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弘一法师的改过之法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g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过方能提高,自省方能进步。弘一法师对自我修养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将“改过自新”分解为“学、省、改”三个环节,“学”即“知善恶”,“省”即“自省察”,“改”即“改过失”,落在实践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更有十训需注意: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指明尚未发现的过错,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
  2.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慎独是说我们凡夫俗子的所作所为,起心动念,佛菩萨乃至鬼神等,都在暗中尽知尽见,我们若能时时这样想,便不敢再胡作非为了。真正的品行在于无人在场、无人监督和有人在场、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区别,若能时刻严以律己,便是真正君子。
  3.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所谓宽厚就是待人接物要怀真诚心,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成为一个真实厚道的人。忠厚是中华美德,老实人,天不欺。
  4.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人不要贪人便宜,要学会吃亏。从表面上看,人吃了亏是受了损失,其实质是人因吃亏而增长了智慧,扩展了自己的心胸。吃亏是福,吃一堑多一智,这也是弘一大师对吃亏二字的理解。
  5.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弘一大师认为,对于改过之人来说,寡言最为重要。人间的灾祸往往从多言中来,言多不如言少,言少不如言好。少言可以免去许多人间祸患。因此古人劝人要谨言慎行,这样可以避灾免祸。
  6.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古话说:“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说别人是非的人,常常是那些挑拨离间的人,他们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气氛,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弘一大师在讲说自己不说人过的观点时,常以古人之语作论据,如举孔子所云,即是说对人应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宽容。
  7.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文”在此是掩饰的意思。自己有了过错,不知改过,反而极力掩饰过错,甚至推卸责任。这样做的人就是有私心和心怀奸诈的表现。唯有不去掩饰自己的过错,才可能知错必改,最终可少犯错误。
  8.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对于得罪别人之处,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不是,如果过错是自己有意无意中导致,我们要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忏悔前愆。切不可顾及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人活在世上,任何人都免不了被别人评论。这种评论或是批评或是赞叹。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别人对自己无端的诽谤。对于无中生有的诽谤,我们通常会不顾一切给予回击,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所以当别人对你无故中伤的时候,若能够置之不理,诽谤便自会熄灭。常言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于别人无中生有的诽谤,如果你不能认真对待,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
  10.不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贪、嗔、痴是众生难于祛除的三毒。嗔心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过患。人一旦有了嗔心,便会生起无明之火,若任其下去,很可能会惹出许多麻烦。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许多痛苦。因此嗔恨心也使人畏惧。
其他文献
【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老手艺】这是对一个时代的怀念,对一种质朴生活的怀念,更是对一种细致精专的生活态度的重新认知。  酒叫小吊,就是慢慢品尝的意思,我轻品了一小口,清茶夹杂着酒香,顺着喉咙流进胃,涌向肺,渗入每一根毛细血管,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却上心头。  ◎精专工艺  在农村,吊酒,这一古老的操作方法,还在延续。  实际上,酒是在灶上煮出来的,说煮酒,很合实情。煮酒前,拌过酒药的小麦,在一只大缸里
期刊
了凡先生,人如其名,他对世间凡人修身立命的感悟,于轻笺素卷之中娓娓道来,四章承百家精典之言,墨香隽永,文字如星,指照心路,故事简短而意味深长。了凡先生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又说,“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还说“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让
期刊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同为咳嗽,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干咳无痰,有的咳嗽痰黄,有的伴有咽痒咽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解决。  ◎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症,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
期刊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与大臣探讨历代盛衰兴亡的原因,也经常谈到用人的问题。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魏征完全认同唐太宗的看法,他进一步补充说:“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魏征此言,一语道破古今明君用人的奥秘,可谓总结历代用人经验的概括性论断。  ◎吴起杀妻求将惹非议  《资治通鉴》记载,“吴起
期刊
◎修己:古代儒商的学养之路  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功课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儒商呢?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儒商也是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学习“经”,“经”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它讲的是自然规律、讲的是生命的规律。通过学习生命和自然规律,掌握了趋势,就好像我们卖股票一样,如果掌握了趋势,知道了什么时间涨什么时间跌,那炒股就非常顺手。我
期刊
几千年前,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门楣上写道:“认识你自己”,提醒人们,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这句睿智的话直到现在,还留在那里,成为警醒世人的一句著名箴言。可是直到现在,人类仍然难做到这一点。  名著《荆棘鸟》中也有相似的话:“每一个男人,每一个女人,都不会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身。”因为不晓得自己究竟是怎样的,所以,才在世界不断的搜寻,用外物拼凑相似的自身,却是越寻越远。  那么,就在心里放一面镜子
期刊
那就是从前的你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风,月亮照在水面上,艾子感到十分惬意,坐在船头毫无睡意。忽然,艾子听到有哭声,他感到十分奇怪,这周围空荡荡的,并无其他什么人。艾子仔细聆听,原来,声音是从水底下传来的,伴着哭泣声,还有阵阵说话声。  艾子清楚地听到一个声音说:“小兄弟,你听说了吗?龙王昨天传出命令,水族中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修身正己立德一直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官德文化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围绕“人与修身立德”而展开的,换句话说,修身正己立德就是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以儒家思想为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孤,必有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
期刊
“命由我造,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  当苦于自身的命运不济,当日积月累的身心困苦无法释然,当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踯躅不前,当结束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时,
期刊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由于家境清贫,只得学医谋生。一次,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术的孔先生。孔先生说他本是读书做官的命,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