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就业现状参差不齐的多种原因,并以此为依据,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人数逐年攀升,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学位和学历的信号作用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困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亦是如此,甚至更甚。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两个专业为例,从国家在这一时期,政策倾向于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促进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各种居住和办公条件等方面来看,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就业范围比较广,然而,设置这两个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尤其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是如此,对于设立这类专业的独立学院来说,占据政策优势和时机优势,再依托母体院校在此专业上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毕业生就业质量应该较为可观,然而从学生反馈回的求职情况来看,就业现状参差不齐。男生比女生相对占优势,在校期间注重动手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的学生比只学专业知识、只考高分的学生占优势,注重多个学科知识积累与涉猎、注重谈吐和口才的学生比一门独专的学生占优势,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期准备的学生比漫无目的总跑招聘会的学生占优势等等。
一、就业现状参差不齐原因分析
毕业生就业现状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每年每届中都会存在,但如何将这种参差不齐的比例缩小、再缩小,我们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改变方式方法,从而改变现状。
(一)性别歧视
由于社会分工和身体结构的差异,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上,由于刚入职后,都得在工厂和生产线进行锻炼,劳动强度比较大,一部分人可能支撑不了,选择放弃或不得不选择放弃。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这样可能会加大招聘成本,影响单位的培养计划甚至实际收效,长此以往,这种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在各个专业中呈蔓延之势,机制和能动也是如此,甚至更明显。
(二)定位偏差
走入大学校门,大家都知道要学到知识,但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外延理解不够完整和确切,知识,不是牢记在头脑里的那几个公式,不是记住了一些名词解释,也不单单是把握住知识点而取得了好成绩。知识包含了抽象的书本理论,也一定包含了动手实践的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大学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将后者忽略了,由于书本理论往往比动手实践更能应付考试,所以,这部分对于大学所学出现定位偏差的同学并没有被批评,反而成为大家所称赞的“标兵”和“学霸”。
当然,大学不仅要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拓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大部分同学都将目光集中在“课本、考试、课堂”,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不可能立即显效的“实践活动、选修课、课外作业”,所以,当在求职过程中,不再需要理论而需要直接创造效益时,应试者失败了。当面试官在众多求职者中比较谁更有优势时,大部分人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四两拨千斤的“附加值”。
(三)准备不足
就业工作是一项从大一到大四的持续性工作,大部分学生在基础年级都不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以“选修”的态度对待必修课,更不会做好职业规划并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适时调整,而在找工作过程中,就显得是在“碰运气”,不能将这门课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各独立学院对于这门课,对于就业类的指导还是仍需加强,可能有时候需要从最基本的引导学生对这门课足够重视开始。
二、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分析,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应对策略,尽量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也使各个独立学院在就业质量的提升上,能大踏步向前迈进。
(一)正确规划
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一直存在,尤其在高等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针对我们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纵观大学四年的成绩,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女生,这中间,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将来走“学术道路”,对此,我们鼓励支持,一方面可以缓冲当前自己面对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自己本身的价值,因为“收回来”再“打出去”可能会更有力。而对于准备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我们继续支持,最重要的是,让选择不同道路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和合理的部署。
(二)合理引导
白岩松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总体素质差不多时,为什么这个人就比那个人优秀呢?就是这个人的附加值比别人高,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捆绑式火箭。相信曾经有过四处求职经历的人和正在求职中的人都对这句话赞同,如果我在有机制专业这样的背景的同时,还略懂管理学的东西,当我在面试一家外资企业的时候,准备了中英文两份简历……这样的“附加值”可能会在面试过程中成为亮点,成为光环。同样的,大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不应该只学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因为实践中的更新换代比课本的版次更新还要快,动手实践才能将专业知识真正的落实,因为“懂”不等同于“会”,但最能诠释动手实践能力的“会”一定是建立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那些在校期间有意识地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同学可能在就业中就赢得了比别人多的面试和成功的机会。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很重要,老师应该最大可能的让同学们的“有意识”逐渐变为“下意识”。
(三)充分准备
一方面,就业工作的持续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突击作战,将就业工作只放到大四来做,那我们肯定错过了黄金时间,也就是说,基础年级阶段的引导和培养是重中之重,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家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性四位。另一方面,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孤立作战,将就业工作只落实给学校就业工作办公室、辅导员、学生,这样的力量搭配远远不够,就业办应该立足高远,指挥、引导就业工作全局,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力求消除部分毕业生中所存在的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象。同学们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辅导员、班主任应进行阶段性工作的完成和基本步骤的执行,督促同学们主动、积极就业,也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观望等待,被动依赖等,促进同学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各系、各学科带头人及各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组织召开针对性较强的专场招聘会,或对优秀学子进行推荐,这些都不失为促进就业的好办法。
独立学院的每届毕业生就是学校的“名片”,其就业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折射出学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以及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的水平,并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质量以及长远发展。相信,只有这样全体齐动员,都在就业工作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都将就业工作当作“份内事”,我们促进就业的力量会更强大,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春新.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4(6).
[2]杨卫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矛盾辨析与解决对策[J].教育观察,2010(10).
