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文化亟待改造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共同面对一个不断扩张的市场时,必须在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法治严明的环境中加强监管。否则,我们就会出现“事故频发—加强监管—监管制度苛严—监管环境更加封闭—事故隐患更加难以暴露—出现更加严重的事故”的恶性循环。
  
  9月,各地因安全事故、食品卫生事件,共免去19名渎职高官职务,其中最高职务为正部级。有因承担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有因“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负有直接责任”而免职。到了10月份,又曝光了几起事故瞒报事件。
  在上半年结束的多个部委参与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结束不久,却通过事故频发与官员去职来展现“行动”成效,不得不让人对“百日督查行动”的实际效力打个大问号,对“百日督查行动”这类政府监管行为的内部封闭运行的弊端察之一二。
  近些年来,政府管理者的思路是,哪个部门出问题出事故多,就加强哪个部门的力量。这种思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实际运行中,这种“加强”往往只是一些人力、硬件、权力上的加强,而没有对其法治化程度、监督机制、责任追查机制进行很好的梳理,缺乏对管制权力的法治化、公众化约束方面的加强,缺乏对“管制者——管制对象——社会公众参与”这个管制系统的机理、机制的研究和突破。
  
  越“狠抓落实”,越难落实
  
  检索一下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开始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的相关新闻,不难发现,各级政府部门都对这一文件进行了一字不漏的“转发”,文件的宣传可谓及时到位。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级政府或者监管部门,在新闻媒体上披露过任何一次督查的结果。也就是说,督查是在老百姓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也缺乏动力和激励,向有关部门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而事后安全百日督查情况的体制内循环,也无法让老百姓的“火眼金睛”发挥监督作用。
  
  而另一面,我们的政府管理似乎总是面临“落实”难题。整个中国行政体制规模浩大、机构林立、文件会议众多,无奈的是,绝大多数这类行政资源却都是围绕着“落实”、“抓落实”、“狠抓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在运行。当前政府管理的确具有缺乏章法、有令不行、回应性不够的一面。但是,像安全生产、价格监督、城市管理这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要么缺乏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渠道,要么公众参与流于形式,要么公众参与成本过高。个中原委,令官场内部人士也感到汗颜。联想到,10月8日,山西省公布山西省16个厅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同日发布的《关于集中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意见》也提出:“深入查处煤焦领域及非煤矿山领域的腐败案件,望广大干部群众对掌握的问题积极举报。”笔者不禁担忧,举报电话对遏制安全生产和煤焦领域腐败现象的效力。
  简而言之,仍然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来处理新的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性,必然出现管理理念不科学、管理流程不匹配、管理独立于社会公众之外封闭运作、管理绩效差的问题。经济学上有一个“管理者被俘获理论”,说的是被管理者天然有收买管理者的利益冲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如果不对这种关系进行强化,那么管理者随时可能被“俘获”。
  事实也证明,来自政府的物质、物力、级别、硬件的“加强”,远远比不上来自“煤老板”、“舞厅老板”等的市场力量“公关”的力量大。三鹿奶粉事件早在3月份就已经露出苗头,为何能一再被瞒报?深圳“舞王”出事前,有关部门刚对该地区进行过两次安全排查,而“舞王”居然不在名单上。如果不能从公众参与政府管制的角度,对这个将细节放过(而恰恰细节之中就有“魔鬼”),最终酿成大祸的管制环境(包括责任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的改造,猫和老鼠的管制难题,就仍然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政府体系内部。随时,都会有安全事故光临。两种政府管制类型的扭曲运行
  全国安全事件高发的态势不仅没有被控制,反而更加恶化,说明单纯寄望一个问责制常态化、而不改造我们的管制理念、管制流程、管制环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各种安全事故规律性的爆发,说明我们的社会性管制存在体制性漏洞,不适应市场发育后的管制环境的新变化。管理不科学是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而绝非特定的领导者失职渎职、基层小吏被腐蚀被拉拢那么简单。这是个政府管制的新课题,单靠问责制局部的“点”,无法解决全局性的管制绩效问题。
  按照现代政府管制理论,政府部门主要承担两种管制:一个是经济性管制,即对水电气、火车票地铁票、部分药品等的价格管制;一个是社会性管制,主要管理经济活动带来的各种外部性,尤其是负的外部性。像矿难、火灾、食品卫生事件等都属于经济活动带来的负的外部性。
  官员责任追究方面的不留情面,主要发生在社会性管制领域。通过高官行政免职,虽可看作对过去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在领导责任追究机制建设方面的一次痛心疾首后的“亡羊补牢”,但是混淆高官个人、领导责任与监管机构的体制性责任,用局部官员个人行为失范来遮蔽、矮化监管体系的系统性责任,用大批量的官员行政惩戒来替代监管流程再造,不触及和动摇事故频发的体制基础,仍难绝断管制漏洞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电话举报等公众参与方式,虽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安全监管形式,但要发挥其作用,仍需政府管理部门转变管制理念、创新管理方式、追问管理绩效。一句话,公众参与政府管理,需要政府部门改造管制文化,提供公众参与的“制度接口”,使得公众参与管理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事故频发的当月,不少人用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来冀望健全未来的安全管理机制和问责机制;在事故处理高峰过去一个多月之后,笔者更愿意用改造我们的管制文化来认识当前这场问责风暴,更希望高层在强化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不动摇的前提下,同时探索一条强化管制者监管责任的新路,来走出管制困境。
  其实,经济性管制领域的失范,更是导致社会民生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性管制的理由在于自然垄断行业(供电、供气、供水、供暖等公用事业)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由一个垄断者经营更加有效率。但是这种自然垄断特点是由其网络经济属性而非经济竞争过程决定的。所以,政府授予特定企业、组织经营自然垄断行业的特权,同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其服务价格进行管制。我国《价格法》第3条第1款规定:“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这两类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 指导价,其他药品的价格一律由市场调节。我国新药层出不穷,一年曾有10009种新药,就反映了药厂影响价格部门获得新药资格认定,从而可以将普通仿制药包装成新药高价出售的“行规”。正是通过新药审批,“新药”的利润空间、流通费用和回扣空间变得巨大无比,以药补医的体制才能大行其道。
  
