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一首好的诗歌,不但能给读者带来意境的享受,也能使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欣赏一首好的诗歌,既能让读者以新的视角和态度看待事物,还能增加个人的修养与智慧。
今天,让我们尝试用以下的方法来阅读诗歌,看看能否得到别样的收获。
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诗歌大多是作者对一定时代生活的态度和认知。因此,阅读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魅力是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有极强的节奏感。因此,欣赏一首诗歌,应尽力揣摩饱含了作者深情的语言艺术,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在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不光要注意把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等,还要分析诗歌的艺术表达技巧,如动静结合、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象征等。
体会诗歌的形象
诗人通常通过塑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而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通常为人物形象或是景物形象。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是铺垫、衬托,也可以是借助想象、联想等方式塑造形象。
通过感知作者对形象的描绘,深刻理解形象的内涵,才能领会到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感受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发感情,诗歌的主要艺术魅力也在于此。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诗歌描写的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其次诗歌的欣赏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力,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诗歌,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和形象。实际上,欣赏一首诗歌,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如能引起共鸣,心生感动,获得感悟,就是成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赏 析
席慕蓉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有一次,她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隧道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隧道出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隧道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樹开满了白色的花,像华盖一样站在山坡上。这让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于是她写下了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想要为这棵树代言。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一棵开花的树》以一棵树的口吻将世间擦肩而过的缘分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个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就倾泻而出,鲜明动人,让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棵树所发出的感慨。“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只是短暂的一瞥,却是用了五百年才求来的缘分,这份真诚叫我们怎能不触动?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离别的情绪是这样忧伤而沉重,又叫我们如何不去珍惜,如何不再次驻足、回眸?
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要与多少人、多少物擦肩而过,可我们又曾为多少人、多少物驻足停留。细细品完这首诗,我想当我再次出发在路上,我一定会放慢脚步,仔仔细细地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因为那都是前世求了五百年才得来的缘分。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
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
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
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
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
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赏 析
《天问》问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生死问题。
面对死亡,科学家探求对策,哲学家追问意义,信教徒寻求安慰。但是,人生并非是一个自然流向结果的过程,而结果关乎着过程的意义,所以就不能不追问结果。因而,当人的思索面对死亡时,其实也是在面对人生。
作者的追问自然是无解的追问。明知无解而依然追问,体现了人类思考探求的执着。但是,正是这种知其无解而求之的精神,产生了多少有意义的人生哲学。作者是诗人,他用诗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于是,生命与死亡便都有了诗的意味。
在诗中,他把人生比作了霞光、灯光和星光,把死亡比作了暮色、夜色和曙色。生与死不再是一种对立,而成为一种融合。既是融合,就没有突兀感,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看到诗中的两个动词“没入”与“归于”,多么宁静,多么浑然一体。那么,生就追求霞的绚丽、灯的温情、星的璀璨吧,一旦激情燃尽,美丽耗竭,暮色与夜色便是最好的休憩。尤其当曙色已印上天边,那一颗颗隐去的小星星又有什么遗憾与怨恨呢?我们会感觉到,那种融化并非消失,只是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我们需要的形式。
全诗意境浑然,霞光、灯光与星光从色彩、温度、亮度上带给人丰富的感受。诗中既没有眩目的明亮也没有绝望的黑暗,一切都笼在一层朦胧的光线中,与那思考的氛围、略带迷惘的探询心情构成了一种完美而和谐的意境。
今天,让我们尝试用以下的方法来阅读诗歌,看看能否得到别样的收获。
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诗歌大多是作者对一定时代生活的态度和认知。因此,阅读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魅力是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有极强的节奏感。因此,欣赏一首诗歌,应尽力揣摩饱含了作者深情的语言艺术,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在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不光要注意把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等,还要分析诗歌的艺术表达技巧,如动静结合、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象征等。
体会诗歌的形象
诗人通常通过塑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而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通常为人物形象或是景物形象。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是铺垫、衬托,也可以是借助想象、联想等方式塑造形象。
通过感知作者对形象的描绘,深刻理解形象的内涵,才能领会到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感受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发感情,诗歌的主要艺术魅力也在于此。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诗歌描写的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其次诗歌的欣赏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力,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诗歌,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和形象。实际上,欣赏一首诗歌,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如能引起共鸣,心生感动,获得感悟,就是成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赏 析
席慕蓉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有一次,她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隧道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隧道出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隧道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樹开满了白色的花,像华盖一样站在山坡上。这让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于是她写下了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想要为这棵树代言。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一棵开花的树》以一棵树的口吻将世间擦肩而过的缘分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个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就倾泻而出,鲜明动人,让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棵树所发出的感慨。“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只是短暂的一瞥,却是用了五百年才求来的缘分,这份真诚叫我们怎能不触动?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离别的情绪是这样忧伤而沉重,又叫我们如何不去珍惜,如何不再次驻足、回眸?
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要与多少人、多少物擦肩而过,可我们又曾为多少人、多少物驻足停留。细细品完这首诗,我想当我再次出发在路上,我一定会放慢脚步,仔仔细细地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因为那都是前世求了五百年才得来的缘分。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
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
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
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
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
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赏 析
《天问》问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生死问题。
面对死亡,科学家探求对策,哲学家追问意义,信教徒寻求安慰。但是,人生并非是一个自然流向结果的过程,而结果关乎着过程的意义,所以就不能不追问结果。因而,当人的思索面对死亡时,其实也是在面对人生。
作者的追问自然是无解的追问。明知无解而依然追问,体现了人类思考探求的执着。但是,正是这种知其无解而求之的精神,产生了多少有意义的人生哲学。作者是诗人,他用诗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于是,生命与死亡便都有了诗的意味。
在诗中,他把人生比作了霞光、灯光和星光,把死亡比作了暮色、夜色和曙色。生与死不再是一种对立,而成为一种融合。既是融合,就没有突兀感,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看到诗中的两个动词“没入”与“归于”,多么宁静,多么浑然一体。那么,生就追求霞的绚丽、灯的温情、星的璀璨吧,一旦激情燃尽,美丽耗竭,暮色与夜色便是最好的休憩。尤其当曙色已印上天边,那一颗颗隐去的小星星又有什么遗憾与怨恨呢?我们会感觉到,那种融化并非消失,只是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我们需要的形式。
全诗意境浑然,霞光、灯光与星光从色彩、温度、亮度上带给人丰富的感受。诗中既没有眩目的明亮也没有绝望的黑暗,一切都笼在一层朦胧的光线中,与那思考的氛围、略带迷惘的探询心情构成了一种完美而和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