[3]刘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阻抗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5).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人数逐年攀升,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学位和学历的信号作用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困难,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亦是如此,甚至更甚。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两个专业为例,从国家在这一时期,政策倾向于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促进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各种居住和办公条件等方面来看,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就业范围比较广,然而,设置这两个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尤其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是如此,对于设立这类专业的独立学院来说,占据政策优势和时机优势,再依托母体院校在此专业上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毕业生就业质量应该较为可观,然而从学生反馈回的求职情况来看,就业现状参差不齐。男生比女生相对占优势,在校期间注重动手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的学生比只学专业知识、只考高分的学生占优势,注重多个学科知识积累与涉猎、注重谈吐和口才的学生比一门独专的学生占优势,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期准备的学生比漫无目的总跑招聘会的学生占优势等等。
一、就业现状参差不齐原因分析
毕业生就业现状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每年每届中都会存在,但如何将这种参差不齐的比例缩小、再缩小,我们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改变方式方法,从而改变现状。
(一)性别歧视
由于社会分工和身体结构的差异,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上,由于刚入职后,都得在工厂和生产线进行锻炼,劳动强度比较大,一部分人可能支撑不了,选择放弃或不得不选择放弃。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这样可能会加大招聘成本,影响单位的培养计划甚至实际收效,长此以往,这种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在各个专业中呈蔓延之势,机制和能动也是如此,甚至更明显。
(二)定位偏差
走入大学校门,大家都知道要学到知识,但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外延理解不够完整和确切,知识,不是牢记在头脑里的那几个公式,不是记住了一些名词解释,也不单单是把握住知识点而取得了好成绩。知识包含了抽象的书本理论,也一定包含了动手实践的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大学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将后者忽略了,由于书本理论往往比动手实践更能应付考试,所以,这部分对于大学所学出现定位偏差的同学并没有被批评,反而成为大家所称赞的“标兵”和“学霸”。
当然,大学不仅要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拓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大部分同学都将目光集中在“课本、考试、课堂”,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不可能立即显效的“实践活动、选修课、课外作业”,所以,当在求职过程中,不再需要理论而需要直接创造效益时,应试者失败了。当面试官在众多求职者中比较谁更有优势时,大部分人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四两拨千斤的“附加值”。
(三)准备不足
就业工作是一项从大一到大四的持续性工作,大部分学生在基础年级都不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以“选修”的态度对待必修课,更不会做好职业规划并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适时调整,而在找工作过程中,就显得是在“碰运气”,不能将这门课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各独立学院对于这门课,对于就业类的指导还是仍需加强,可能有时候需要从最基本的引导学生对这门课足够重视开始。
二、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分析,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应对策略,尽量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也使各个独立学院在就业质量的提升上,能大踏步向前迈进。
(一)正确规划
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一直存在,尤其在高等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针对我们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纵观大学四年的成绩,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女生,这中间,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将来走“学术道路”,对此,我们鼓励支持,一方面可以缓冲当前自己面对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自己本身的价值,因为“收回来”再“打出去”可能会更有力。而对于准备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我们继续支持,最重要的是,让选择不同道路的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和合理的部署。
(二)合理引导
白岩松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总体素质差不多时,为什么这个人就比那个人优秀呢?就是这个人的附加值比别人高,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捆绑式火箭。相信曾经有过四处求职经历的人和正在求职中的人都对这句话赞同,如果我在有机制专业这样的背景的同时,还略懂管理学的东西,当我在面试一家外资企业的时候,准备了中英文两份简历……这样的“附加值”可能会在面试过程中成为亮点,成为光环。同样的,大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不应该只学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因为实践中的更新换代比课本的版次更新还要快,动手实践才能将专业知识真正的落实,因为“懂”不等同于“会”,但最能诠释动手实践能力的“会”一定是建立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那些在校期间有意识地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同学可能在就业中就赢得了比别人多的面试和成功的机会。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很重要,老师应该最大可能的让同学们的“有意识”逐渐变为“下意识”。
(三)充分准备
一方面,就业工作的持续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突击作战,将就业工作只放到大四来做,那我们肯定错过了黄金时间,也就是说,基础年级阶段的引导和培养是重中之重,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家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性四位。另一方面,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孤立作战,将就业工作只落实给学校就业工作办公室、辅导员、学生,这样的力量搭配远远不够,就业办应该立足高远,指挥、引导就业工作全局,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力求消除部分毕业生中所存在的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象。同学们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辅导员、班主任应进行阶段性工作的完成和基本步骤的执行,督促同学们主动、积极就业,也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过高,在择业过程中观望等待,被动依赖等,促进同学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各系、各学科带头人及各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组织召开针对性较强的专场招聘会,或对优秀学子进行推荐,这些都不失为促进就业的好办法。
独立学院的每届毕业生就是学校的“名片”,其就业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可以折射出学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以及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的水平,并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质量以及长远发展。相信,只有这样全体齐动员,都在就业工作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都将就业工作当作“份内事”,我们促进就业的力量会更强大,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春新.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4(6).
[2]杨卫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矛盾辨析与解决对策[J].教育观察,2010(10).
[3]刘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阻抗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5).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