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5日,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以20亿元巨资投资中信产业基金三期基金,而这只已募集120亿元的基金,也成为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之王。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超过32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的公司,却在3-4月间,悄然募集了一款3亿元的1年期信托产品,用于补充运营资本。
这不禁令市场大惑不解:已手握巨资,中信产业基金为什么还要辗转信托渠道募资?
“这是中信产业基金与自己签下的对赌协议。”与外界的视角不同,一位熟悉中信产业基金的人士告诉记者,本次信托产品的发行代价正好与管理费相抵,中信产业基金在利用腾挪术,将尽可能多的自有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并愿意承担对外支付高息融资的成本。但截至目前,监管层并未回应此种新模式的法律风险。
差钱?腾挪?
5月入账的国寿20亿元投资,以2%管理费计算,中信产业基金可获得4000万元管理费收入,恰能覆盖本次发行信托产品的成本。
中粮信托·中信产业基金公司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中信贷款信托计划”)4月份公告显示,其计划发行4亿元,利率为8.5%-9%,最后以3亿元收官。以该产品信托发行成本(包括管理费1.5%、信托报酬2%)计算,其最高成本为发行规模的12.5%,融资成本正好接近4000万元。
而选择中粮信托为产品发行方,弃用中信系的中信信托,中信产业基金此举暗含了低成本的心机:中粮信托的信托管理费约在1%-1.5%,而中信信托高达2%。若该产品经中信信托发行,则融资成本将超过4000万元。
上述熟悉产业基金的人表示:“中信产业基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对外募资的方式,落实了与出资人财务明晰、专款专用的原则,而未采取向出资人继续提高管理费率,或者占用出资人资金的方式,在打破行业不规范做法方面有一定可取之处。”
在业内人士眼中,中信产业基金强大的募资能力,让同行羡慕嫉妒恨。它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产业基金试点,中信集团和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是其管理公司股东,社保基金、国寿都是其资金实力强大的出资人。
根据公开信息,中信产业基金所管理的三期基金,及一只夹层资本基金已累计管理超过320亿元。仅以管理费率2%计,基金就可获得超过6亿元运营资本。而在2010年年底,中信产业基金的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至18亿元。
对于一家轻资产投资类公司而言,到底需要多少錢?
上述熟悉产业基金的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本次募集的3亿元,是用作1年期的流动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基金的最大运营成本是人力,它拥有国内最庞大的投资及管理团队,这也是整个行业人力成本最高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一年的人力成本超过1亿元。基金管理公司自2008年成立,每年支出1亿元人力成本至今,保守来算至少4亿元的成本。
中信证券2011年年报显示,中信产业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净利润10亿元。而信托募集也是给自己签下的对赌协议,对赌所投资项目可以 成功退出,资本回报率至少要高于信托发行成本12.5%。这正是中信产业基金与众不同的资本腾挪术,作为专业的基金管理者,出资人的管理费专款专用,而公司自有资金则转而因项目退出获得更高的回报。
上述人士表示,利用自有资金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也是对高人力成本消耗的解决途径。
中信产业基金已投资20多个项目,并实现了盛运机械、江河幕墙、贝因美三个项目的IPO退出。其余项目当中大部分都已经申报或者准备申报IPO,不过,在当前二级市场发生巨大变革,市盈率大幅下滑的形势下,该基金的退出遇到了瓶颈。而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占用较大,导致其需要外部资金来支持其流动性。
出资人之忧
通过信托不为基金募集更多管理资产而投资公司运营,这可能是PE业内第一例。上述熟悉基金的人士称,可能国内也只有中信产业基金才会应用这种模式。他分析:“没有庞大的资金和团队管理规模,其他基金效仿的可能性并不大。”
与发改委建议出资人出资1000万元相比,中信产业基金的信托产品门槛仅有100万元。中信产业基金的创新还在于简化至1年期产品。记者就该信托模式致电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公布其产品持有人的身份及投资额度,方可判定。
此前,发改委发现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通过伞状信托架构,利用母信托下设7个子信托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募资攻势,以300万元超低起点为一个信托单位,实现30亿元的信托最大募资规模。
从监管者角度来看,这一形式叫做“超级拖斗”,为了解决人数限制和降低投资金额标准,通过设立合伙企业(50人以下)成为另一合伙企业或基金的投资人,最后通过合伙企业或基金进行连续嵌套。发改委已明令叫停这种高风险募集方式。
发改委还在2011年底要求,投资者为集合资金信托、合伙企业等非法人机构的,应打通核查最终的自然人和法人机构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打通计算投资者总数,并建议投资人的出资门槛为1000万元。
经记者确认,作为管理人,中信产业基金没有通知出资人其补充运营资本的做法,这其中或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按证监会规定,拟上市公司的股东,包括基金出资人,都将“开包还原”,这部分信托产品的持有者是否需要身份公开,由此是否会与现行制度产生冲突,并延迟上市进度?
近期公布的和邦股份招股说明书中对PE股东德同银科的持有人层层展开,就是最好的例证。该披露方式被业界认为堪比对实际控制人的要求,即披露到最终的控股主体或自然人,不惜笔墨对PE持有人做了整整15页的说明,甚至包括部分持有人近5年的简历。
一位投资人深有感触:“注重充分披露的审核导向,无疑将对PE行业产生蝴蝶效应,尤其是募资的审慎性。”
在翻新信托方式后,中信产业基金将何去何从?如果中信产业基金持续扩张,二级市场并不如意退出,那么1年期的高息贷款是否可以解其流动性之渴?上述熟悉基金人士表示,不排除中信产业基金还将如法炮制,继续通过发行信托产品来补充运营资本。
这不禁令市场大惑不解:已手握巨资,中信产业基金为什么还要辗转信托渠道募资?
