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不妨取一瓢饮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引子,其涉及的知识点、值得赏析的角度,何止弱水三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再怎么开源纳流,也饮不尽这“三千弱水”。这时,教师处理“教什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面面俱到的分析,学生只是在文本的浅海区浮光掠影地周游,并不能有多少收获;我们何不取最有价值的那“一瓢”呢?
  
  一、取能表现主旨之“一瓢”,探寻作者写作的动因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文章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和情感,作者正是在一个核心问题的驱使下选材构思,完成写作的。所以读者解读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还应该揭开纷繁复杂的材料、手法等外衣,探寻作者思考的核心问题,从而把握核心思想情感。
  《斑纹》是一篇充满深刻智慧的课文。文本花了很多篇幅写了形形色色的斑纹,如果教者只是纠结于斑纹本身,那这节课与生物课何异?如果教者还停留在分析说明方法上,那么高中、初中语文课堂又有何异呢?我们不妨来揭开它五彩缤纷的“斑纹”外衣,发现作者写作的要旨。《斑纹·自序》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因,作者回忆小时候弟弟捉知了、女服务员活剥兔子等事情,发出“感谢生活和文学,把我从麻木中挽救”的感慨。可见,文中所写的一系列斑纹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大自然中众生平等的一种思想。教者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尾段“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的意蕴,然后引导学生探寻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个观点的。这样不仅重点明晰,而且一线贯之,层次分明。
  
  二、取易生发思考之“一瓢”,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积极性不高,任凭教师再三强调语文的重要性,就是无动于衷。这源于他们缺乏思考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合理设计问题,激发思考的动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从而走进文本,探寻作品的深刻意蕴。
  《英雄的舞蹈》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里。文本所讲的就是一个“复古顽劣的说书人”张小赖在与新文化潮流的斗争中,不甘心失败,在表演中死去的故事,表现了急剧变化的社会以及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必然消亡的主旨。小说最后一段说“但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其实这是“很有意义”的句子。读懂了这句话,小说的主旨就很明晰了。因此“一个‘英雄’的死为什么就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通过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紧紧牵住,课文的主旨就能挖得深、讲得透了。
  
  三、取可激发兴趣之“一瓢”,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的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建构的需求,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认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确定学生想学、能学、学了即可见效的内容。
  《祝福》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一篇小说。课堂上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等入手探究“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愚昧、落后、吃人,希望唤起民族觉醒”这样的主旨,这样的安排本无可非议。但如果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便会发现学生对这样的“主旨标签”已经耳熟能详。我们不妨让学生结合本文的情节发展来寻找作者对祥林嫂眼神变化的描写,“刚到鲁镇时(顺着眼)”、“捐了门槛之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沦为乞丐之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让学生比较、评价、分析,然后引导深入文本,分析每种眼神及转变所折射出的祥林嫂的心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把握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遭受的创伤,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取会产生辩论之“一瓢”,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辩理求是,论道启真。”教者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易产生辩论的重要情节,让学生辩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倾听,明辨是非曲直,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让学生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者,新课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提倡多元解读文本。
  《雷雨(节选)》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所以教者可以在简介了全剧的剧情后,提出论题:周朴园到底喜欢不喜欢侍萍?然后选出主持人,学生自主选择正反方组成小组,课后搜集证据,推选辩论代表,进行辩论。学生们在思辩中明理,拓展了思维的深度。通过辩论,同学们发现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当年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现已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有几十个学生,也会有几十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样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还是主旨的探究,都已经一目了然了。
  弱水三千,若瓢瓢皆饮,贪多品不细,多而无味,若取一瓢饮,你会发现学生不仅饮得痛快,吸收得也彻底。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曾经听过两个小故事。  某企业家讲自己读大学时同宿舍一同学家里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第一天,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一周过后,结果是他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从此他就给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事业有成了,而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时他
期刊
导语: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隆重开幕。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而承载这些主题的世博园区内的各种建筑,将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叹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世博园,先睹为快吧!    1.“世博轴”  裔蕊华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条一千米长、百余米宽的立体交通通道将在园区内伸展,它恰似一条“主动脉”,从园区主入口一
期刊
阅读导航:  自从去年七月,在猫扑网上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寂寞党”就此在网络上悄然形成。就连2010年的春晚,单就一个“寂寞”就分别在冯巩、郭达和闫妮的三个节目中都有
期刊
旅游业,从来都是绿色行业之一,而“低碳”概念的大行其道也毋庸置疑地为未来的旅行增添了更多低碳的色彩。  “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消耗的旅游方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我们在旅行中所释放的“碳”。例如,周迅在参加一个网站举行的倡导低碳旅游活动时对媒体宣称,捐出238棵树苗来抵消自己2008年的碳排放量。  进入21世纪
期刊
同学们可能会想,海洋里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
期刊
这一天,孩子又是鼻青脸肿、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家。  孩子到家打开门,照例又看到醉醺醺的父亲,正一步一摇晃地在房间里挪动着。父亲看孩子进来了,也没吭声,甚至瞧都没瞧孩子一眼,端起他那个酒瓶,径直又往自己脖子里倒。  看着醉眼蒙眬的父亲,孩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想了想,还是什么也没说。孩子看了下桌上的剩菜剩饭,然后放下书包,直接就进了房间。  那一年,孩子12岁,正上小学五年级。  12岁的孩子,正是天
期刊
日前,正在班上忙碌,突然接到家里邻居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母亲昏倒了,让我立即赶回去。我当时是又惊又急,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往家里赶,一路上既担心母亲的身体,又想着这位热心的邻居。说来惭愧,前几年,因为一点矛盾,曾与他吵过几句嘴,后来再遇到,就互相不讲话了。没想到,今天是他发现母亲生病,还给我打了电话,想想自己的气量也太小了。赶到半途时,又接到他的电话,说已经找车子把母亲送往医院,让我直接去医院就行
期刊
人总是容易认识别人,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忘了自己究竟是什么模样。这些人就像有位哲人说的那样:偶尔也照照镜子,但转身就忘了自己的模样。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中有个片断给人印象深刻:好吃懒做的猪八戒碰到贪吃贪睡的猪,晚上猪八戒被它的鼾声吵得无法入睡,也被它的贪吃和恶习搅得无法正常生活,这时,猪八戒才发现自己的缺点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  成功人生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认识自己,读懂自己,并善于经营自己。
期刊
如果回忆一个夏天,必然有它——夏季的主角西瓜。在人们口渴燥热之际,一车车从乡村田野奔波而来的西瓜救赎了这个夏天。也许是瓜丰伤农的缘故吧,为了推销它们,卖瓜人常常要弓着腰板把它们背到一栋栋高度不等的楼上。   为了省去拎瓜之苦,我也常常一次性买上两三只瓜,借口瓜沉,由卖瓜人服务至楼上。意识里早已把这种做法视为规则。但那天我从外面回来,走到小区门口,眼前的一幕却让我(1)  了好久。   我看见一个卖
期刊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人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要读懂一个人的诗,必须了解作诗的人。当我们面对《再别康桥》时也应如此,从对徐志摩的了解出发,去领悟诗的精妙。  作为自小接受了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国诗人,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自然会带有中国诗歌传统美学影响,《再别康桥》中拥有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