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工商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期盼。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对工商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是,在社会治理的县乡层级,食品安全监管却仍存在不实不严的缺位现象,创新工商管理方式、保障食品安全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县乡层级的食品安全状况
从工商管理的市场环节来看,劣质食品最终是要通过终端消费才能进入到百姓餐桌。城市消费市场因为集中管理,各环节行政执法相对容易。而乡村市场受制于农村地理分布的限制,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较为明显,给工商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较高的执法成本,加上“人员较少、设备缺乏”的客观因素,导致监管人员在执法工作中事倍功半、捉襟见肘。从身边发现的案例来看,目前我国县乡级食品安全状况尤堪忧虑:个别不法商贩急功近利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部分黑心户在食物中加吊白块、面粉中加增白劑,失信经营户对加工的食品滥用添加剂、养殖的鸡鸭饲喂激素,农民在庄稼种植中不规范使用农药,以及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带来的负面效应等。这些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波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的种类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奶制品、炒货食品、加工制品等各行业供应性食品。二是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性危害延伸为食品内部的安全性危害。三是犯罪手段越来越高。已从过去的粗糙物理性掺假伪劣发展为依赖科技性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制假售假,给县乡基层监管体制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和难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严加遏止和防范,必将诱发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信用危机。
对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基层政府对工商管理方式的简单理解,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缺位,既有市场失灵的原因,也有政府失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监管者和生产者信息不对称。监管者通过落实上级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调查食品安全事故等措施来进行监管,而生产者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有着规避监管、利用法律漏洞、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动力。
监管有效性和惩戒机制不对称。基层食品监管在进行抽样检测过程中,更多的体现了人治化的思维,工作人员在依法监管实施过程中受上级的掣肘,上级的权力寻租和责任推卸现象无法制衡,导致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无法真正发挥法律惩戒作用。
监管机制和检测水平不对称。部分现有监管机构存在经费紧张、设备及人员不足的瓶颈,面对繁杂繁重的食品抽检任务,不仅受检测水平的制约,而且往往是“一人抵四手、顾前难顾后”,导致对发现的案件不能以最小的时间效能和最少的行政成本及时予以处置。
强化县乡食品安全监管的四条路径
加强监管力量,用“重典”净化市场。扩增基层执法队伍,在县级设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中队,在乡镇设立“一办一所”(食安办、食药监所)、乡村食品安全信息员,配足配齐执法车辆和装备,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瞄准一流,建立县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形成权威、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同时,整合农业、质检、工商、畜牧、食药监等多部门力量,高频次开展“食品安全大清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抽检力度,重拳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违规案件,严格执法,久久为功,保持高压常态化,净化基层市场环境。
建立溯源机制,用“科技”护航食安。设立云端数据库,存储食品企业及产品相关信息,为食品办理“身份证”,并纳入食药监、工商质检等各部门检查材料,方便消费者终端查询、了解实况。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追溯食品生产源头,真正实现“终端管理、全程控制、质量溯源”,打造“透明车间”、“放心厨房”。
推进信用建设,用“诚信”坚守底线。建立信用档案,将食品企业纳入诚信体系,政府联合信贷机构对守信单位进行金融培育扶持。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鼓励企业为产品及服务购买保险,将守信企业纳入统保范围,并逐步完善保险制度。实行“红黑榜”制度,对诚实守信、群众好评的示范单位,进行奖励和正面宣传;对违法违规经营者纳入失信“黑名单”进行公示曝光;信用资源全社会公开,与各类金融平台机构信息共享,营造“守信者名利双收、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市场氛围。
倡行科普宣传,用“知识”改变观念。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中心,创新打造体验式营销宣传展览馆,拍摄食品安全微电影,传递食品安全正能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集中销毁,教育广大群众。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将食品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让知识产生力量,用正向舆论引导食品安全监管环境。
县乡层级的食品安全状况
从工商管理的市场环节来看,劣质食品最终是要通过终端消费才能进入到百姓餐桌。城市消费市场因为集中管理,各环节行政执法相对容易。而乡村市场受制于农村地理分布的限制,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较为明显,给工商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较高的执法成本,加上“人员较少、设备缺乏”的客观因素,导致监管人员在执法工作中事倍功半、捉襟见肘。从身边发现的案例来看,目前我国县乡级食品安全状况尤堪忧虑:个别不法商贩急功近利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部分黑心户在食物中加吊白块、面粉中加增白劑,失信经营户对加工的食品滥用添加剂、养殖的鸡鸭饲喂激素,农民在庄稼种植中不规范使用农药,以及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带来的负面效应等。这些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波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的种类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奶制品、炒货食品、加工制品等各行业供应性食品。二是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性危害延伸为食品内部的安全性危害。三是犯罪手段越来越高。已从过去的粗糙物理性掺假伪劣发展为依赖科技性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制假售假,给县乡基层监管体制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和难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严加遏止和防范,必将诱发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信用危机。
对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基层政府对工商管理方式的简单理解,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缺位,既有市场失灵的原因,也有政府失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监管者和生产者信息不对称。监管者通过落实上级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调查食品安全事故等措施来进行监管,而生产者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有着规避监管、利用法律漏洞、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动力。
监管有效性和惩戒机制不对称。基层食品监管在进行抽样检测过程中,更多的体现了人治化的思维,工作人员在依法监管实施过程中受上级的掣肘,上级的权力寻租和责任推卸现象无法制衡,导致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无法真正发挥法律惩戒作用。
监管机制和检测水平不对称。部分现有监管机构存在经费紧张、设备及人员不足的瓶颈,面对繁杂繁重的食品抽检任务,不仅受检测水平的制约,而且往往是“一人抵四手、顾前难顾后”,导致对发现的案件不能以最小的时间效能和最少的行政成本及时予以处置。
强化县乡食品安全监管的四条路径
加强监管力量,用“重典”净化市场。扩增基层执法队伍,在县级设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中队,在乡镇设立“一办一所”(食安办、食药监所)、乡村食品安全信息员,配足配齐执法车辆和装备,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瞄准一流,建立县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形成权威、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同时,整合农业、质检、工商、畜牧、食药监等多部门力量,高频次开展“食品安全大清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抽检力度,重拳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违规案件,严格执法,久久为功,保持高压常态化,净化基层市场环境。
建立溯源机制,用“科技”护航食安。设立云端数据库,存储食品企业及产品相关信息,为食品办理“身份证”,并纳入食药监、工商质检等各部门检查材料,方便消费者终端查询、了解实况。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追溯食品生产源头,真正实现“终端管理、全程控制、质量溯源”,打造“透明车间”、“放心厨房”。
推进信用建设,用“诚信”坚守底线。建立信用档案,将食品企业纳入诚信体系,政府联合信贷机构对守信单位进行金融培育扶持。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鼓励企业为产品及服务购买保险,将守信企业纳入统保范围,并逐步完善保险制度。实行“红黑榜”制度,对诚实守信、群众好评的示范单位,进行奖励和正面宣传;对违法违规经营者纳入失信“黑名单”进行公示曝光;信用资源全社会公开,与各类金融平台机构信息共享,营造“守信者名利双收、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市场氛围。
倡行科普宣传,用“知识”改变观念。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中心,创新打造体验式营销宣传展览馆,拍摄食品安全微电影,传递食品安全正能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集中销毁,教育广大群众。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将食品企业及个体经营户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让知识产生力量,用正向舆论引导食品安全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