  政府管制与市场力量的博弈
  
  市场发育与政府管制是两种交叉影响、相互牵制的力量。强化管制、放松管制、简化管制,都是针对市场发育的不同状况,改善管制效率的不同方式。面对市场发育初期、市场竞争不充分、竞争者数目较少的市场,制定一定的门槛和经营标准,是该阶段政府管制的主要特征。面对市场发育不断深化,产业的技术、资金约束壁垒不断降低的市场,通过简化或放松管制,能够鼓励更多潜在的市场竞争者进入市场,从而增进市场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价格。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不同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竞争状态。站在政府管制者角度,针对竞争状态,调整管制强度,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站在市场力量角度,竞争者诱导、影响、“俘获”(甚至是威胁、“绑架”)政府,通过形成有利于己的管制政策,排斥打击市场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者,最大限度获取“消费者剩余”,也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变异方式。
  不断扩张的市场规模,一方面对市场管制政策的调整提供激励,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竞争格局及其惯性运作提供激励。两种激励是“针尖对麦芒”的反向力量。迅猛发展的市场需求,充沛的产业投资密度和丰厚的产业利润,足以支撑日益庞大的政府监管部门的运转。市场发育的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又会孕育庞大的中介、灰色的“潜规则”、“服务”链条换得市场发展的良机。但这种由市场发育及其附着的经济利益推动形成的监管,注定是“猫鼠共存”的监管模式。
  
