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消防灭火的基本原理是对可燃物的燃烧链条进行有效破坏,即对燃烧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如氧化物、可燃物以及温度进行破坏或阻断。在现有的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对各个环节进行破坏,常用方法有化学抑制法、窒息法、冷却法以及隔离法。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火灾的发生变得增多。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火灾的防治工作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对灭火方法和措施进行提高升级,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灭火方法和灭火措施的不当,极易造成火势的扩大乃至于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火灾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灭火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可燃烧的物质充斥其中,伴随着我们左右。火灾的产生则是可燃物不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目的燃烧的现象。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其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火焰现象,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变现形式。我们所说的灭火,是指根据燃烧物燃烧的方式和状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破环燃烧的基本条件,终止燃烧的过程。
通常来讲,在对燃烧的每个条件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燃烧过程中氧化物、可燃物以及温度等各个环节进行破坏达到整个燃烧链条破坏的目的。想要实现灭火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即有效的灭火,基本的原理则在于对燃烧的温度、氧化剂、可燃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燃反应的有效抑制与否关键在于上述环节的有效控制。
二、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消防技术采取的灭火方法可分化学灭火方式和物理灭火方式。典型的化学灭火方式是化学抑制方法,而物理灭火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冷却法、窒息法以及隔离法。
1、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主要是根据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从而终止链条反应。在实际的消防灭火技术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中,其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H、OH、O这些自由基来完成。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因为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这些物质可以对火焰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实现一种高效的灭火。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高,切不导电,能够很有效的适用于大多数火灾。但也要注意的是,杜宇碱金属等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卤代烷会在高温下和这些物质发生反应并使得燃烧更加猛烈。另外,对含氧化学品也不适用。
2、冷却法
燃烧物在燃烧时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点,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假如说能够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之下,那么燃烧亦可以被终止。冷却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实际消防灭火技术中,冷却法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水有着较大的汽化能力另外水的冷却效果较好,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可以将其直接作用到燃烧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燃烧物体的冷却作用,燃烧就会终止。冷却法比较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能够起到有效阻燃的目的。
冷却法虽然有着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在一些特定场合采用消防喷水也会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再对可燃固体类如镁粉、钛粉、铝粉等引发的火灾中,不可以使用水来进行扑救,因为这类物质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温,使得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解出氧气和碳原子,从而是的氧化还原反应更为剧烈,会使燃烧更为猛烈甚至发生爆炸。再有遇到酸类腐蚀性物品时也不可用密集水流,否则会立即沸腾是酸液飞溅。对带有为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也不可直接用水进行扑救,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窒息法
在消防灭火中,窒息法是通过阻断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利用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使得燃烧时燃烧物因氧气减少而熄灭。在窒息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来对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一般而言,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0%,当出现氧气不足时,整个燃烧的过程便会得到阻碍。窒息法的主要方式还有利用石棉毯、黄沙、泡沫等难燃物进行燃烧物的覆盖的方法,另外也可多起火的船舱、设备、坑道进行封闭来实现。
对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对于炸药类物质在房间、车厢等地方着火时,不可使用窒息灭火,反而要将门窗、舱盖打开,进行水的注入冷却,因为采用窒息法会引起爆炸。在遇到钾、镁、钠、铝粉等物质时也应注意,因为这些物质的金属性质十分活跃,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扑救时,这些物质会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而剧烈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也应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含有大量的水,会引起化学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4、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理在于将空气和燃烧物质进行隔离或者移开,使得燃烧物质缺少必要的燃烧条件,燃烧区就会因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灭火技术中,隔离法的具体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烧的物体和金属之间形成有效的隔断。当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时,火焰就失去了燃料来源,氧气供给也会减少,可以达到燃烧自动阻断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实际应用时,将接近火源的可燃、助燃物搬离至安全的区域,在遇到可燃气体、液体泄漏而引发的燃烧时,关闭阀门关闭气源或者液源,使得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再搭配其他的灭火措施,得到终止火灾的目的。
在采用隔离法时,疏散火场的可燃物质有造成新的火灾隐患的可能,应对搬离火场的可燃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火灾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时应先切断燃料来源,若不可切断时,应使用水枪冷却使其稳定。
灭火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迅速性对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很高的提升,能够减少火灾到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的研究有着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灭火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消防技术会有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伯,楊宁.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应用研究进展.2011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2]文哲.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N].中华建筑报,2009.
