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白粉病
由一种瓜类单丝壳菌的真菌引起,可侵染多种瓜类植物。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出现时,白粉病极易流行。如若疏于防范,掉以轻心或延误喷药,往往几天之内瓜叶就会布满白粉,叶色变黄,长势衰弱。
防治方法:白粉病除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外,喷药一定要及时,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立即喷药防治,每5~6天喷一次。可选用40%灭病威7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或采用粉锈星或绿乳铜。喷药时叶面叶背均需喷到,尤其是叶背部位。
2.霜霉病
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后期病斑干枯易破。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蔓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除顶端新叶外,全株大部分叶片枯死,病田一片枯黄,瓜瘦质劣,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在发病初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可选用53%雷多米尔6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喷雾,或选用克露或霜炭清;枯萎病,苦瓜老产区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利于此病发生和蔓延。选用10%双效灵水剂20倍液或30%DT杀菌剂350倍液或50%多菌灵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5kg,隔6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幼虫蛀入苦瓜内,具有杂食性、暴发性、繁殖力强的特点,幼虫有低龄群集为害,高龄分散取食的特点,取食活动从21时开始迅速加强,凌晨5时最盛,次日9时基本停止。
防治方法:诱杀成幼虫。取胡萝卜、红薯、豆饼的发酵液加少许糖和敌百虫诱杀成虫。用花生麸或黄豆粉炒熟作饵料,每2.5kg饵料加入90%敌百虫50g再混25g万灵粉,傍晚将毒饵放入田中,每隔1m用2汤匙毒饵放一小堆,幼虫爬出取食中毒倒毙;加强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捉群集幼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剂防治。用1500倍液抑太保混2000倍液的高效灭百可,或阿维菌素混高效灭百可再混BT,或采用功夫5mL混库龙10mL对水15kg喷雾。施药时间选择傍晚进行,若阴雨天,早上喷药效果亦好。
4.瓜实蝇
幼虫孵化后钻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质,内有蛆虫蠕动,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瓜畸形下陷,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诱杀成虫,可将香蕉皮用敌百虫浸后悬挂在瓜棚下,也可用番薯煮熟发酵加敌百虫和少许香精用容器盛装悬挂棚内,每亩放20个点,每点约放25g,可诱杀成虫;清除烂瓜。深埋或投入水塘;纸袋套瓜。虫害发生重时,采用纸袋套瓜保护,防止成虫刺瓜产卵;药剂防治。采用药剂中午或傍晚喷杀成虫,可选用40%农斯特2000倍液或4.5%阿锐宝1500倍液或乐斯本,4天喷一次,连喷3~4次。
5.猝倒病
育苗畦中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用苗计划。猝倒病的病原为真菌中藻状菌的腐霉和疫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由卵孢子和孢子囊从苗基部侵染发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一年以上。种子在出土前被侵染发病时,则造成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产出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茎收缩成线状而倒伏,在子叶以下,出现卡脖子现象。倒伏的幼苗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地面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轻者局部死苗,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发病条件:腐霉菌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16℃,疫霉菌为16℃~20℃,一般在苗床低温、高湿时最易发病,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幼苗常发病。通常是苗床管理不善、漏雨或灌水过多,保温不良,造成床内低温潮湿时,病害发展快。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水源方便,旱能灌、涝能排,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作育苗床,床土要及早翻晒,施用的农家肥要腐熟、均匀,床面要平整,无大土粒,播种前提早覆盖,提高床温到20℃以上;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抗性。