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章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济南市提出的“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以撤市设区为契机,科学谋划,瞄准定位,发挥优势,奋发实干,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4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0.2%、20%和11%,较好地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列201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9位。
一、聚焦聚力“三大任务”,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深化攻坚举措,强化调度考核,以增量投入、空间优化促进调结构、添后劲。一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不动摇,完善《考核办法》,制定鼓励投资促进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瞄准“高新、集群、链条”,强化专业、精准招商,积极对接济南市产业发展布局,全年新签约项目6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3个,合同总投资350亿元,投资50亿元的中铁联运清洁能源总部基地等优质项目顺利签约落户。新批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进出口总值8.2亿美元。二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工作体系,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等制度,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0个,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华凌电缆研发中心、科兴生物化学原料药等项目建成投产,明化洁净煤气化、杭萧钢构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旧改棚改又稳又快。坚持改善民生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落实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完成贺套、查旧等旧村征迁,拆旧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章丘经验做法。
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构筑特色优势。坚持质量效益导向,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产业转调步伐,打造特色经济新优势。一是新型工业平稳增长。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计划,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智能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石墨烯、玄武巖纤维及建筑产业化等新兴产业加快聚集,印刷包装、炊事机械等特色产业逐步壮大,机械制造、交通装备等传统企业通过科技改造、产品升级加快转型步伐。二是转调创步伐不断加快。认真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 完成煤炭产业整体退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国务院验收组对我区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65个,完成新产品开发350项,圣泉集团特种酚醛树脂等33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济南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14家、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新发展市场主体8000多个,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施燃煤锅炉、铸锻行业燃煤窑炉改造提升,拆除2108台燃煤窑炉(锅炉),更新1123台清洁能源窑炉,年削减燃煤8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4.6万吨。三是服务业提档升级。蓝海领航、银江智谷、复华未来世界、台湾美食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加速建设,齐鲁“互联网+”示范基地正式运营,青年创业创新园加快建设,山东大学文化创意创新产业园和(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揭牌。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银行金融机构达到20家。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开园,垛庄“五彩山村”一期投入运营。举办百脉泉国际灯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全区实现旅游业消费总额115亿元。四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投资1.3亿元,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5个,粮食总产达74.3万吨,实现十四连增。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承接全国蔬菜产业大会等20多项活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建成使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和济南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示范园区等19家,新增16个绿色食品、5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百脉醇农”自主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认证。开展第2届章丘农业之旅、第14届大葱节暨名优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建成农村淘宝网点80家,章丘名优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展。
三、强化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融合。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加快城市功能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成效明显,带动城市功能持续更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高标准规划章丘北站等重点片区,争取济莱城际铁路章丘南站、济南轻轨延伸等项目列入济南规划。绣水大街北延、南外环二期、铁道北路东延等道路竣工通車,拉开城市发展新框架。开展胶济铁路沿线、重点道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占地和违章建设206宗。统筹推进市政环卫园林一体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龙盘山公园、林荫公园建成开放,城市公园绿地达124处。组建水务集团,启动城镇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开工40项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完成7700户无害化农村厕所改造,41个村庄街巷硬化,建成农村危房改造670户。完成29个区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控十大行动,完成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整改。落实综合保泉措施,泉群实现全面复涌。
四、突出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持续改善民生,深化社会治理,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0元和18330元,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金,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深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职成教中心、四中新校区加快建设,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荣获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评估。全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创新“三联一化”扶贫模式,实施特色种养、金融、光伏等扶贫产业167个产业扶贫项目。设立20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因病致贫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文博中心全面开放,成功承办首届中国龙山黑陶精品展。城子崖遗址等9个项目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60余场。建成区级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被评为“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持续推进“三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图片由章丘区政府调研室提供)
一、聚焦聚力“三大任务”,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深化攻坚举措,强化调度考核,以增量投入、空间优化促进调结构、添后劲。一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不动摇,完善《考核办法》,制定鼓励投资促进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瞄准“高新、集群、链条”,强化专业、精准招商,积极对接济南市产业发展布局,全年新签约项目6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3个,合同总投资350亿元,投资50亿元的中铁联运清洁能源总部基地等优质项目顺利签约落户。新批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进出口总值8.2亿美元。二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工作体系,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等制度,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0个,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华凌电缆研发中心、科兴生物化学原料药等项目建成投产,明化洁净煤气化、杭萧钢构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旧改棚改又稳又快。坚持改善民生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落实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三项原则”,完成贺套、查旧等旧村征迁,拆旧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章丘经验做法。
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构筑特色优势。坚持质量效益导向,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产业转调步伐,打造特色经济新优势。一是新型工业平稳增长。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计划,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智能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石墨烯、玄武巖纤维及建筑产业化等新兴产业加快聚集,印刷包装、炊事机械等特色产业逐步壮大,机械制造、交通装备等传统企业通过科技改造、产品升级加快转型步伐。二是转调创步伐不断加快。认真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 完成煤炭产业整体退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国务院验收组对我区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65个,完成新产品开发350项,圣泉集团特种酚醛树脂等33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济南市级以上技术工程中心14家、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新发展市场主体8000多个,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实施燃煤锅炉、铸锻行业燃煤窑炉改造提升,拆除2108台燃煤窑炉(锅炉),更新1123台清洁能源窑炉,年削减燃煤8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4.6万吨。三是服务业提档升级。蓝海领航、银江智谷、复华未来世界、台湾美食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加速建设,齐鲁“互联网+”示范基地正式运营,青年创业创新园加快建设,山东大学文化创意创新产业园和(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揭牌。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银行金融机构达到20家。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开园,垛庄“五彩山村”一期投入运营。举办百脉泉国际灯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全区实现旅游业消费总额115亿元。四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投资1.3亿元,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5个,粮食总产达74.3万吨,实现十四连增。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承接全国蔬菜产业大会等20多项活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建成使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和济南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示范园区等19家,新增16个绿色食品、5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百脉醇农”自主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认证。开展第2届章丘农业之旅、第14届大葱节暨名优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建成农村淘宝网点80家,章丘名优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展。
三、强化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融合。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加快城市功能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成效明显,带动城市功能持续更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高标准规划章丘北站等重点片区,争取济莱城际铁路章丘南站、济南轻轨延伸等项目列入济南规划。绣水大街北延、南外环二期、铁道北路东延等道路竣工通車,拉开城市发展新框架。开展胶济铁路沿线、重点道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占地和违章建设206宗。统筹推进市政环卫园林一体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龙盘山公园、林荫公园建成开放,城市公园绿地达124处。组建水务集团,启动城镇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开工40项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完成7700户无害化农村厕所改造,41个村庄街巷硬化,建成农村危房改造670户。完成29个区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控十大行动,完成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整改。落实综合保泉措施,泉群实现全面复涌。
四、突出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持续改善民生,深化社会治理,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0元和18330元,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金,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自然增长机制。深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职成教中心、四中新校区加快建设,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荣获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评估。全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创新“三联一化”扶贫模式,实施特色种养、金融、光伏等扶贫产业167个产业扶贫项目。设立20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因病致贫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文博中心全面开放,成功承办首届中国龙山黑陶精品展。城子崖遗址等9个项目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60余场。建成区级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被评为“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持续推进“三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图片由章丘区政府调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