  在这种政府管制与市场力量势均力敌、不相上下的领域,若是简单凭借出于“公益心”来加强政府管理,局限于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增加执法检查的频率,加大惩罚金额额度,却忽视政府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公众参与的法治化、便捷性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加强监管,只不过抬高了市场力量拉拢腐蚀政府监管部门的成本,加强监管甚至成为利用社会心理和法律法规手段扩张部门利益的义正词严、冠冕堂皇的借口。在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共同面对一个不断扩张的市场时,必须在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法治严明的环境中加强监管。否则,我们就会出现“事故频发—加强监管—监管制度苛严—监管环境更加封闭—事故隐患更加难以暴露—出现更加严重的事故”的恶性循环。加强监管,就会沦为加强监管者权力,就会流于拉长监管链条,就会停步于监管者内部的监管文件、会议、汇报和检查。监管的结果就局限于为监管体系内部掌握,少数人掌握。监管的真实性、完整性、公正性会受到质疑。否则,怎么会出现,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圳舞王歌舞厅都榜上无名?因为,监管者排除了对无照经营企业的查处。而无照经营方式成为发达地区非法生产企业帮助监管机构回避和逃脱监管职责的一种制度安排,也就不足为奇。
  企业和社会管制部门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只强调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而忽视政府的监管责任,这对矛盾还是无法解决。从南丹矿难、松花江污染事件以来,社会各界对“企业是安全生产事故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可谓充分理解了。2006年,发改委等三部委印发了《关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的指导意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了规范。但是对政府的监管责任,尤其是日常监管责任,还缺乏法规规范。通过一些部委网站,我们发现,中央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更多地是被拿去添置计算机系统、人员培训,而相应的法治化建设和群众参与机制、行业协会参与机制却只字未提。猫抓不到老鼠,并不是因为硬件装备跟不上,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强化管制者与违法违规者之间的“天敌”关系,强化对这种对立关系的社会性监督。
  