[3]公安部消防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淘汰哈龙行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1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火灾的发生变得增多。这就要求不仅要对火灾的防治工作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对灭火方法和措施进行提高升级,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灭火方法和灭火措施的不当,极易造成火势的扩大乃至于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火灾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灭火原理和方法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自然界中,可燃烧的物质充斥其中,伴随着我们左右。火灾的产生则是可燃物不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目的燃烧的现象。可燃物的燃烧指的是其与氧化剂互相作用而发生的剧烈的放热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有发光发热、火焰现象,爆炸也是燃烧的一种变现形式。我们所说的灭火,是指根据燃烧物燃烧的方式和状态,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破环燃烧的基本条件,终止燃烧的过程。
通常来讲,在对燃烧的每个条件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可通过对燃烧过程中氧化物、可燃物以及温度等各个环节进行破坏达到整个燃烧链条破坏的目的。想要实现灭火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即有效的灭火,基本的原理则在于对燃烧的温度、氧化剂、可燃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燃反应的有效抑制与否关键在于上述环节的有效控制。
二、消防技术中灭火的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消防技术采取的灭火方法可分化学灭火方式和物理灭火方式。典型的化学灭火方式是化学抑制方法,而物理灭火方式的典型代表为冷却法、窒息法以及隔离法。
1、化学抑制法
化学抑制法主要是根据链锁反应着火理论,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其参与燃烧反应,从而终止链条反应。在实际的消防灭火技术中,燃烧物中含有的氢对维持可燃物的有效燃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碳氢化合物在燃烧时的火焰中,其连锁反应的维持主要靠H、OH、O这些自由基来完成。在实际的灭火过程中,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因为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的高温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这些物质可以对火焰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能够实现一种高效的灭火。
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效率高,切不导电,能够很有效的适用于大多数火灾。但也要注意的是,杜宇碱金属等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卤代烷会在高温下和这些物质发生反应并使得燃烧更加猛烈。另外,对含氧化学品也不适用。
2、冷却法
燃烧物在燃烧时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可燃点,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假如说能够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之下,那么燃烧亦可以被终止。冷却法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实际消防灭火技术中,冷却法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水有着较大的汽化能力另外水的冷却效果较好,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可以将其直接作用到燃烧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燃烧物体的冷却作用,燃烧就会终止。冷却法比较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能够起到有效阻燃的目的。
冷却法虽然有着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在一些特定场合采用消防喷水也会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再对可燃固体类如镁粉、钛粉、铝粉等引发的火灾中,不可以使用水来进行扑救,因为这类物质的燃烧过程会产生高温,使得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解出氧气和碳原子,从而是的氧化还原反应更为剧烈,会使燃烧更为猛烈甚至发生爆炸。再有遇到酸类腐蚀性物品时也不可用密集水流,否则会立即沸腾是酸液飞溅。对带有为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也不可直接用水进行扑救,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窒息法
在消防灭火中,窒息法是通过阻断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利用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来稀释空气,使得燃烧时燃烧物因氧气减少而熄灭。在窒息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来对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进行有效的稀释。一般而言,空气中氧气浓度约为20%,当出现氧气不足时,整个燃烧的过程便会得到阻碍。窒息法的主要方式还有利用石棉毯、黄沙、泡沫等难燃物进行燃烧物的覆盖的方法,另外也可多起火的船舱、设备、坑道进行封闭来实现。
对于窒息法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对于炸药类物质在房间、车厢等地方着火时,不可使用窒息灭火,反而要将门窗、舱盖打开,进行水的注入冷却,因为采用窒息法会引起爆炸。在遇到钾、镁、钠、铝粉等物质时也应注意,因为这些物质的金属性质十分活跃,若是采用二氧化碳或者其它惰性其他扑救时,这些物质会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而剧烈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剂时也应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含有大量的水,会引起化学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4、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理在于将空气和燃烧物质进行隔离或者移开,使得燃烧物质缺少必要的燃烧条件,燃烧区就会因为缺乏燃料而不能蔓延而停止。在消防灭火技术中,隔离法的具体做法有使用泡沫或者石墨粉,在燃烧的物体和金属之间形成有效的隔断。当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时,火焰就失去了燃料来源,氧气供给也会减少,可以达到燃烧自动阻断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实际应用时,将接近火源的可燃、助燃物搬离至安全的区域,在遇到可燃气体、液体泄漏而引发的燃烧时,关闭阀门关闭气源或者液源,使得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再搭配其他的灭火措施,得到终止火灾的目的。
在采用隔离法时,疏散火场的可燃物质有造成新的火灾隐患的可能,应对搬离火场的可燃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二次火灾的发生。在遇到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火灾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这时应先切断燃料来源,若不可切断时,应使用水枪冷却使其稳定。
灭火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迅速性对火灾的扑救工作有着很高的提升,能够减少火灾到来的损失。因此对于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的研究有着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灭火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国消防技术会有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伯,楊宁.油类火灾灭火剂及应用研究进展.2011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2]文哲.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N].中华建筑报,2009.
[3]公安部消防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淘汰哈龙行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