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实验用免疫放射自显影示踪法,研究了胸腺抗原阳性(T)细胞在大白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内的分布。实验以胸腺淋巴细胞毒试验,以及切片用同位素标记抗体或非标记抗体不同处理下的显影效果,证实切片上成象细胞的显影是特异性的。由此证明,切片上被显影的细胞就是T细胞,显影细胞在切片上所处的位置,就是T细胞在该组织中所分布的空间位置。从实验结果说明,胸腺抗原阳性(T)细胞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深层皮质中,但也可分布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用免疫放射自显影示踪法,研究了胸腺抗原阳性(T)细胞在大白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内的分布。实验以胸腺淋巴细胞毒试验,以及切片用同位素标记抗体或非标记抗体不同处理下的显影效果,证实切片上成象细胞的显影是特异性的。由此证明,切片上被显影的细胞就是T细胞,显影细胞在切片上所处的位置,就是T细胞在该组织中所分布的空间位置。从实验结果说明,胸腺抗原阳性(T)细胞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深层皮质中,但也可分布在表皮质以及髓质中,除在个别小结生发中心有少数显影细胞外,一般不分布在淋巴小结的内部。在脾脏是分布于红髓内,或密集成群或围绕在小血管和白髓的周围,但不分布在白髓内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环状免疫单扩散法检测了北京市2261份健康人(包括新生儿至80岁老人以及脐带血)的人血清IgG、IgA、IgM含量。分几个年龄组统计结果,IgG全为正态分布,IgA多为正态分布,IgM多为偏态分布,给出了各组Ig IU/ml、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本文指出北京老年女性IgM较中年显著降低,有色人种常见这种现象。在血清Ig含量上本文结果和日本、美国黑人接近,似乎有色人种较白人稍高。
本文对244份血清标本(包括胶血89份,青年及成年人周围血155份)采用三种方法测定IgE水平。结果表明,脐血中IgE含量极低,青年组及成人组血清IgE均值与周彤等报导一致。本文并对所用方法进行了讨论。
甲3型夏原ts母株与加热灭活的早代甲1型流行株京科79-1病毒在鸡胚内重组,用H3N2特异性抗血清中和,经鸡胚-蚀斑-鸡胚或蚀斑-鸡胚方法进行选育,获得许多重组株。从前一方法所获重组病毒表面抗原均与流行株相同,其中京夏H107的ts损害部位在核蛋白基因上,与夏原ts母株相同。经人体接种观察,该毒株反应性及免疫原性均合格。证明它既具备了夏原ts母株的减毒性状,又保存了流行毒株的免疫原性。本文还联系过
本试验采用改良双抗体夹心改良法及环状免疫单扩散法,对1,355份健康人血清进行了IgD含量的测定。结果说明脐血中IgD含量极低,1天~6月婴儿血清IgD与其他年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至青年期IgD含量达高峰,成年人含量下降,60岁以上老人则含量更低。本文并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CTN-1-HDCS株的抗原性,与其原株(CTN-1)和狂犬固定病毒CVS株及北京株相同,并未污染其它外来因子。CTN-1-HDCS株病毒失去了其原株对家兔的脑内和肌肉以及豚鼠经肌肉感染的致病力,对成年小白鼠脑内或神经外途径感染的致病力较其原株均有所降低。CTN-1-HDCS株活病毒经肌肉注射一针,对家兔或豚鼠都表现有较强的中和抗体反应;其85代前不同代次活病毒对成年小白鼠的保护力均较高,但100
本文旨在对协同凝集试验作为鉴定变形链球菌血清型的一种诊断工具作出评价。试验是在一张玻片上用超声波处理的培养物直接与SpA菌试剂相混合来进行的。试验结果证实,以前我们鉴定为变形链球菌的四个不同血清型的代表株CY1,CY35,CY34和CY21分别与c,e,f和d血清型的参考株为同型。用本法检查的43株由儿童龋斑分离的变形链球菌全都能定出血清型别,其中有30株还用琼脂扩散试验作了复核,结果证明与协同凝
本文用交叉凝集素吸收试验对曼耗群各型钩体菌株进行了抗原因子分析。在这个血清群中,至少存在8个主要抗原因子。L14菌株具有主要因子1、2、6、7、8;L70菌株具有1、2、6、7;L105菌株具有1、3、6;L60菌株具有1、4、7、(8);黎川130只具有5,因此,它们各自的主要因子是各不相同的,每个菌株各自代表一个血清型。其中L14菌株是由云南临沧病人中于1977年新分离的,确定为一个新的血清型
作者分离到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噬菌体80株,其中63株可分为三个类群。根据三类噬菌体的溶菌谱可将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为三个相应的噬菌体群。这三类噬菌体可以裂解弗劳地枸橼酸杆菌O群标准菌33株中的26株,地方菌193株中的153株。它们对310株沙门氏菌无裂解作用,并对克雷伯氏菌族72株、变形杆菌族9株和H2S阴性的枸橼酸杆菌10株均无裂解作用。但其中的φⅡ类噬菌体能裂解艾希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中的许多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