幼苗出土后进行中耕松土,特别在阴雨低温天气时,要重视中耕,以减轻床内湿度,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连续阴雨后转晴时,应加强放风,中午可用遮阳网遮荫,以防烤苗或幼苗萎蔫。如果发现有病株,要立即拔除烧毁,并在病穴撒石灰或草木灰消毒;实行苗床轮作。用前茬为叶菜类的阳畦或苗床培育苦瓜苗。旧苗床或常发病的地畦,要换床土或改建新苗床,否则要进行床土消毒保苗。方法是:按用甲基托布津、苯来特或苯并咪唑5g/m2,和50倍干细土拌匀,撒在床面上。也可用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或代森锌)各25g,掺在半潮细土50kg中拌成药土,在播种时下垫上盖,有一定保苗效果;喷药防治。当幼苗已发病后,为控制其蔓延,可用铜铵合剂防治,即用硫酸铜1份、碳酸铵2份,磨成粉末混合,放在密闭容器内封存24小时,每次取出铜铵合剂50g冲清水12.5L,喷洒床面。也可用硫酸铜粉2份、硫酸铵15份、石灰3份,混合后放在容器内密闭24小时,使用时每50g对水20L,喷洒畦面,每7~10天喷一次。
6.疫病
本病在苦瓜、冬瓜、节瓜、南瓜上都可为害,尤其苦瓜疫病近年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在苦瓜将成熟时,突然发病烂瓜,造成损失大。苦瓜疫病的病原属真菌中的藻状苗,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苦瓜种子也能带菌,第二年育苗时直接侵染幼苗。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浇水、雨溅、空气流动等传播蔓延。主要危害果实,一般先在接触地面或靠近地面部分发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稍凹陷,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绵状霉,病瓜腐烂发臭,叶上病斑黄褐色,受潮后长出白霉并腐烂,蔓上病菌开始为暗绿色,后扩大湿润变软,其上部枯萎。病原菌致病适温为27℃~31℃,通常在 7~9月间发生。前旱后雨或者果实进入成长期浇大水,土壤含水量突然增高,容易引起发病。在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块发病严重,地爬苦瓜比搭架苦瓜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地块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栽培苦瓜;实行轮作。对种苦瓜的地要求实行3~4年以上的瓜莱或瓜粮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根深叶茂,提高抗性。在瓜生长后期用草或砖瓦类物垫瓜或吊瓜,以免瓜直接接触地面,实行高垄(畦)栽培;适时浇水。雨季适当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涝,做到雨过地干;遇干旱及时浇水,浇水时严禁大水漫灌,并应在晴天下午或傍晚进行;消灭中心病株,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喷药防治。发病前喷洒1∶1∶25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700倍液。要求喷药周到、细致,所有叶片、果实及附近地面都要喷到,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7.枯萎病
主要为害苦瓜的根和根颈部。病原属真菌中的镰刀菌,以菌丝体、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病菌的生活力很强,能残存5~6年,种子、粪肥也可带菌。一般病菌从幼根及根部、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过灌水、雨水和昆虫都能传播。自幼苗到生长后期都能发病,尤以结瓜期发病最重。幼苗发病时,先在幼茎基部变黄褐色并收缩,然后子叶萎垂。成株发病时,茎基部水渍状腐烂缢缩,后发生纵裂,常流出胶质物,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干缩后成麻状。感病初期,表现为白天植株萎蔫,夜间又恢复正常,反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也有的在茎节部及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叶片从下向上变黄干枯,切开病茎,可见到维管束变褐色或腐烂,这是菌丝体侵入维管束组织分泌毒素,导致水分输送受阻,引起茎叶萎蔫,最后枯死。发病条件:病菌在4℃~38℃之间都能存活,但最适温度为28℃~32℃,土温达到24℃~32℃时发病最快。凡重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生施氮肥或肥料不腐熟,土壤呈酸性的地块,病害均重。病菌在土壤中能够存活10年以上。
防治方法:严格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注意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苦瓜;选用抗病品种,采种时必须从无病植株上留种瓜;播种前严格种子消毒,一般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采取科学管理方法。高垄栽培,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发病期间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拔除病株。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则连根带土铲除销毁,并撒石灰于病穴,防止扩散蔓延;药剂防治。在苦瓜生长期或发病初期可用70%托布津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植株根际土壤,灌药量为每株300mL左右。