  问责风暴对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启示
  
  目前的问责制有很大缺陷。首先是管理手段超越了管理目的,罚款、检查超越了查疑、补漏,寓管理于牌照发放之中,寓管理于资格审查之中,寓管理于管制者内部“一手遮天”之中。问责文化停留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在整个政府活动全过程扎根。
  但是,9月份的问责风暴,突出的意义是,一方面强调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官员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说明中央正在从传统的重视企业这一安全生产主体,转移到重视政府部门这一监管主体上来。若能以此为突破口和契机,理顺对监管主体的责任、义务、权力对应关系,将监管者放置于公众参与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就能超越单纯的就事论事的官员问责,逐步走出管制困境。当然,连续19名高官的落马,必然也会带来很强的官场冲击波,会让官员心中形成一种问责预期,那就是,出多大的事就会有相应多大的官被免职。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的行政意识,必然会在官员头脑中打下印迹。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一方面,这指出了人民监督、公众参与对保障政府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的必要性、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对当前人民参与政府监督条件的担忧。就政府管制活动而言,管制的体制变革,影响百姓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直接影响民生状况;管制文化的创新,直接影响民间创业和财富积累的积极性,间接影响民生状况;管制理念的现代化直接影响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外部力量的聚集。总之,管制理念的变革也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创新的新挑战。改变不合时宜的政府管制,为市场发育提供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也正成为民营企业当前极其重要的利益诉求。
  加强监管,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权力对市场秩序的干预力度和范围的加深和扩张,而是需要一个监管成本与监管效果的适当权衡。政务公开与群众监督举报、公众参与相结合,应该成为创新政府管制文化,提高政府管制效率的重要突破口。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两大支柱是行政程序的公开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在行政内容公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开始生效;在行政过程公开方面,2008年10月1日通过首部地方性行政程序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这些法律都为创新政府管制文化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对政府而言,法不授权皆禁止,对公民而言,法不禁止则自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在资讯发达的信息社会,走出管制困境的低成本方式,就是政务公开、监管公开、公众参与。
其他文献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原定去年9月上旬访美,因美国南部新奥尔良市突发大水的干扰而延后。今年4月18日终于成行。他先抵达了美国波音公司和微软公司所在地的西雅图市停留两日,再继续东行,前往美国首府华盛顿完成了后两天的行程。  胡主席在西雅图的访问日程紧凑,十分顺利。他也专门安排了和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们的会见和合影。笔者有幸列席其中,参加盛会。     “自顾优先”     这次胡主席的访美,行程短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很接近小说的童话。说它“接近小说”,是因为文章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心照不宣的谎言,其讽刺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童话的道德教化价值;并且,文章也具备了小说情节(冲突)的要素。  作为传统篇目,本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传统的小说情节理论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对文本解读多流于泛泛,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笔者运用孙绍振先生的小
长期以来,美国是东亚上空翻云覆雨的天外飞仙,中日韩三国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不及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关系,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4月中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韩日两国短短4天的访问,就掀开了东亚区域“新三国志”的冰山一角。    集体战略调整期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中日韩三国就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期。在安倍访华改善中日关系的同时,原本和睦的中韩关系却遭遇一连串寒流的冲击。相对稳定的还
这次韩国国会选举中,认为“自己被李明博骗了”的朴槿惠授意在党内公荐中落选的亲朴人士退党另组联盟参选,结果大胜。而李明博的核心亲信幕僚以及最大在野党统一民主党的领袖人物纷纷落选,使得韩国国会今后一段时间将呈现“朝朝对决”的局面。    2月25日,李明博就任韩国第17届总统后,4月9日的第18届韩国国会选举就成了韩国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在通过总统选举结束进步左派政府10年执政后,李明博此刻需要一
奥运安保难题    宠物、妓女和可能的抗议者看来都得自求多福了。为了确保奥运会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意外和尴尬,中国当局已经决定对上述几种人和动物严加关注。  没有人可以忽略北京奥运的安保问题。全球范围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以及多位外国领导人会来参会的事实,让北京的相关当局别无选择,只有采取越来越严厉的安保措施。但是,过分的压制——从政治抗议到乞讨者——只会剥夺人们观看比赛的热情,因为奥运毕竟只是一场
《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创作完成标志着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真正确立。与之前几度退隐又几度入仕不同,在“彭泽辞令”之后,陶潜正式告别劳心役形的官场,归入心中期许已久、安闲静逸的田园。对“仕”与“隐”的困惑不定在此时完成了最终选择,潜心山川与躬耕陇亩成为陶渊明之后人生的全部要素。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既是陶渊明同仕宦生涯的断绝信,同时也是其归入田园人生的宣言书。正因如此,《归去来兮辞》集中体现了陶的隐逸精神。
数年前,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的第73届国际刑警组织大会上,来自南非的一名警官跨过了这个星球历史上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歧视和不平等,以高票当选新一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  他叫杰基·塞莱比,南非国家警察总监。南非在自人种族主义集团统治时期曾残酷推行种族隔离政策,而塞莱比是第一个担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的非洲黑人,他的当选,结束了该组织自创办以来70载由西方国家轮流主管的历史。在坎昆大会
香港这个春节打破了两项纪录。  一是天文台连续26天发出“寒冷天气警告”(气温在12℃或以下),是1999年设立这种警告以来最长的,更是40年来历时最长的寒流。二是有报纸连续近20天用艺人陈冠希与女伴自拍的床照上头条,刷新记忆中同一事件占用头条为时最长的记录。  但天气记录是客观的,有数据可循;用哪条新闻上头条是媒体的选择;可以很主观。“世界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号称“All the news t
千年问题的07表征    民生是中国的千年问题。  从秦皇汉武开始,民生问题就一直是中国朝代兴衰的核心。勃兴之间,民生为大。这是中国5000来的历史经验。到了近代,民生问题正式成为严肃的政治问题,它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之一。从1978年起,邓小平以“不争论”的姿态把经济和民生放到了中国舞台的最前沿。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    可是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此,当中
经济展到今天,城乡一体化已经有了现实动力,而且政府有能力有义务来解决城乡一体化。    10月12日落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执政党中央全会,距改变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整整30年。中国再次把注意力放在农民身上。紧接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在北京召开,聚焦三中全会。  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全会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2020年前实现的目标,把提高农民地位作为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