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遵从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年年都要从“德、勤、能、绩”等诸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考评,分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三个等次来进行奖励和存档。受传统思想的支配,这三者的分布比例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样式:大约10%的老师“优秀”,极个别的(甚至是没有)老师因为众所周知的工作失误被限制为“基本合格”,其余的老师都是“合格”等次。这样的比例设计强烈地向老师们传递了一个貌似积极的信息:让大多数的“合格”者先向为数极少的“优秀”者学习。为了加强“制度保障”,人事部门还规定了“连续三年‘优秀’可以提前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措施。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和做法其出发点毋庸置疑,问题是:这种评优真的具有激励性吗?有多大的激励力量呢?
“优秀”怎能有失公允
目前,这种“例行公事”在校园里演变得日趋庸俗。我们总是习惯于和喜欢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句式来言说事情,可是看了许多学校的“评优”现状,心情无论如何也轻松不下来——在“民主”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包括评优在内的重大校务事实上还是校长(或者是他的另外三两个代言人)说了算。民主集中制和教师参与、教师监督徒有虚名。即使有的老师持有异议,敢于抗辩,但由于监督体制不畅,往往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看看那些春风得意、“混”上评优晋级奖励的老师们的所作所为吧,“优秀”的奥秘昭然若揭。
我们都很关心公平与正义。依据一般的社会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时下学校里“优秀”者对学校资源和各种机遇的优先、过度占有,无形中损害了大部分老师的权益,其正义价值尚且值得考量,如何通过他们来宣扬正义?评优,更像是人为地制造一个暂时的、隐性的贵族阶层,让少数人享受一下居高临下的感觉,在民主思想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它越来越显示出其制度的真实面目。如果我们问广大的教师中有多少人欢迎评优,他们的回答一定会让教育的主管者面如桃花。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简约的,才是和谐的。一些“优秀”学校的条条缕缕的“评优条例”,有几个最后不是因虚而衰的?
“优秀”不应被误导
“优秀”思维的误导随处可见。几年前笔者在媒体上看到过一个案例:济南的一位无业人员,收养了88名流浪儿,为了维持孩子们的生计,常常到4个血站轮流卖血。文章当然地把这位“好心人”树为人之楷模,并且言之谆谆“希望很多年后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具有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真的就停滞不前了?难道要依靠个人的一种冲动来解决本应该由社会和政府承担的责任吗?到底会有多少人能心甘情愿地享受这种“优秀者”自找的苦难呢?一切缺乏理性的非常规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应该拿类似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高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那只会无端地陷人于不义,增加一个常人过正常生活的难度。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这些流浪儿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爱护,难道还不够吗?我们为什么非要提出非分的要求来迫使人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呢?
江苏的殷雪梅老师,是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读了她的事迹,人们会觉得殷雪梅老师最有震撼力的行为似乎不是她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而在于她点点滴滴、多年如一日地对于师德师范的坚守。“优秀”的行为虽然高尚,但却因其光芒过于夺目,反而不如“合格”的行为更能让人引起共鸣。我们如何学习殷雪梅老师?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责任,敬业爱岗,不以任何借口“不合格”,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英雄在关键时刻的蹈死不恤,其力量来源于平时事事“合格”的惯性。她的英雄壮举,对于她本人来说,其实又是一次“合格”的表现,只不过场景特殊一些罢了。
“优秀”应坚持以人为本
如果大家都像制度设计者所想象的那样,通过“学习”,自己也脱胎换骨变成“优秀”了,那还要不要提高“优秀”的标准?如果说向他人看齐、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中进步是人类的天性的话,那么这个“合格”和“优秀”的标准不断地水涨船高,是不是要人为地造就出许多不“合格”的人来?没有人规定做教师一定要“优秀”,“优秀”其实就是“合格”程度比较高的自然结果,而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获得的。一个老师如果为了“优秀”而“优秀”,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动机,进而怀疑其“优秀”的质量与生命力是否过于看重目的,人们有可能不择手段,今天的“优秀”,有可能蜕变为明天的“不合格”。
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种俗称“闻臭师”的职业,专门从事嗅闻异味工作,并向环境、气象部门提供依据,做好保障空气质量的工作。有意思的是,在他们意念中的“臭”,也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香”。不管是什么气体,超过正常值太远就算是污染了,有些“香气”浓度超高,气味比一般的臭气还难闻。我们想过吗?过度的“先进”其实就如同这超高的“香味”,必须要“稀释”一下才能令周围的人感觉着舒服。试想在一个常态的学校环境中,赫然生活着一位头上戴着“国家级”或者是“省级”先进的“优秀”者,整日熠熠逼人,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优秀”是你的事,为什么以此威压别人呢?你的声威如此地甚嚣尘上,怎么说我也有点妒恨的感觉,哪有心思全心全意地向你学习?不要忘了,我们彼此还是竞争对手,一个很自然的心态就是:你“优秀”了,我失望!不是说不允许卓尔不群的人和事存在,我们确实不能、也不应该围绕“优秀”做文章,我们的目光更应该放在“合格”上。否则,大多数人心气不顺,还谈什么“以人为本”啊。既然合“格”了,我也就应该心安理得了,你为什么又拿“优秀”吊别人的胃口?
