向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听说了恩戈罗恩戈罗的大名,知道此地地貌奇特壮美,是数万野生动物的栖身之所,堪称野生动物的伊甸园。经过15年的期盼,而今我终于站在了这片土地上,不禁心潮澎湃,深呼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带有火山灰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想与之亲密接触一番。
买完票,登记了姓名和车牌号,我驱车进入了保护区,沿着小路朝山顶驶去。路两侧是各种郁郁葱葱的植物,遮天蔽日,有的足有30米高。随着坡度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雾气弥漫四周,树丛只见轮廓,恍然如置身电影《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
20多分钟后,我的车抵达山顶的观景平台。此时阳光露出了微笑,驱散了浓雾,眼前顿时天高地阔。我下了车,在观景台上环顾火山缘壁,俯视苍茫辽阔的火山口盆地,恨不得背上生出一对翅膀,任我在此间自由地翱翔。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盆地绿草如茵,几眼清澈的泉水,汇集成一座永不干涸的淡水湖和几处沼泽地。野生动物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张口就有青草,走几步就是水源;各色花儿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火山口内的花卉繁多,百合花、薰衣草、矮牵牛、野菊花、三叶草等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使火山口看起来分外迷人。恩戈罗恩戈罗壮丽多变的景色包罗了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壁上陡峭的斜坡到金合欢灌木丛,生态环境多样,有林地、沼泽,湖泊以及广阔的草地或萨王纳。萨王纳是塞伦盖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该生态系统一直延续至肯尼亚,包括毗邻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萨王纳草地供养着丰富多样的食草动物,这里树木茂盛、水源丰富、气候温和,适合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每年雨季过后,火山口内的草地会一片翠绿,中间夹杂着粉红、黄色、蓝色和白色的花朵。当旱季来临时,火山口内便渐渐由绿变黄,然后变成浅黄褐色,继而成为像饼干似的深褐色,动物开始聚集在蒙盖沼泽周围。由于火山口内2/3是草地,除了零散的金合欢树和裸露的岩头外,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都是一片均匀的颜色。
要领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精髓,必须进入火山口内探寻一番。从观景台继续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大约40分钟之后,就到达了下山口。环状的火山壁正好在这里缺了一个小口,正如苏东坡《放鹤亭记》里描述的:“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 独缺其西一面。”只可惜适当其缺的不是放鹤亭,而是下山的检票站。
检票员仔细地核对车牌号、人员数量、下山时间等,才打开铁门放行。下山道路陡峭险峻,车行十分艰难,大约20分钟后我抵达了火山口平坦的底部,人似乎站在一口大锅内。我把车停下来,升起车顶,以便观看动物和拍照,远处的马加蒂湖边还有数条小溪,流淌着地下冒出的淡水,吸引了大量的角马、斑马来此饮水。
离开马加蒂湖朝东北方向行驶,草明显长得高一些,火山口内鲜花盛开,主要是黄色的小野菊和紫色的薰衣草,大片大片蔓延开来直达天际,大象、水牛、斑马、黑犀牛等动物在花丛中觅食漫步,犹如神话中描述的场面。以前在国内见过的油菜花、在法国普罗旺斯见过的的薰衣草等人工景点,实在无法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相提并论,这里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地能够在天然花海中见到大型野生动物的地方。
前方有一些车辆聚集,我赶到的时候,所有的车都熄火了。游客们站起身,伸长脖子,手里拿着望远镜或相机朝一个方向望去,原来是火山口的明星动物——黑犀牛。黑犀牛是濒危物种,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现在生活着30多头,是世界上黑犀牛种群密度最大的地方。黑犀牛长着尖尖的上嘴唇,伸缩自如,便于它们采食一种满身长刺的植物。只见它在花海中悠闲地散步,仿佛这里就是它的领地。
前面不远处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这是火山口内唯一的一片林地。外围是一些高大的金合欢树,内部是些平顶树。这片树林被称为莱籁森林,是狒狒、水羚、薮猫、大象等动物的安乐窝,据说还有人曾在树林里见过花豹。往前继续走走,只见零零星星的几只大象正缓步前进,就像游览自家花园一样,悠闲惬意。
除了旅游业的发展,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为了尽可能减少旅游业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当地规定了每辆车在火山口内的游览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且任何车辆不允许在火山口内过夜,因此得以将火山口的风景完整地保存,让我们可以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