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博弈背后的“经济账”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政策、机制如何发挥“导向效应”、“洼地效应”,也就成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基于国家整体国土资源优化开发利用的原则,打破现有行政管理的局限性。国家正在组织专家进行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各省对此都高度关注。然而,由于主体功能区一旦划定,将对各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新的规制条件,直接影响相应区域的产业选择、技术经济范式选择和经济增长速度,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面临一系列考验。从经济学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
  
  主体功能区政策是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据国家总体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原则而制定的;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已经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来的,其基本准则是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来说,是以“内部”利益损失生产“外部效益”。这就意味着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使一些地区失去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经济的权利。例如,为了保证水质和向其他地区的供水量,向城市和重点发展区域供水的大型水源地区和流域的本地用水量将被限制,污水排放的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这必将使水源地区的经济增长受限,失去很多发展机会。
  从这一角度来说,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每个地区都希望进入重点开发行列,从而获得发展的机会。为了使国家国土资源在整体上达到优化开发,一些地区必须放弃发展机会。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新重点强调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涵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对不同区域发展机会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必须得到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和居民的认同,才有可能使规划得到落实。
  
  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平的基本内涵是机会均等。但是,主体功能规划恰恰是规定了不同生态功能的地区要进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相对于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而言,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了。这就产生了“不公平”。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该对这些区域的居民进行补偿。因为在目前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体系下,尤其是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在对区域经济运行施加主体功能限制之后,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资源开发受控、产业发展受限,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居民发展经济的机会都会受到制约,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在对其他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做出贡献的同时,因为发展机会的减少,个人收入受到影响,基于地方财政收入而形成的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享受也受到影响。这与目前提倡的协调地区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地区利益均衡和公平发展的原则。
   因此,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中央政府如何向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提供因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建立对这两类区域的生态环境补偿和公共服务损失补偿机制,以弥补为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生态产品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产生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在生态补偿和公共服务补偿机制下,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特性是,以生态环境功能保护为目标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落后,仅仅靠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实现发展机会损失带来的经济差距,还必须辅以其他政策。例如,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向外流动实施鼓励和支持政策,实施对生态移民在就业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等等。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拓宽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的生产边界
  
  对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所实施的控制政策,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总体规模的控制和对特定类型产业发展的限制。但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可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某些污染型产业的生产边界条件,从而扩大禁止和限制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容量。例如,在城市水源供给区域内,通过现代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实现“零排放”,就可以使这两类区域的经济发展容量增大。但是,发展现代循环经济需要建立跨行业的企业网络,需要较大的投资规模,需要综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这将超过当地投资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中央政府和其他发达区域应该通过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的方式,支援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扩大生产边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主体功能区要承担不同责任
  
  国家主体功能分区是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划分的。地方政府是落实主体功能区的直接行为主体。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还具有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功能和责任,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落实主体功能区方面具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跨行政区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协调职能,负责国家级功能区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或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则应在落实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本地经济。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通过加速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内集聚等途径,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向外转移人口,从而降低这两类地区发展经济的压力。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主体功能分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以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为目标的,必须由政府强力推进和规制。但是,政府机构应该通过立法、规制等途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避免过度使用行政干预的办法。尤其是要在两类区域内的生态建设领域引入市场机制,通过自然生态建设的产权制度创设,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对人类的服务价值的途径,增加收入水平,提升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动员发达地区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其他文献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高职高专工程管理类、工程技术类、工程造价类的核心课程,其开设对于高职学生及时接触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最新知识和操作实务,培养他们进
评述由头新官上任,总让人们充满诸多期待。对于新官自身来说,也希望自己能够大有作为,带来一番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于是,新官上任要烧出“三把火”,从古至今似乎成了惯例。然而,近期
现场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探讨了现场施工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问题、材料管理问题、工程组织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和人员管理问题,并针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淅川段渠道施工介绍膨胀±开挖与防护的施工方法。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路桥施工数量增多,但是目前我国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本文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裂缝问题入手,提出
对一名领导干部而言,读书要经、史、子、集兼容并包,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从工作而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而从读书来说,“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只有邃密群科,博览百家,纵览尽古今,横看遍中外,我们才可对世界形成整体而系统的认识;而只有形成对世界整体而系统的认识,我们才有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鉴于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矛盾日益显现。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如何有效利用“减压阀”与“灭火器”,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历久弥新的基本政治单元    “(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  ——《史记·秦本纪》  一行史诗、寥寥数字,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初设县制,用于对战争中所征服的偏远地域实施有效的政治、军事管控权。这位擅于征战的贵族君主在十年之后逝去,但随后的漫长岁月里,连年不绝的战争让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君王亟需一种社会动员能力最大化、物质资源利用能力最大化的政治体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
8月15日上午,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纠纷问题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中国法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