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X线检查结果、痰涂片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核病灶明显吸收10例,病灶吸收19例,吸收不明显7例;对照组病灶明显吸收5例,病灶吸收12例,吸收不明显17例,病灶增多2例,观察组的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 Z=11.854,P﹤0.001)。观察组空洞闭合6例,缩小4例,不变1例,新增空洞1例;对照组空洞闭合1例,缩小3例,不变6例,新增空洞3例,观察组的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对照组(Z=15.536,P﹤0.001)。观察组治疗后痰涂片转阴率为85.0%(17/20),对照组为50.0%(11/22),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75,P =0.016)。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22.2%),对照组17例(47.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P=0.026)。观察组2例肝功能异常者在经对症、护肝治疗后无需改变原治疗方案,对照组8例肝功能异常者经治疗后有5例更改治疗方案,其中3例改吡嗪酰胺为链霉素,2例改利福平为左氧氟沙星;两组白细胞减少、皮疹、纳差、嗜睡等经对症处理后或停药2周后均消失。结论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效果好,且安全,可作为治疗结核病的常规药物在临床推广试用。
其他文献
本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处理了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初次沉淀池工程砂土地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地表水体(人工湖或水库)长期作用下,粗颗粒地层(卵石或漂石)形成了复杂的渗透规律,与传统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查清人工湖或水库底下的土层渗透规律和地下水分布条件直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患者手术期间免疫细胞计数的变化,初步探讨开颅手术患者手术期间的免疫状态。方法收集18例开颅手术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30 min(T1)、45 min(T2)、60 min(开
目的:研究脐带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体外对人膀胱移行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以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CD3Mc-Ab诱导制备CIK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解剖特点及其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1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同侧足底内侧皮瓣单独移
目的:观察中药产妇垫用于会阴侧切伤口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北京同仁医院产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孕足月、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1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0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共25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对移植组患者进行静脉输注体外培
目的:研究经手法复位后良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复发率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前瞻性收集我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BPPV的患者186例,在手法复位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眩晕30、60
目的:总结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经验,对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时机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6例血培养阴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和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270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利尿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