“这是中信产业基金与自己签下的对赌协议。”与外界的视角不同,一位熟悉中信产业基金的人士告诉记者,本次信托产品的发行代价正好与管理费相抵,中信产业基金在利用腾挪术,将尽可能多的自有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并愿意承担对外支付高息融资的成本。但截至目前,监管层并未回应此种新模式的法律风险。
差钱?腾挪?
5月入账的国寿20亿元投资,以2%管理费计算,中信产业基金可获得4000万元管理费收入,恰能覆盖本次发行信托产品的成本。
中粮信托·中信产业基金公司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中信贷款信托计划”)4月份公告显示,其计划发行4亿元,利率为8.5%-9%,最后以3亿元收官。以该产品信托发行成本(包括管理费1.5%、信托报酬2%)计算,其最高成本为发行规模的12.5%,融资成本正好接近4000万元。
而选择中粮信托为产品发行方,弃用中信系的中信信托,中信产业基金此举暗含了低成本的心机:中粮信托的信托管理费约在1%-1.5%,而中信信托高达2%。若该产品经中信信托发行,则融资成本将超过4000万元。
上述熟悉产业基金的人表示:“中信产业基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对外募资的方式,落实了与出资人财务明晰、专款专用的原则,而未采取向出资人继续提高管理费率,或者占用出资人资金的方式,在打破行业不规范做法方面有一定可取之处。”
在业内人士眼中,中信产业基金强大的募资能力,让同行羡慕嫉妒恨。它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产业基金试点,中信集团和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是其管理公司股东,社保基金、国寿都是其资金实力强大的出资人。
根据公开信息,中信产业基金所管理的三期基金,及一只夹层资本基金已累计管理超过320亿元。仅以管理费率2%计,基金就可获得超过6亿元运营资本。而在2010年年底,中信产业基金的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至18亿元。
对于一家轻资产投资类公司而言,到底需要多少錢?
上述熟悉产业基金的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本次募集的3亿元,是用作1年期的流动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基金的最大运营成本是人力,它拥有国内最庞大的投资及管理团队,这也是整个行业人力成本最高的基金管理公司。其一年的人力成本超过1亿元。基金管理公司自2008年成立,每年支出1亿元人力成本至今,保守来算至少4亿元的成本。
中信证券2011年年报显示,中信产业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净利润10亿元。而信托募集也是给自己签下的对赌协议,对赌所投资项目可以 成功退出,资本回报率至少要高于信托发行成本12.5%。这正是中信产业基金与众不同的资本腾挪术,作为专业的基金管理者,出资人的管理费专款专用,而公司自有资金则转而因项目退出获得更高的回报。
上述人士表示,利用自有资金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也是对高人力成本消耗的解决途径。
中信产业基金已投资20多个项目,并实现了盛运机械、江河幕墙、贝因美三个项目的IPO退出。其余项目当中大部分都已经申报或者准备申报IPO,不过,在当前二级市场发生巨大变革,市盈率大幅下滑的形势下,该基金的退出遇到了瓶颈。而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占用较大,导致其需要外部资金来支持其流动性。
出资人之忧
通过信托不为基金募集更多管理资产而投资公司运营,这可能是PE业内第一例。上述熟悉基金的人士称,可能国内也只有中信产业基金才会应用这种模式。他分析:“没有庞大的资金和团队管理规模,其他基金效仿的可能性并不大。”
与发改委建议出资人出资1000万元相比,中信产业基金的信托产品门槛仅有100万元。中信产业基金的创新还在于简化至1年期产品。记者就该信托模式致电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公布其产品持有人的身份及投资额度,方可判定。
此前,发改委发现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通过伞状信托架构,利用母信托下设7个子信托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募资攻势,以300万元超低起点为一个信托单位,实现30亿元的信托最大募资规模。
从监管者角度来看,这一形式叫做“超级拖斗”,为了解决人数限制和降低投资金额标准,通过设立合伙企业(50人以下)成为另一合伙企业或基金的投资人,最后通过合伙企业或基金进行连续嵌套。发改委已明令叫停这种高风险募集方式。
发改委还在2011年底要求,投资者为集合资金信托、合伙企业等非法人机构的,应打通核查最终的自然人和法人机构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打通计算投资者总数,并建议投资人的出资门槛为1000万元。
经记者确认,作为管理人,中信产业基金没有通知出资人其补充运营资本的做法,这其中或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按证监会规定,拟上市公司的股东,包括基金出资人,都将“开包还原”,这部分信托产品的持有者是否需要身份公开,由此是否会与现行制度产生冲突,并延迟上市进度?
近期公布的和邦股份招股说明书中对PE股东德同银科的持有人层层展开,就是最好的例证。该披露方式被业界认为堪比对实际控制人的要求,即披露到最终的控股主体或自然人,不惜笔墨对PE持有人做了整整15页的说明,甚至包括部分持有人近5年的简历。
一位投资人深有感触:“注重充分披露的审核导向,无疑将对PE行业产生蝴蝶效应,尤其是募资的审慎性。”
在翻新信托方式后,中信产业基金将何去何从?如果中信产业基金持续扩张,二级市场并不如意退出,那么1年期的高息贷款是否可以解其流动性之渴?上述熟悉基金人士表示,不排除中信产业基金还将如法炮制,继续通过发行信托产品来补充运营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