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X线检查结果、痰涂片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核病灶明显吸收10例,病灶吸收19例,吸收不明显7例;对照组病灶明显吸收5例,病灶吸收12例,吸收不明显17例,病灶增多2例,观察组的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 Z=11.854,P﹤0.001)。观察组空洞闭合6例,缩小4例,不变1例,新增空洞1例;对照组空洞闭合1例,缩小3例,不变6例,新增空洞3例,观察组的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对照组(Z=15.536,P﹤0.001)。观察组治疗后痰涂片转阴率为85.0%(17/20),对照组为50.0%(11/22),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75,P =0.016)。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22.2%),对照组17例(47.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P=0.026)。观察组2例肝功能异常者在经对症、护肝治疗后无需改变原治疗方案,对照组8例肝功能异常者经治疗后有5例更改治疗方案,其中3例改吡嗪酰胺为链霉素,2例改利福平为左氧氟沙星;两组白细胞减少、皮疹、纳差、嗜睡等经对症处理后或停药2周后均消失。结论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效果好,且安全,可作为治疗结核病的常规药物在临床推广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