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甲氰咪胍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临床表现典型且无明显并发症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40例加用甲氰咪胍0.1~0.2g/次,2次/日静滴,疗程5~7天。结果:使用甲氰咪胍的患儿,腮腺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也较快,且病程明显缩短。结论:甲氰咪胍对肿胀的腮腺有明显消肿作用,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疗效,有抗病毒作用。
关键词 小儿 腮腺炎 甲氰咪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99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行呼吸道传染病,四季都可流行,以冬春季为高峰,以年长儿和青少年发病者为多,<2岁婴幼儿少见。85%病例发生于5~15岁,往往在幼儿园、小学形成流行。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1]。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可无腮腺肿大。甲氰咪胍(CMD)是一种H2受体阻断剂,主要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卓-艾二氏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进展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新的用途不断发现,临床上应用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收治的80例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其中3~6岁4例,~9岁27例,~13岁9例。常规治疗加甲氰咪胍治疗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其中3~6岁5例,~9岁26例,~13岁9例,两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基本一致,发病天数1~2天,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及检查:两组患儿均表现为发热、腮腺胀痛,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下颌角和乳突之间陷窝消失,边缘不清,腮腺局部表面发热、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单侧胀痛19例(23.75%),双侧胀痛61例(76.25%),并发扁桃体肿大Ⅱ度以上42例(52.5%),下颌淋巴结肿大30例(37.5%),低热45例(56.25%),中度发热26例(32.5%),高热9例(11.25%)。实验室检查:入院时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减低并淋巴细胞增高56例(70%),白细胞计数增高并中性粒细胞增高24例(30%),血、尿淀粉酶增高80例(100%)。
治疗方法:80例全部采用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退。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根据进食水情况适当增减补液量。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中、高度发热患儿给予口服扑热息痛或退热栓降温,再结合物理降温;局部肿痛明显者,可外敷仙人掌。全部病例均给予头孢唑啉钠注射液100mg/(kg•日),2次/日静滴,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日),1次/日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注射液0.1~0.2g/次,2次/日静滴,疗程5~7天。
结 果
两组患儿腮腺肿胀明显减轻及退热时间比较,见表1。
讨 论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患者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多发病,是由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唾液腺细胞所致,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侵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然后增殖后的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受病毒侵袭后,部分腺泡细胞及腺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或坏死、碎解、炎性细胞侵润及炎症介质释放,渗出增加,出现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腺体内分泌酶返流入血[2]。本组病例使用甲氰咪胍组的患儿腮腺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也较快,表明甲氰咪胍对肿胀的腮腺有明显消肿作用,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甲氰咪胍阻碍了组胺介质进一步发挥作用,渗出减少,水肿很快消退,疼痛缓解。本组病例中,未出现甲氰咪胍不良反应,其中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考虑可能是由于口服退热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在使用甲氰咪胍后均明显缓解,可能与其抑制胃酸分泌有关。此外,甲氰咪胍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减轻病毒及其毒素对人体直接损害。本组资料表明,甲氰咪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在退热、消肿、止痛、淀粉酶的恢复、缩短疗程等方面起到显著治疗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6-228.
2 刘树刚,马玲.甲氰咪胍佐治流行性腮腺炎34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2(12):749.
关键词 小儿 腮腺炎 甲氰咪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99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行呼吸道传染病,四季都可流行,以冬春季为高峰,以年长儿和青少年发病者为多,<2岁婴幼儿少见。85%病例发生于5~15岁,往往在幼儿园、小学形成流行。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1]。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可无腮腺肿大。甲氰咪胍(CMD)是一种H2受体阻断剂,主要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卓-艾二氏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进展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新的用途不断发现,临床上应用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将收治的80例被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其中3~6岁4例,~9岁27例,~13岁9例。常规治疗加甲氰咪胍治疗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其中3~6岁5例,~9岁26例,~13岁9例,两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基本一致,发病天数1~2天,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及检查:两组患儿均表现为发热、腮腺胀痛,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下颌角和乳突之间陷窝消失,边缘不清,腮腺局部表面发热、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单侧胀痛19例(23.75%),双侧胀痛61例(76.25%),并发扁桃体肿大Ⅱ度以上42例(52.5%),下颌淋巴结肿大30例(37.5%),低热45例(56.25%),中度发热26例(32.5%),高热9例(11.25%)。实验室检查:入院时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减低并淋巴细胞增高56例(70%),白细胞计数增高并中性粒细胞增高24例(30%),血、尿淀粉酶增高80例(100%)。
治疗方法:80例全部采用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退。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根据进食水情况适当增减补液量。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中、高度发热患儿给予口服扑热息痛或退热栓降温,再结合物理降温;局部肿痛明显者,可外敷仙人掌。全部病例均给予头孢唑啉钠注射液100mg/(kg•日),2次/日静滴,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日),1次/日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注射液0.1~0.2g/次,2次/日静滴,疗程5~7天。
结 果
两组患儿腮腺肿胀明显减轻及退热时间比较,见表1。
讨 论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患者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多发病,是由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唾液腺细胞所致,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侵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然后增殖后的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受病毒侵袭后,部分腺泡细胞及腺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或坏死、碎解、炎性细胞侵润及炎症介质释放,渗出增加,出现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腺体内分泌酶返流入血[2]。本组病例使用甲氰咪胍组的患儿腮腺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也较快,表明甲氰咪胍对肿胀的腮腺有明显消肿作用,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甲氰咪胍阻碍了组胺介质进一步发挥作用,渗出减少,水肿很快消退,疼痛缓解。本组病例中,未出现甲氰咪胍不良反应,其中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考虑可能是由于口服退热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在使用甲氰咪胍后均明显缓解,可能与其抑制胃酸分泌有关。此外,甲氰咪胍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减轻病毒及其毒素对人体直接损害。本组资料表明,甲氰咪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在退热、消肿、止痛、淀粉酶的恢复、缩短疗程等方面起到显著治疗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6-228.
2 刘树刚,马玲.甲氰咪胍佐治流行性腮腺炎34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2(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