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与缝纫机
薛福连
说来有趣,电影的发明,竟然跟缝纫机大有关系。
电影的发明,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创作”。据统计,大约有100来个人曾对电影的发明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有20多人对电影的发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因为电影技术是综合性技术,没有各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是不可能发明的。
到了1894年夏天,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电影已是成熟的胎儿,即将诞生。然而,这时有一个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原来,放映电影时,影片不能像传送带那样不停地经过放映机的片门,而应是一动、一停、一动、一停地经过片门。如果让影片不停地经过片门,那么在银幕上就什么都看不清楚;只有让影片作一动一停的间歇运动,即在影片运动的时候用遮片遮住片门,影片不动的时候打开片门,形象才能清晰连贯地投射到银幕上去。电影的放映速度是每秒钟24张画面(指有声电影)。也就是说,必须在每秒钟内使影片在经过片门时动24次,停24次。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许多人束手无策,就连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难题。那这道难题是谁解决的呢?是法国科学家卢米埃尔兄弟——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弟弟路易·卢米埃尔。更确切地说,其中的关键问题主要是路易解决的。
路易是个爱动脑筋的年轻人,当时只有30岁。正当他哥哥奥古斯特搞了一个又一个设计方案都失败了的时候,路易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过,路易的思路很广,常常能触类旁通,作出许多发明。
一天深夜,路易放下手头的设计图,摆弄起缝纫机来了。这是因为他联想到,用缝纫机缝衣服时,衣料不正是在作一动一停的间歇运动吗:当缝纫机针插进布里时,衣料不动;当缝纫机针缝好一针,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向前挪动了一下。然后,又是停一动一停一动……
路易由此受到启发,并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哥哥:“问题在于用一个作用类似缝纫机上的压脚样的机械所产生的运动来拉动片带;当这个牵引机件再次上升的时候,尖爪便在下端退出洞孔,而使片带静止不动。”
就这样,普普通通的缝纫机帮助科学家解决了电影机械中的难题,使电影终于在1895年正式诞生。其实别瞧不起你周围许许多多像缝纫机那样普通的东西。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它们会给你有益的启示。
明朝发明“装甲战车”
黄祯翔 黄建东
明崇祯十四年(1641),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破洛阳,可是在围攻开封府时遇到劲敌死守,久攻不下,只得撤军。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部再围开封城,仍然是久攻不下,农民军死伤惨重,成坚峙之势,这种战局是十分罕见的。
原来,开封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河南军事重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大城市之一。当时有内外城三重,城墙修筑十分坚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在李自成头次围攻开封时,就亲自率领士兵“屡与贼寇血战,而叙功以知县”的贡生出身的李元壂献策,用他设计的“装甲战车”冲出城外,连结成夹道“车营”,以接应河北援军粮食入城。得到周王朱恭枵赞许,下令按此计谋作接应准备。
原来,李光壂在开封被围困前就发明并试制成功一辆火器与坚盾结合的“装甲战车”,用于冲锋不怕枪弹箭羽。当时由火器名家、推官黄澍和河南巡抚高名衡通过演习检验合格后,为适应作战需要,下令制造了1200辆李光壂设计的“装甲战车”。清初学者郑廉著《豫变纪略》对此战车有详细记载。
从史料记载所知李光壂创新的“装甲战车”集火器(大炮、鸟铳)与盾甲(三寸厚榆柳板)于一身,大炮射远敌,鸟铳射近敌,板上五六小孔用于射击手窥伺敌人目标,适时瞄准射击,其榆柳厚板可以防预枪弹箭羽,战车的动力是由四人推行前进。如果将“榆柳板厚三寸者”换成钢板,把“四人推车”改成机械动力,岂不是一辆类似现代的轮胎式装甲车么。由此看来,它着实可看作现今“坦克”的雏型。遗憾的是随着明朝的灭亡,国人就没有在李光墼发明“装甲战车”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却让英国随军记者欧内斯特·斯温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索姆河战役中发明了一种新型履带式坦克。两者相比,这发明岂不是“咫尺之谣”么。