由一种瓜类单丝壳菌的真菌引起,可侵染多种瓜类植物。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出现时,白粉病极易流行。如若疏于防范,掉以轻心或延误喷药,往往几天之内瓜叶就会布满白粉,叶色变黄,长势衰弱。
防治方法:白粉病除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外,喷药一定要及时,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立即喷药防治,每5~6天喷一次。可选用40%灭病威7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或采用粉锈星或绿乳铜。喷药时叶面叶背均需喷到,尤其是叶背部位。
2.霜霉病
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后期病斑干枯易破。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蔓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除顶端新叶外,全株大部分叶片枯死,病田一片枯黄,瓜瘦质劣,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在发病初期,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可选用53%雷多米尔6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喷雾,或选用克露或霜炭清;枯萎病,苦瓜老产区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利于此病发生和蔓延。选用10%双效灵水剂20倍液或30%DT杀菌剂350倍液或50%多菌灵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5kg,隔6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幼虫蛀入苦瓜内,具有杂食性、暴发性、繁殖力强的特点,幼虫有低龄群集为害,高龄分散取食的特点,取食活动从21时开始迅速加强,凌晨5时最盛,次日9时基本停止。
防治方法:诱杀成幼虫。取胡萝卜、红薯、豆饼的发酵液加少许糖和敌百虫诱杀成虫。用花生麸或黄豆粉炒熟作饵料,每2.5kg饵料加入90%敌百虫50g再混25g万灵粉,傍晚将毒饵放入田中,每隔1m用2汤匙毒饵放一小堆,幼虫爬出取食中毒倒毙;加强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捉群集幼虫,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剂防治。用1500倍液抑太保混2000倍液的高效灭百可,或阿维菌素混高效灭百可再混BT,或采用功夫5mL混库龙10mL对水15kg喷雾。施药时间选择傍晚进行,若阴雨天,早上喷药效果亦好。
4.瓜实蝇
幼虫孵化后钻入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质,内有蛆虫蠕动,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瓜畸形下陷,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诱杀成虫,可将香蕉皮用敌百虫浸后悬挂在瓜棚下,也可用番薯煮熟发酵加敌百虫和少许香精用容器盛装悬挂棚内,每亩放20个点,每点约放25g,可诱杀成虫;清除烂瓜。深埋或投入水塘;纸袋套瓜。虫害发生重时,采用纸袋套瓜保护,防止成虫刺瓜产卵;药剂防治。采用药剂中午或傍晚喷杀成虫,可选用40%农斯特2000倍液或4.5%阿锐宝1500倍液或乐斯本,4天喷一次,连喷3~4次。
5.猝倒病
育苗畦中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导致缺苗断垄,影响用苗计划。猝倒病的病原为真菌中藻状菌的腐霉和疫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由卵孢子和孢子囊从苗基部侵染发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一年以上。种子在出土前被侵染发病时,则造成烂种。幼苗发病,茎基部产出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茎收缩成线状而倒伏,在子叶以下,出现卡脖子现象。倒伏的幼苗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地面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轻者局部死苗,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发病条件:腐霉菌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16℃,疫霉菌为16℃~20℃,一般在苗床低温、高湿时最易发病,育苗期遇阴雨或下雪,幼苗常发病。通常是苗床管理不善、漏雨或灌水过多,保温不良,造成床内低温潮湿时,病害发展快。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水源方便,旱能灌、涝能排,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作育苗床,床土要及早翻晒,施用的农家肥要腐熟、均匀,床面要平整,无大土粒,播种前提早覆盖,提高床温到20℃以上;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抗性。幼苗出土后进行中耕松土,特别在阴雨低温天气时,要重视中耕,以减轻床内湿度,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连续阴雨后转晴时,应加强放风,中午可用遮阳网遮荫,以防烤苗或幼苗萎蔫。如果发现有病株,要立即拔除烧毁,并在病穴撒石灰或草木灰消毒;实行苗床轮作。用前茬为叶菜类的阳畦或苗床培育苦瓜苗。旧苗床或常发病的地畦,要换床土或改建新苗床,否则要进行床土消毒保苗。方法是:按用甲基托布津、苯来特或苯并咪唑5g/m2,和50倍干细土拌匀,撒在床面上。也可用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或代森锌)各25g,掺在半潮细土50kg中拌成药土,在播种时下垫上盖,有一定保苗效果;喷药防治。当幼苗已发病后,为控制其蔓延,可用铜铵合剂防治,即用硫酸铜1份、碳酸铵2份,磨成粉末混合,放在密闭容器内封存24小时,每次取出铜铵合剂50g冲清水12.5L,喷洒床面。也可用硫酸铜粉2份、硫酸铵15份、石灰3份,混合后放在容器内密闭24小时,使用时每50g对水20L,喷洒畦面,每7~10天喷一次。
