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顺阿曲库铵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顺阿曲库铵神经肌肉传导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S组);L组于诱导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 mg/kg,然后以3 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术毕;S组给予相同容量的氯化钠注射液。记录并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顺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4个成串刺激(TOF)=0的时间]、肌松药恢复时间(TOF=3至TOF恢复为25%的时间)及肌松药维持时间(TOF=3至TOF恢复为50%的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顺阿曲库铵的平均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L组与S组肌松药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松药恢复时间和肌松药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组术中顺阿曲库铵的平均用量少于L组(P<0.05)。

结论

利多卡因不影响顺阿曲库铵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的起效时间,但能延长肌松效应维持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CT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可疑颈动脉体瘤,行超声及CT检查,并最终通过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患者。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超声、CT特征,并比较分析二者诊断颈动脉体瘤的差异。结果CT、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3.3%、80%、93.3%,特异性分别为100%、40%、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40%、8
目的研究术中控制性降压在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生化、炎症因子指标及病理切片情况。结果①实验组肝细胞形态、微血栓形成、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手术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对改善兔肝缺血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分级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丙泊酚浓度进行调控,研究组在NT分级指导下对丙泊酚浓度进行调控。比较两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并发症及用
目的探讨苄青霉素与米诺环素分别联合头孢曲松对二期梅毒患者临床治愈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及血清固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二期梅毒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分别在头孢曲松基础上给予苄青霉素与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皮损消退时间、治疗前后TRUST滴度水平、血清固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B组临床治愈率(93.85%比98.46%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MP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1)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原发灶、各类型转移灶组织(其中原发灶260例;淋巴结转移灶52例,肝转移灶7例,肺转移灶6例)和64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①EGFR蛋白在结直肠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5/64)和81.5%(212/2
目的探究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1年后观察,观察组治愈率为96.4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134例)及丙型肝炎后肝硬化(85例)住院患者共219例,采用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相乘交互作用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加交互作用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影响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χ2
目的分析对急性胰腺炎疾病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2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1,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2,将观察组2患者中30例合并感染者设为观察亚组3,7例无合并感染者设为观察亚组4。于入院第1、3、7天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T、TNF-α、I
目的分析有长期阿司匹林服药史的体检者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与瘀斑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中有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史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静脉采血后按压5~10 min,观察组静脉采血后按压15~20 min,评估按压后两组局部出血及瘀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局部出血及瘀斑100例,发生率为83.3%;观察组出现局部出血及瘀斑15例,发生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