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档案史料记载,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于端午节名之由来,很多人认为端午节在五月初五,为何不称为五月初五节呀?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按照字面,其实端午节就是五月初五节的意思。“端”与“初”意思相同,因之“端五”即为“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故称“端午”。在很多地方,端午节也会被称为“端阳节”,若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有地方习俗认为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或“重午”。端午节是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的节日,我国各地对端午节都非常重视,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方风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那么旧时京城的人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让我们翻开史料,看看京城古人如何过端午节。
一、樱桃桑葚红枣棕,玫瑰花饼镇五毒
(一)食粽子
说到传统节日,似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饮食文化,比如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立春吃春饼、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端午节在我国各地都要吃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五月初五,屈原在楚国行将灭亡之际,怀着一腔幽愤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去江边凭吊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将糯米裹在菰叶之中投入江里;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打捞他的真身;医者将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此后形成传统,每到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京城地处北方,少河湖,因此赛龙舟的习俗在京城并不盛行,但是京城百姓在端午节用吃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粽子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在南方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人周处在《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最初只是在民间流行,直到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也更加丰富,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在此时也作为交往的礼品进行馈赠。唐代,粽子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了流行的时尚,诗人苏东坡还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可知宋代已出现了新品种的粽子——“蜜饯粽”,即在粽中包入蜜饯果品。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皮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也有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也更加丰富,南北方的差异也愈加明显。北方在粽子中多喜爱用小枣做馅料,比如北京的枣粽;而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此外,吃粽子的风俗不仅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粽子在民间的习俗中,不仅在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在科举考试的早晨也流行吃红枣粽子。红枣粽子就是粽子中以红枣作为馅料,这样的粽子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入围就叫“考中”。封建时代,如果读书人想入仕,必须在科举考试中“考中”才行,一旦“考中”对于寒门子弟就如鲤鱼跃龙门一般,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考试的当天早晨,去参加考试的考生为取吉利,都会吃枣棕,为的是可以早中状元。时至今日在考中学、大学等重要的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二)食果品、五毒饼、玫瑰饼
端午节正是北方樱桃、桑葚上市的时节,旧京端午节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清代的《燕京岁时记·端阳》中就有记载:“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饴,并副以樱桃、桑葚、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亦载有:“家堂奉祀,蔬供米粽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从这些记载可知,端午节时家家还要举行祭祀活动,而樱桃、桑葚等时令水果不仅作为礼品相赠,还会作为祭祀时的供品。
端午节前后,京城食铺还会出售五毒饼,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所谓五毒饼就是一种酥饼点心,在饼的外皮上有五毒的图案。古人以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为五毒,认为初夏时节正是这些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灭虫免灾。做五毒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酥饼放入用枣木做的模子里磕出五毒的图案来,然后上吊炉烤熟,出炉后提浆上彩,表面上再抹一层油糖,这样点心上就有凸凹的五毒花纹了;另一种是将翻毛酥皮饼做好后,再盖上鲜红的有五毒图案的印子。五毒饼有杏蓉、枣泥、绿豆蓉、黑芝麻蓉等馅儿。每到端午节之际,京城百姓走亲访友时都会提上装有五毒饼的点心匣子送给亲友,祝愿他们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老北京的富贵人家认为端午节吃上玫瑰饼是非常吉利的事。农历四月正是京城玫瑰花开之时,经常有小贩沿街唤卖,一般人家买来玫瑰大多是装饰屋舍,若用玫瑰花做成玫瑰饼就堪称奢侈了。玫瑰饼就是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成,名曰端午饽饽,分为酥皮、硬皮两种,是高档细点,价格很贵。在玫瑰饼中又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二、菖蒲艾蒿配香囊,更备雄黄酒一壶
(一)插菖蒲、艾蒿
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户贴红纸吉祥葫芦。”而民谚亦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有人说端午节就是古代的“卫生节”,因为在端午节,家家都要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蒿,又名家艾、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古人认为端午节正是各种毒虫出动之时,人若受毒虫之害便会生病,而插艾蒿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所以在端午节就要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以达到杀菌防病的作用。 (二)佩香囊
应劭在《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民俗中,端午节的早晨,各家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由此可以保安康。《燕京岁时记》亦记载有“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小儿之背。”从这些对于地方风俗习惯记载的史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端午节最普遍的配饰就是妇人、孩童要佩戴制作成粽子、葫芦、老虎等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囊,用以驱瘴、避邪、除瘟。
(三)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对于雄黄酒大家一定不陌生,《白蛇传》的故事里,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情节,是给雄黄酒能够破解蛇、蝎子等害虫之毒做得最好的广告。雄黄酒是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稍加浸制而成。很多人认为雄黄酒是用来喝的,其实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中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古人使用雄黄酒不仅为了饮用,更多是用来“点”的。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端午节时,会将蒲根切成细末,伴上雄黄在太阳下曝晒,然后泡在酒中,这样做好的雄黄酒除饮用之余,还会沾上它在小孩脑门画个王字,然后用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手腕、脚腕等处,并将雄黄酒洒在床帐之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以驱邪避害。
三、家家户户贴黄纸,道是端阳有朱符
旧时京城过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在门上贴天师符。据《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在户门上贴天师符的习俗源于汉代,据《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载有:“插门以艾……家各悬五雷符。”清代的《清嘉录·五月贴天师符》亦载有:“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符金。”
