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引子,其涉及的知识点、值得赏析的角度,何止弱水三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再怎么开源纳流,也饮不尽这“三千弱水”。这时,教师处理“教什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面面俱到的分析,学生只是在文本的浅海区浮光掠影地周游,并不能有多少收获;我们何不取最有价值的那“一瓢”呢?
一、取能表现主旨之“一瓢”,探寻作者写作的动因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文章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和情感,作者正是在一个核心问题的驱使下选材构思,完成写作的。所以读者解读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还应该揭开纷繁复杂的材料、手法等外衣,探寻作者思考的核心问题,从而把握核心思想情感。
《斑纹》是一篇充满深刻智慧的课文。文本花了很多篇幅写了形形色色的斑纹,如果教者只是纠结于斑纹本身,那这节课与生物课何异?如果教者还停留在分析说明方法上,那么高中、初中语文课堂又有何异呢?我们不妨来揭开它五彩缤纷的“斑纹”外衣,发现作者写作的要旨。《斑纹·自序》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因,作者回忆小时候弟弟捉知了、女服务员活剥兔子等事情,发出“感谢生活和文学,把我从麻木中挽救”的感慨。可见,文中所写的一系列斑纹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大自然中众生平等的一种思想。教者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尾段“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的意蕴,然后引导学生探寻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个观点的。这样不仅重点明晰,而且一线贯之,层次分明。
二、取易生发思考之“一瓢”,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积极性不高,任凭教师再三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就是无动于衷。这源于他们缺乏思考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合理设计问题,激发思考的动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从而走进文本,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英雄的舞蹈》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里。文本所讲的就是一个“复古顽劣的说书人”张小赖在与新文化潮流的斗争中,不甘心失败,在表演中死去的故事,表现了急剧变化的社会以及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必然消亡的主旨。小说最后一段说“但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其实这是“很有意义”的句子。读懂了这句话,小说的主旨就很明晰了。因此“一个‘英雄’的死为什么就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通过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紧紧牵住,课文的主旨就能挖得深、讲得透了。
三、取可激发兴趣之“一瓢”,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的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建构的需求,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认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确定学生想学、能学、学了即可见效的内容。
《祝福》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一篇小说。课堂上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等入手探究“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愚昧、落后、吃人,希望唤起民族觉醒”这样的主旨,这样的安排本无可非议。但如果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便会发现学生对这样的“主旨标签”已经耳熟能详。我们不妨让学生结合本文的情节发展来寻找作者对祥林嫂眼神变化的描写,“刚到鲁镇时(顺着眼)”、“捐了门槛之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沦为乞丐之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让学生比较、评价、分析,然后引导深入文本,分析每种眼神及转变所折射出的祥林嫂的心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遭受的创伤,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取会产生辩论之“一瓢”,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辩理求是,论道启真。”教者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易产生辩论的重要情节,让学生辩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倾听,明辨是非曲直,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让学生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者,新课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提倡多元解读文本。
《雷雨(节选)》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所以教者可以在简介了全剧的剧情后,提出论题:周朴园到底喜欢不喜欢侍萍?然后选出主持人,学生自主选择正反方组成小组,课后搜集证据,推选辩论代表,进行辩论。学生们在思辩中明理,拓展了思维的深度。通过辩论,同学们发现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当年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现已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有几十个学生,也会有几十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样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还是主旨的探究,都已经一目了然了。
弱水三千,若瓢瓢皆饮,贪多品不细,多而无味,若取一瓢饮,你会发现学生不仅饮得痛快,吸收得也彻底。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一、取能表现主旨之“一瓢”,探寻作者写作的动因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文章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和情感,作者正是在一个核心问题的驱使下选材构思,完成写作的。所以读者解读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还应该揭开纷繁复杂的材料、手法等外衣,探寻作者思考的核心问题,从而把握核心思想情感。
《斑纹》是一篇充满深刻智慧的课文。文本花了很多篇幅写了形形色色的斑纹,如果教者只是纠结于斑纹本身,那这节课与生物课何异?如果教者还停留在分析说明方法上,那么高中、初中语文课堂又有何异呢?我们不妨来揭开它五彩缤纷的“斑纹”外衣,发现作者写作的要旨。《斑纹·自序》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因,作者回忆小时候弟弟捉知了、女服务员活剥兔子等事情,发出“感谢生活和文学,把我从麻木中挽救”的感慨。可见,文中所写的一系列斑纹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大自然中众生平等的一种思想。教者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尾段“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的意蕴,然后引导学生探寻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个观点的。这样不仅重点明晰,而且一线贯之,层次分明。
二、取易生发思考之“一瓢”,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积极性不高,任凭教师再三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就是无动于衷。这源于他们缺乏思考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合理设计问题,激发思考的动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从而走进文本,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英雄的舞蹈》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里。文本所讲的就是一个“复古顽劣的说书人”张小赖在与新文化潮流的斗争中,不甘心失败,在表演中死去的故事,表现了急剧变化的社会以及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必然消亡的主旨。小说最后一段说“但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其实这是“很有意义”的句子。读懂了这句话,小说的主旨就很明晰了。因此“一个‘英雄’的死为什么就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通过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紧紧牵住,课文的主旨就能挖得深、讲得透了。
三、取可激发兴趣之“一瓢”,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的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建构的需求,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认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确定学生想学、能学、学了即可见效的内容。
《祝福》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一篇小说。课堂上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等入手探究“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愚昧、落后、吃人,希望唤起民族觉醒”这样的主旨,这样的安排本无可非议。但如果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便会发现学生对这样的“主旨标签”已经耳熟能详。我们不妨让学生结合本文的情节发展来寻找作者对祥林嫂眼神变化的描写,“刚到鲁镇时(顺着眼)”、“捐了门槛之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沦为乞丐之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让学生比较、评价、分析,然后引导深入文本,分析每种眼神及转变所折射出的祥林嫂的心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遭受的创伤,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取会产生辩论之“一瓢”,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辩理求是,论道启真。”教者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易产生辩论的重要情节,让学生辩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倾听,明辨是非曲直,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让学生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者,新课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提倡多元解读文本。
《雷雨(节选)》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所以教者可以在简介了全剧的剧情后,提出论题:周朴园到底喜欢不喜欢侍萍?然后选出主持人,学生自主选择正反方组成小组,课后搜集证据,推选辩论代表,进行辩论。学生们在思辩中明理,拓展了思维的深度。通过辩论,同学们发现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当年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现已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有几十个学生,也会有几十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样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还是主旨的探究,都已经一目了然了。
弱水三千,若瓢瓢皆饮,贪多品不细,多而无味,若取一瓢饮,你会发现学生不仅饮得痛快,吸收得也彻底。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