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对策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资源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维系这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能造福于子孙后代,可见,合理保护森林资源十分重要。但现阶段,存在一些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这需要引起人类的反思。本文将先介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26-01
  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
  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较小,不及全球森林资源覆盖率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更小,所占比重只为0.15m2,达不到世界的人均占有面积,人均森林蓄积量也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森林资源可利用率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逐渐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大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破坏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恢复;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出台了相关保护林业资源的政策,开始建设生态林业,使林业产权、体制得到进一步革新与发展;还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发展林业资源,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森林资源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丰富,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森林资源增长速度较慢,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与文件,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一些地区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部分偏远地区对森林资源仍然是无人管理,只是一味地注重开发利用,长此以往,这并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在现阶段,一些单位和个人过于追求人工林的数量,不惜以牺牲天然林为代价,忽略了森林资源的质量,再加上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维护不合理,导致造林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尤其是得不到长效的利益,一些造林并没有注意到森林覆盖的总面积;另外,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会使得其质量低下,在抚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厂家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大面积砍伐经济林和珍贵林,使得它们迅速减少,而质量低下的资源留了下来,这大大降低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也不利于生态功能的发挥。
  2 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资源保护重视局部利益
  一些部门和地区只顾短期的经济利益发展,为了暂时的发展,变耕地、林地为建筑用地,胡乱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多数人员过量、集中开垦荒地,使得森林资源的生长得不到保障。
  2.2 森林资源的基础设施落后
  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不周,科技设备和手段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监控手段还较为传统,还未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也尚未建立起森林资源的信息资源系统,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监测效率低下,信息反馈不及时,也没有森林资源预控网络,导致一些森林险情难以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森林资源的质量。森林资源的保护机构执法手段需要提高,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而不是一刀切,这样會导致管理体系不切实际,需要改善和调整。
  2.3 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不够完善
  因为森林面积分布范围广,生长期较长,变化较快,需要建立起森林资源的档案管理,并形成体系,还要进行林地权管理等,当都形成一定体系后,再进行长远规划和整合管理。
  3 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对策
  3.1 科技发展林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化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中,也可以应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科技,并把其应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中,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以开发森林为主,这种模式为粗放型,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该被革新,因为这种行为不仅起不到保护森林的作用,而且收效甚微。所以,在新的保护森林体系中,我们应该注意革新传统技术,对林区实行大面积监控,比如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林区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通过图像信息展现给工作人员,当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时,需要先在林区中进行试点,而不是直接投入应用,有的技术可能并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如果试点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再进行推广。注意技术的使用要使每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2 调整林业发展结构
  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些森林保护规章,在这些政策规章中,调整林业结构的吁求越来越多,因为传统的森林资源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会破坏环境和资源,传统的模式为先发展后治理,这样的治理方式弊端较大,因为一些商家在开发后,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有可能忘记治理,治理林业资源毕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见效非常缓慢,这种治理方式确实存在弊端,一些人认识到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开发利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这两者,并不是一前一后进行,而是应该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措施,林业资源才会得到发展。比如在一些西部山区,这里山地众多,当地林业部门需要先进行实地考察,针对不同的地理特征分为不同的区域,在一些泥石流多发区域设立防护林带,在近河流的区域设立水源林区,在森林资源良好的区域设立经济生态林区,我们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要避免林业结构单一,一切措施都需要建立在因地制宜和保护当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将政策落到实处,在林业资源发展中做到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并举,这不仅有利于当代的经济发展,还能为以后人民的生活谋利益。
  3.3 加强防护措施
  对森林资源进行防护可谓是重中之重,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时,才会合理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尽量怀着一颗敬畏而又感恩的心,因为森林资源是我们生存家园的一部分,在开发和利用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因为如果行为不当,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惨重灾难。所以,森林资源的防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部门应该在村镇中成立调查(护林)队,定期到森林巡逻,加大森林法律法规宣传,做好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在必要时建立防护林带,做好防火措施。
  4 结束语
  总之,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保护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开发时做到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和开发,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红.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对策[J].现代园艺,2014(12):87~88.
  [2]张广海.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8):45~46.
  [3]孟范辉.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对策[J].北京农业,2014(24):78~79.
  收稿日期:2018-10-15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在阅读中要抓住文章中的精髓,抓住文章的各
摘 要:优质玉米具有营养丰富、品质好、绿色健康的特点,是现如今市场上消费者最为喜爱的玉米产品。优质玉米无公害种植具有特殊性和系统性,所以在生产管理方式上和普通玉米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栽培种植的技术不正确,会导致减产,所以对于优质玉米的种植,要进行科学无公害栽培才能够改善玉米的品质,提高优质玉米的产量。本文通过优质玉米的品种选择、如何选地和种植、田间管理,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如何进行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验研究为依据,从实验结果、提升产量的建议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为全面提高马铃薯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22-02  引 言 
摘 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十分重要,防疫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可以降低病害的出现频率,还可以为养殖户提供更良好、高效的防疫服务,给牧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24-01  引 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畜牧业的发
日记作为学生每天的记录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想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及培养就需要重视日记在其中起到的
摘 要:农作物种植存在极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资源、市场因素等众多方面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指导作用也日渐明显,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显得势在必行,循环周期逐渐缩短,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效率,有助于实现农作物增收,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 
法学作为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对其进行案例教学有利于完善法学课堂教学法,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法律课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也是响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即适用又广泛,它可以把有待学习和探究的新知识通过巧妙的的方法,转变为已学知识或已学技能进行处理,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