据史料记载,天师原本是道家之祖,是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后世也将有道者称为天师。在古代,天师通常具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能力。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期,百姓迫切地希望能够有医者保佑全家安康。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仙,民间常以钟馗像作为辟邪除灾的保护神,据说在端午之时,钟馗就是斩除五毒的天师。当然无论传说如何,端午节在门上贴灵符,为古代禳镇之一种,实际就是百姓对驱除疫病毒虫,保佑全家健康的一种愿望。
一、樱桃桑葚红枣棕,玫瑰花饼镇五毒
(一)食粽子
说到传统节日,似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饮食文化,比如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立春吃春饼、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端午节在我国各地都要吃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五月初五,屈原在楚国行将灭亡之际,怀着一腔幽愤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去江边凭吊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将糯米裹在菰叶之中投入江里;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打捞他的真身;医者将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此后形成传统,每到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京城地处北方,少河湖,因此赛龙舟的习俗在京城并不盛行,但是京城百姓在端午节用吃粽子的方式纪念屈原。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粽子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在南方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人周处在《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最初只是在民间流行,直到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也更加丰富,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粽子在此时也作为交往的礼品进行馈赠。唐代,粽子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吃粽子已成为了流行的时尚,诗人苏东坡还写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可知宋代已出现了新品种的粽子——“蜜饯粽”,即在粽中包入蜜饯果品。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皮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也有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也更加丰富,南北方的差异也愈加明显。北方在粽子中多喜爱用小枣做馅料,比如北京的枣粽;而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此外,吃粽子的风俗不仅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粽子在民间的习俗中,不仅在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在科举考试的早晨也流行吃红枣粽子。红枣粽子就是粽子中以红枣作为馅料,这样的粽子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入围就叫“考中”。封建时代,如果读书人想入仕,必须在科举考试中“考中”才行,一旦“考中”对于寒门子弟就如鲤鱼跃龙门一般,从此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考试的当天早晨,去参加考试的考生为取吉利,都会吃枣棕,为的是可以早中状元。时至今日在考中学、大学等重要的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二)食果品、五毒饼、玫瑰饼
端午节正是北方樱桃、桑葚上市的时节,旧京端午节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清代的《燕京岁时记·端阳》中就有记载:“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饴,并副以樱桃、桑葚、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亦载有:“家堂奉祀,蔬供米粽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从这些记载可知,端午节时家家还要举行祭祀活动,而樱桃、桑葚等时令水果不仅作为礼品相赠,还会作为祭祀时的供品。
端午节前后,京城食铺还会出售五毒饼,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所谓五毒饼就是一种酥饼点心,在饼的外皮上有五毒的图案。古人以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为五毒,认为初夏时节正是这些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灭虫免灾。做五毒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酥饼放入用枣木做的模子里磕出五毒的图案来,然后上吊炉烤熟,出炉后提浆上彩,表面上再抹一层油糖,这样点心上就有凸凹的五毒花纹了;另一种是将翻毛酥皮饼做好后,再盖上鲜红的有五毒图案的印子。五毒饼有杏蓉、枣泥、绿豆蓉、黑芝麻蓉等馅儿。每到端午节之际,京城百姓走亲访友时都会提上装有五毒饼的点心匣子送给亲友,祝愿他们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老北京的富贵人家认为端午节吃上玫瑰饼是非常吉利的事。农历四月正是京城玫瑰花开之时,经常有小贩沿街唤卖,一般人家买来玫瑰大多是装饰屋舍,若用玫瑰花做成玫瑰饼就堪称奢侈了。玫瑰饼就是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成,名曰端午饽饽,分为酥皮、硬皮两种,是高档细点,价格很贵。在玫瑰饼中又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二、菖蒲艾蒿配香囊,更备雄黄酒一壶
(一)插菖蒲、艾蒿
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户贴红纸吉祥葫芦。”而民谚亦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有人说端午节就是古代的“卫生节”,因为在端午节,家家都要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蒿,又名家艾、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古人认为端午节正是各种毒虫出动之时,人若受毒虫之害便会生病,而插艾蒿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所以在端午节就要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以达到杀菌防病的作用。 (二)佩香囊
应劭在《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民俗中,端午节的早晨,各家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由此可以保安康。《燕京岁时记》亦记载有“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小儿之背。”从这些对于地方风俗习惯记载的史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端午节最普遍的配饰就是妇人、孩童要佩戴制作成粽子、葫芦、老虎等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囊,用以驱瘴、避邪、除瘟。
(三)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对于雄黄酒大家一定不陌生,《白蛇传》的故事里,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情节,是给雄黄酒能够破解蛇、蝎子等害虫之毒做得最好的广告。雄黄酒是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稍加浸制而成。很多人认为雄黄酒是用来喝的,其实喝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中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古人使用雄黄酒不仅为了饮用,更多是用来“点”的。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端午节时,会将蒲根切成细末,伴上雄黄在太阳下曝晒,然后泡在酒中,这样做好的雄黄酒除饮用之余,还会沾上它在小孩脑门画个王字,然后用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手腕、脚腕等处,并将雄黄酒洒在床帐之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以驱邪避害。
三、家家户户贴黄纸,道是端阳有朱符
旧时京城过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在门上贴天师符。据《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记载:“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在户门上贴天师符的习俗源于汉代,据《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载有:“插门以艾……家各悬五雷符。”清代的《清嘉录·五月贴天师符》亦载有:“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符金。”
据史料记载,天师原本是道家之祖,是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后世也将有道者称为天师。在古代,天师通常具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能力。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期,百姓迫切地希望能够有医者保佑全家安康。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仙,民间常以钟馗像作为辟邪除灾的保护神,据说在端午之时,钟馗就是斩除五毒的天师。当然无论传说如何,端午节在门上贴灵符,为古代禳镇之一种,实际就是百姓对驱除疫病毒虫,保佑全家健康的一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