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同时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及预后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24例同时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MP-NSCLC)病例行生存分析,评估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1月至2013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依据Martini临床标准诊断的24例SMP-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术式、pT分期、pN分期、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情况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4例SMP-NSCLC病例均通过手术切除获得各病灶明确病理诊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其中单侧16例,双侧8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总体5年生存率43.1%,中位生存期47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肿瘤位于同侧或双侧不同组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肺切除或切除2个肺叶的患者预后较仅行单一肺叶切除、单一肺叶合并亚肺叶切除或多个亚肺叶切除患者差(P =0.023),多原发NSCLC均归为pT1期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包含pT1期以上NSCLC患者(P=0.000),存在pN1转移的患者预后较pN0患者差(P=0.006).多因素分析中,手术术式(P =0.010)、pN分期(P =0.012)、术后辅助治疗情况(P=0.018)是同时多原发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治疗同时多原发NSCLC效果满意,尽可能保留肺功能的手术术式、pN0、术后辅助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pT分期可能通过影响pN分期进而影响多原发NSCLC治疗预后。

其他文献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目前常用手工吻合和环形吻合器吻合,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各家报道不一.侧侧吻合是不同于手工吻合和吻合器吻合的一种新型吻合方法,其方法为:胃游离结束提至胸腔或颈部,切除食管肿瘤后将食管的后壁与胃的前壁重叠放置(一般重叠3~5 cm左右),在胃壁上切一小口,将线性切割缝合器的钉槽和钉仓分别放入胃内及食管腔内,激发缝合并切割,胃与食管连接形成内部为倒“V”形的吻合口,用可吸收缝线将食管前壁与
期刊
目的 检测并比较细胞因子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0、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大疱和疱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肺大疱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意义.方法 2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大疱组织及疱旁正常肺组织中的KL-6、FGF-10及MMP-9表达水平,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免疫组化和E
目的 回顾单中心12年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经验.方法 2001年6月至2013年6月,93例接受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男87例,女6例;年龄28~66,平均49.9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单纯左主干狭窄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39例;双支血管病变2例,三支病变89例.共获取桡动脉118支,其中左侧前臂67支,右侧前臂1支,双侧前臂25例50支.结果 体外循环下旁路移植92例,非
主动脉夹层(AD)病死率极高[1-2].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可明显改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3-6].然而部分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并不适合EVR,如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或内膜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 1.5cm等[7-8].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我们共为11例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
期刊
目的 评价自主研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介入肺动脉瓣膜动物体内原位置换后的早期实验效果.方法 选用超微孔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成三叶球囊扩张型介入瓣膜,选用牛心包介入瓣膜作对照.雄性绵羊8只,平均(22.8±2.2) kg,6只置入高分子材料瓣膜(PPHV),2只置入对照瓣.右前外侧切口导管经右心室心尖途径原位置换肺动脉瓣.术后即时通过心血管造影(DSA),术后4周通过超声心动图、胸部CTA检查对介入瓣膜功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通常生长缓慢,但具有侵袭和复发的特性,手术切除是胸腺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据统计,胸腺瘤完全切除后复发率为5%~50%[1-3],平均复发时间为(34.6±25.7)个月[4],有15%的患者可能在术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复发[5].胸腺瘤复发的形式包括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远处复发3种[6].局部复发(local recurrence)指复发位于前纵隔
期刊
食管异物穿孔并严重纵隔感染临床上不多见,但病情十分凶险.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共收治1 3例食管异物穿孔并严重纵隔感染患者,现将手术处理经验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 男8例,女5例;年龄63 ~ 82岁.食管异物为鱼刺7例,假牙3例,鸡骨头2例,枣核1例.4例鱼刺部位不明,食管中上段7例,食管中下段2例(假牙).临床表现均有明确误吞异物随后发热病史.颈部肿胀、压痛、皮肤发红6例,颈部皮下
期刊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最危急的复杂重症,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48 h内,每延长1h病死率会增加百分之一,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2天之内的病死率高达50%,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主动脉破裂和重要脏器供血障碍导致的功能衰竭.因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紧急手术治疗是降低手术前病死率的关键因素.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主动脉外科快速发展,手术治疗超过100例的报道越来越多.急性胸痛综合征的患
期刊
Castleman病(CD)全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淋巴组织增生症,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瘤等,疾病本身缺乏特异性,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资料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胸腔CD患者4例,1例因咳嗽入院,2例因胸痛伴胸闷入院,1例体检时发现.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2~ 53岁,平均31岁.3例为单中心型Castleman病(LCD),
期刊
患者男,44岁.因“心慌憋气1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60 mmHg(1 mmHg=0.133kPa).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X线胸片示:心影饱满,右心缘局部向外膨隆,密度较低.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顶部团块样中高回声,薄膜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大小5 cm×5 cm,压迫右心房,无活动.CT检查示:纵隔内肺动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