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5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判断明显缓解程度来看,研究组28例患者有16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57.14%,而对照组28例中有11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39.29%,两组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变化十分明显,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流变学指标同对照组相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除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外,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比较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养血清脑颗粒 氟桂利嗪胶囊 临床治疗
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是因为人脑某一局部血液的供应不足所致,造成了脑部缺氧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与脑部功能障碍相关的表现与症状[1]。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则主要是头痛与头晕。为了进一步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相关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5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全部经过临床确诊,符合2000年日本脑卒中会议中涉及的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诊断标准[2]:1)出现头痛、头沉、头晕等自觉症状;2)未发生大脑局灶神经体征;3)有脑动脉硬化征象,并且伴有眼底动脉硬化改变、高血压病;4)患者年龄皆高于45岁;5)经CT或者MRI扫描检查并未发现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6)排除因其他症状造成的前述自觉症状;7)脑循环缺陷患者的脑血流低下;8)经DSA指示患者的脑灌流动脉出现狭窄改变或者闭塞。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将56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15例、女患13例;年龄46~69岁,平均为48.9±3.3岁。研究组:男患14例、女患14例;年龄47~68岁,平均为48.7±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0毫克,以12周作为一个疗程;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4克,以12周作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头晕明显缓解,且持续两个月及以上者作为症状明显缓解的标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包括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头晕缓解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判断明显缓解程度来看,研究组28例患者有16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57.14%,而对照组28例中有11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39.29%,两组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血液流變学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变化十分明显,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主要是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及头晕等,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大脑发生慢性广泛供血不足而引发脑部缺氧与缺血。该病最初是在1990年由日本学者[3]提出,经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脑血管性器质性改变,多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系,故而临床诊断与预防该病通常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主要的参考。
对照组采用的氟桂利嗪属于钙通道阻断剂,作用机理为降低细胞中钙超载引发的细胞损害,从而使得血管痉挛得以缓解,并且对血管收缩物质造成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着持久的抑制效果,这样就可以增加耳蜗小动脉的血流量,使得前庭器官循环得到一定改善,最终起到治疗的效果。而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可以起到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效果,尤其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上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研究组使用的养血清脑颗粒有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凝集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效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浩.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25-2326.
[2] 蔡定芳,顾喜喜,陈依萍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3):223-224.
[3] 唐红敏,杨云柯,顾喜喜等.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J].中成药,2006,28(6):827-830.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养血清脑颗粒 氟桂利嗪胶囊 临床治疗
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是因为人脑某一局部血液的供应不足所致,造成了脑部缺氧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与脑部功能障碍相关的表现与症状[1]。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则主要是头痛与头晕。为了进一步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相关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5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全部经过临床确诊,符合2000年日本脑卒中会议中涉及的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诊断标准[2]:1)出现头痛、头沉、头晕等自觉症状;2)未发生大脑局灶神经体征;3)有脑动脉硬化征象,并且伴有眼底动脉硬化改变、高血压病;4)患者年龄皆高于45岁;5)经CT或者MRI扫描检查并未发现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6)排除因其他症状造成的前述自觉症状;7)脑循环缺陷患者的脑血流低下;8)经DSA指示患者的脑灌流动脉出现狭窄改变或者闭塞。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将56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15例、女患13例;年龄46~69岁,平均为48.9±3.3岁。研究组:男患14例、女患14例;年龄47~68岁,平均为48.7±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0毫克,以12周作为一个疗程;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82)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4克,以12周作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头晕明显缓解,且持续两个月及以上者作为症状明显缓解的标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包括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头晕缓解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判断明显缓解程度来看,研究组28例患者有16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57.14%,而对照组28例中有11例头晕得到明显缓解,百分比为39.29%,两组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血液流變学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变化十分明显,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主要是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包括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及头晕等,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大脑发生慢性广泛供血不足而引发脑部缺氧与缺血。该病最初是在1990年由日本学者[3]提出,经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脑血管性器质性改变,多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系,故而临床诊断与预防该病通常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主要的参考。
对照组采用的氟桂利嗪属于钙通道阻断剂,作用机理为降低细胞中钙超载引发的细胞损害,从而使得血管痉挛得以缓解,并且对血管收缩物质造成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着持久的抑制效果,这样就可以增加耳蜗小动脉的血流量,使得前庭器官循环得到一定改善,最终起到治疗的效果。而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可以起到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效果,尤其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上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研究组使用的养血清脑颗粒有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凝集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效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浩.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25-2326.
[2] 蔡定芳,顾喜喜,陈依萍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3):223-224.
[3] 唐红敏,杨云柯,顾喜喜等.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J].中成药,2006,28(6):82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