薛福连
说来有趣,电影的发明,竟然跟缝纫机大有关系。
电影的发明,是名副其实的“集体创作”。据统计,大约有100来个人曾对电影的发明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有20多人对电影的发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因为电影技术是综合性技术,没有各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是不可能发明的。
到了1894年夏天,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电影已是成熟的胎儿,即将诞生。然而,这时有一个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原来,放映电影时,影片不能像传送带那样不停地经过放映机的片门,而应是一动、一停、一动、一停地经过片门。如果让影片不停地经过片门,那么在银幕上就什么都看不清楚;只有让影片作一动一停的间歇运动,即在影片运动的时候用遮片遮住片门,影片不动的时候打开片门,形象才能清晰连贯地投射到银幕上去。电影的放映速度是每秒钟24张画面(指有声电影)。也就是说,必须在每秒钟内使影片在经过片门时动24次,停24次。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许多人束手无策,就连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难题。那这道难题是谁解决的呢?是法国科学家卢米埃尔兄弟——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弟弟路易·卢米埃尔。更确切地说,其中的关键问题主要是路易解决的。
路易是个爱动脑筋的年轻人,当时只有30岁。正当他哥哥奥古斯特搞了一个又一个设计方案都失败了的时候,路易也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不过,路易的思路很广,常常能触类旁通,作出许多发明。
一天深夜,路易放下手头的设计图,摆弄起缝纫机来了。这是因为他联想到,用缝纫机缝衣服时,衣料不正是在作一动一停的间歇运动吗:当缝纫机针插进布里时,衣料不动;当缝纫机针缝好一针,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向前挪动了一下。然后,又是停一动一停一动……
路易由此受到启发,并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哥哥:“问题在于用一个作用类似缝纫机上的压脚样的机械所产生的运动来拉动片带;当这个牵引机件再次上升的时候,尖爪便在下端退出洞孔,而使片带静止不动。”
就这样,普普通通的缝纫机帮助科学家解决了电影机械中的难题,使电影终于在1895年正式诞生。其实别瞧不起你周围许许多多像缝纫机那样普通的东西。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它们会给你有益的启示。
明朝发明“装甲战车”
黄祯翔 黄建东
明崇祯十四年(1641),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破洛阳,可是在围攻开封府时遇到劲敌死守,久攻不下,只得撤军。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部再围开封城,仍然是久攻不下,农民军死伤惨重,成坚峙之势,这种战局是十分罕见的。
原来,开封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是河南军事重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大城市之一。当时有内外城三重,城墙修筑十分坚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在李自成头次围攻开封时,就亲自率领士兵“屡与贼寇血战,而叙功以知县”的贡生出身的李元壂献策,用他设计的“装甲战车”冲出城外,连结成夹道“车营”,以接应河北援军粮食入城。得到周王朱恭枵赞许,下令按此计谋作接应准备。
原来,李光壂在开封被围困前就发明并试制成功一辆火器与坚盾结合的“装甲战车”,用于冲锋不怕枪弹箭羽。当时由火器名家、推官黄澍和河南巡抚高名衡通过演习检验合格后,为适应作战需要,下令制造了1200辆李光壂设计的“装甲战车”。清初学者郑廉著《豫变纪略》对此战车有详细记载。
从史料记载所知李光壂创新的“装甲战车”集火器(大炮、鸟铳)与盾甲(三寸厚榆柳板)于一身,大炮射远敌,鸟铳射近敌,板上五六小孔用于射击手窥伺敌人目标,适时瞄准射击,其榆柳厚板可以防预枪弹箭羽,战车的动力是由四人推行前进。如果将“榆柳板厚三寸者”换成钢板,把“四人推车”改成机械动力,岂不是一辆类似现代的轮胎式装甲车么。由此看来,它着实可看作现今“坦克”的雏型。遗憾的是随着明朝的灭亡,国人就没有在李光墼发明“装甲战车”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却让英国随军记者欧内斯特·斯温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索姆河战役中发明了一种新型履带式坦克。两者相比,这发明岂不是“咫尺之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