再来说说人事部门的考评,必须像尊重“优秀”者那样尊重“合格”者,否则考评就没有正面作用,教育也没什么希望。我们要出色,首先应该捍卫本色。我们不妨引导教师守住自己职业的底线——“合格”;“合格”以后,上线由你自己把握,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你的世界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自由与民主得有这样的规则保证才行。摈弃了“优秀”思维,教师才能真正拥有自己,才能谈得上教师乃至于教育的解放。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永远都是:创造基本条件,使教师能独立自主地、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教师个人对“优秀”的追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时集中心小学)
“优秀”怎能有失公允
目前,这种“例行公事”在校园里演变得日趋庸俗。我们总是习惯于和喜欢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句式来言说事情,可是看了许多学校的“评优”现状,心情无论如何也轻松不下来——在“民主”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包括评优在内的重大校务事实上还是校长(或者是他的另外三两个代言人)说了算。民主集中制和教师参与、教师监督徒有虚名。即使有的老师持有异议,敢于抗辩,但由于监督体制不畅,往往他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看看那些春风得意、“混”上评优晋级奖励的老师们的所作所为吧,“优秀”的奥秘昭然若揭。
我们都很关心公平与正义。依据一般的社会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时下学校里“优秀”者对学校资源和各种机遇的优先、过度占有,无形中损害了大部分老师的权益,其正义价值尚且值得考量,如何通过他们来宣扬正义?评优,更像是人为地制造一个暂时的、隐性的贵族阶层,让少数人享受一下居高临下的感觉,在民主思想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它越来越显示出其制度的真实面目。如果我们问广大的教师中有多少人欢迎评优,他们的回答一定会让教育的主管者面如桃花。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简约的,才是和谐的。一些“优秀”学校的条条缕缕的“评优条例”,有几个最后不是因虚而衰的?
“优秀”不应被误导
“优秀”思维的误导随处可见。几年前笔者在媒体上看到过一个案例:济南的一位无业人员,收养了88名流浪儿,为了维持孩子们的生计,常常到4个血站轮流卖血。文章当然地把这位“好心人”树为人之楷模,并且言之谆谆“希望很多年后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具有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真的就停滞不前了?难道要依靠个人的一种冲动来解决本应该由社会和政府承担的责任吗?到底会有多少人能心甘情愿地享受这种“优秀者”自找的苦难呢?一切缺乏理性的非常规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不应该拿类似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高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那只会无端地陷人于不义,增加一个常人过正常生活的难度。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这些流浪儿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爱护,难道还不够吗?我们为什么非要提出非分的要求来迫使人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呢?
江苏的殷雪梅老师,是2004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读了她的事迹,人们会觉得殷雪梅老师最有震撼力的行为似乎不是她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壮举,而在于她点点滴滴、多年如一日地对于师德师范的坚守。“优秀”的行为虽然高尚,但却因其光芒过于夺目,反而不如“合格”的行为更能让人引起共鸣。我们如何学习殷雪梅老师?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责任,敬业爱岗,不以任何借口“不合格”,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英雄在关键时刻的蹈死不恤,其力量来源于平时事事“合格”的惯性。她的英雄壮举,对于她本人来说,其实又是一次“合格”的表现,只不过场景特殊一些罢了。
“优秀”应坚持以人为本
如果大家都像制度设计者所想象的那样,通过“学习”,自己也脱胎换骨变成“优秀”了,那还要不要提高“优秀”的标准?如果说向他人看齐、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中进步是人类的天性的话,那么这个“合格”和“优秀”的标准不断地水涨船高,是不是要人为地造就出许多不“合格”的人来?没有人规定做教师一定要“优秀”,“优秀”其实就是“合格”程度比较高的自然结果,而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获得的。一个老师如果为了“优秀”而“优秀”,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动机,进而怀疑其“优秀”的质量与生命力是否过于看重目的,人们有可能不择手段,今天的“优秀”,有可能蜕变为明天的“不合格”。
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种俗称“闻臭师”的职业,专门从事嗅闻异味工作,并向环境、气象部门提供依据,做好保障空气质量的工作。有意思的是,在他们意念中的“臭”,也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香”。不管是什么气体,超过正常值太远就算是污染了,有些“香气”浓度超高,气味比一般的臭气还难闻。我们想过吗?过度的“先进”其实就如同这超高的“香味”,必须要“稀释”一下才能令周围的人感觉着舒服。试想在一个常态的学校环境中,赫然生活着一位头上戴着“国家级”或者是“省级”先进的“优秀”者,整日熠熠逼人,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优秀”是你的事,为什么以此威压别人呢?你的声威如此地甚嚣尘上,怎么说我也有点妒恨的感觉,哪有心思全心全意地向你学习?不要忘了,我们彼此还是竞争对手,一个很自然的心态就是:你“优秀”了,我失望!不是说不允许卓尔不群的人和事存在,我们确实不能、也不应该围绕“优秀”做文章,我们的目光更应该放在“合格”上。否则,大多数人心气不顺,还谈什么“以人为本”啊。既然合“格”了,我也就应该心安理得了,你为什么又拿“优秀”吊别人的胃口?
再来说说人事部门的考评,必须像尊重“优秀”者那样尊重“合格”者,否则考评就没有正面作用,教育也没什么希望。我们要出色,首先应该捍卫本色。我们不妨引导教师守住自己职业的底线——“合格”;“合格”以后,上线由你自己把握,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你的世界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自由与民主得有这样的规则保证才行。摈弃了“优秀”思维,教师才能真正拥有自己,才能谈得上教师乃至于教育的解放。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永远都是:创造基本条件,使教师能独立自主地、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教师个人对“优秀”的追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时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