6.疫病
本病在苦瓜、冬瓜、节瓜、南瓜上都可为害,尤其苦瓜疫病近年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在苦瓜将成熟时,突然发病烂瓜,造成损失大。苦瓜疫病的病原属真菌中的藻状苗,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苦瓜种子也能带菌,第二年育苗时直接侵染幼苗。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浇水、雨溅、空气流动等传播蔓延。主要危害果实,一般先在接触地面或靠近地面部分发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稍凹陷,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绵状霉,病瓜腐烂发臭,叶上病斑黄褐色,受潮后长出白霉并腐烂,蔓上病菌开始为暗绿色,后扩大湿润变软,其上部枯萎。病原菌致病适温为27℃~31℃,通常在 7~9月间发生。前旱后雨或者果实进入成长期浇大水,土壤含水量突然增高,容易引起发病。在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块发病严重,地爬苦瓜比搭架苦瓜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地块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栽培苦瓜;实行轮作。对种苦瓜的地要求实行3~4年以上的瓜莱或瓜粮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多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根深叶茂,提高抗性。在瓜生长后期用草或砖瓦类物垫瓜或吊瓜,以免瓜直接接触地面,实行高垄(畦)栽培;适时浇水。雨季适当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涝,做到雨过地干;遇干旱及时浇水,浇水时严禁大水漫灌,并应在晴天下午或傍晚进行;消灭中心病株,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喷药防治。发病前喷洒1∶1∶25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700倍液。要求喷药周到、细致,所有叶片、果实及附近地面都要喷到,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7.枯萎病
主要为害苦瓜的根和根颈部。病原属真菌中的镰刀菌,以菌丝体、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病菌的生活力很强,能残存5~6年,种子、粪肥也可带菌。一般病菌从幼根及根部、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过灌水、雨水和昆虫都能传播。自幼苗到生长后期都能发病,尤以结瓜期发病最重。幼苗发病时,先在幼茎基部变黄褐色并收缩,然后子叶萎垂。成株发病时,茎基部水渍状腐烂缢缩,后发生纵裂,常流出胶质物,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干缩后成麻状。感病初期,表现为白天植株萎蔫,夜间又恢复正常,反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也有的在茎节部及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叶片从下向上变黄干枯,切开病茎,可见到维管束变褐色或腐烂,这是菌丝体侵入维管束组织分泌毒素,导致水分输送受阻,引起茎叶萎蔫,最后枯死。发病条件:病菌在4℃~38℃之间都能存活,但最适温度为28℃~32℃,土温达到24℃~32℃时发病最快。凡重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生施氮肥或肥料不腐熟,土壤呈酸性的地块,病害均重。病菌在土壤中能够存活10年以上。
防治方法:严格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注意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苦瓜;选用抗病品种,采种时必须从无病植株上留种瓜;播种前严格种子消毒,一般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采取科学管理方法。高垄栽培,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发病期间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拔除病株。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则连根带土铲除销毁,并撒石灰于病穴,防止扩散蔓延;药剂防治。在苦瓜生长期或发病初期可用70%托布津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植株根际土壤,灌药量为每株300mL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