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开放型经济在中国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平衡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的关系,高效联接“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筑牢安全防线,促进贸易便利化,成为口岸建设的关键。深圳盐田港率先推进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在平衡贸易便利与贸易安全的关系、创优开放与共享格局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深圳盐田港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和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集装箱单一码头,国际贸易发达、便利,是华南地区主要枢纽港。由于贸易国别多、吞吐量大,港口非传统安全威胁和疫情疫病风险极高,贸易安全与便利的统筹难度大。2015年9月30日,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港口发展诉求,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在盐田港建设“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创新构想,汇集检政企之力,共筑美丽中国梦。
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突出“绿色发展”这一核心,把握“外来生态风险防控”和“绿色港口建设”两大重点,覆盖“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商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港区环境安全、港区生产安全、港区安全管理、港区应急处置能力”八大內容,并以“四个一”为总体目标,即建设一个国际生态安全港的“中国样本”,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方案”,纳入一批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项目”,打造一套国内外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标准”,实现口岸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共赢。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维护国际贸易安全的重要保障
构建自由贸易的安全屏障是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的首要目的。
一是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构建国门生态安全屏障。目前,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就有51种,并造成逾200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在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过程中,盐田港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创新建立应用码头内原木专用查验处理场,科学构建了严密的有害生物防控体系。2017年1-10月植物疫情截获12779种次,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12%,其中包括16种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和2种深圳口岸首次截获,这些被拦截有害生物由于在我国没有“天敌”,极易泛滥成灾,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防控疫情疫病的传入传出,保障国民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国际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重大疫情疫病传播风险也越来越高,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SARS造成中国(大陆)的经济损失高达22亿美元,香港损失17亿美元,日本损失11亿美元,新加坡损失9.5亿美元。疫情疫病防控是生态安全港建设的重要环节,盐田港坚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建成第四代智能机械臂消毒系统,研发国门生物安全智能查验系统和智能鉴定系统,开展整柜不卸货真空湿热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有效阻止了重大疫情疫病传播。2017年1-10月,检疫不合格空箱38720标箱,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17.4%。
三是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口岸区域公共安全。生产性安全事故对生态安全及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江苏南京丙烯管爆炸、辽宁大连漏油以及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一系列的灾难事件,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在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过程中,着力加强生产安全、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实施油品、危险化学品等货物集装箱集中摆放、跟踪管理,建立智能化管理集装箱装载调配系统,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充实应急设施设备及救护防护装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切实保障了港区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港口安全。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
贸易便利化是国际贸易各主体的迫切需求,贸易便利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提升贸易速度、减少贸易成本和消除贸易障碍。在保障国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促进贸易便利化也是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的价值追求。
一是缩短了通关时长,节省了物流费用。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改变港口传统的防控内外生态风险因子的模式,提高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能力,将风险防控工作前伸;通过加强联防联控和“区港一体化”建设,将风险处置后延,减少口岸区域内的工作程序和环节,达到了提升通关速度的目的,为相关企业节省了费用。如建设第四代通道式集装箱智能机械臂处理系统,将消毒效率提高近1倍,2017年1-10月,空箱消毒节约时间成本近3万小时。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检疫特定泊位,将99%的锚地检疫改为特定泊位检疫。自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以来,累计为出入境船舶节约时间2600多个小时,节省直接经济成本约1150万元。
二是增加了指定口岸,拓展了业务范围。以创建为契机,推动港区检验检疫设施等硬件建设和制度规范化等软件升级,帮助港口获得了进口水果、冻肉、粮食等业务的指定口岸资格,促进了业务快速增长。盐田港进境冻肉量位列全国第三、进境烟叶位列全国第三、进境木材位列华南第一、进境食品位列深圳第一。此外,还规划建设了“口岸植物检疫鉴定室”,进一步提高了入境水果现场查验、鉴定速度,缩短了通关时间,产生了虹吸聚集效应。2017年前10个月盐田口岸进口水果543批2.13万吨,重量同比2015年增加30%。
三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提升了国际竞争力。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上承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中间对接深圳创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对下惠及民生生态需求和港口发展诉求,创建工作形成了品牌示范效应,显著提升了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与美誉度,盐田港被列入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岸电示范项目单位,荣获“2015年每标箱消耗电力和燃油最低集装箱码头”奖和第九届Seatrade“亚洲最佳码头”大奖。通过“品牌+”建设,让更多的进出口贸易企业选择盐田港,让更多的船运公司挂靠盐田港,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大发展。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创新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无论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还是建设自由贸易港,平衡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的关系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的创新尝试。
一是提供了平衡生态安全与贸易便利矛盾的解决方案。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安全与便利经常以一对矛盾体出现,安全是实现便利的保障,便利是安全的升华。监管部门既要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决拒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生物于国门之外,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决不能以放松安全控制为代价过分强调便利化,又必须在严格把关中时刻不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之责,不忘为企业排忧解难之心,要妥善处理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服务通关便利化。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建设,有效地把握了“通得快”和“管得住”之间的平衡点,构建了安全高效、运转协调的外贸服务体系与口岸管理体制,实现了安全与便利的有机统一。
二是探索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安全湾区的创新经验。湾区经济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湾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加安全绿色的发展环境,需要探索更加开放、更加协同的“跨境”机制。建设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成功经验和已形成的标准技术体系,可通过标准与技术输出,向大湾区其他口岸甚至“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复制推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生态安全湾区,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三是丰富了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探索。自由贸易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稅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通过要素与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内涵,拓展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途径,增添了自由贸易港的“中国元素”,有利于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区,促进对外贸易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深圳盐田港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和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集装箱单一码头,国际贸易发达、便利,是华南地区主要枢纽港。由于贸易国别多、吞吐量大,港口非传统安全威胁和疫情疫病风险极高,贸易安全与便利的统筹难度大。2015年9月30日,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港口发展诉求,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在盐田港建设“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创新构想,汇集检政企之力,共筑美丽中国梦。
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突出“绿色发展”这一核心,把握“外来生态风险防控”和“绿色港口建设”两大重点,覆盖“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商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港区环境安全、港区生产安全、港区安全管理、港区应急处置能力”八大內容,并以“四个一”为总体目标,即建设一个国际生态安全港的“中国样本”,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方案”,纳入一批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项目”,打造一套国内外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的“中国标准”,实现口岸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共赢。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维护国际贸易安全的重要保障
构建自由贸易的安全屏障是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的首要目的。
一是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构建国门生态安全屏障。目前,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中国就有51种,并造成逾200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在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过程中,盐田港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创新建立应用码头内原木专用查验处理场,科学构建了严密的有害生物防控体系。2017年1-10月植物疫情截获12779种次,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12%,其中包括16种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和2种深圳口岸首次截获,这些被拦截有害生物由于在我国没有“天敌”,极易泛滥成灾,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防控疫情疫病的传入传出,保障国民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国际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重大疫情疫病传播风险也越来越高,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SARS造成中国(大陆)的经济损失高达22亿美元,香港损失17亿美元,日本损失11亿美元,新加坡损失9.5亿美元。疫情疫病防控是生态安全港建设的重要环节,盐田港坚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建成第四代智能机械臂消毒系统,研发国门生物安全智能查验系统和智能鉴定系统,开展整柜不卸货真空湿热检疫除害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等,有效阻止了重大疫情疫病传播。2017年1-10月,检疫不合格空箱38720标箱,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17.4%。
三是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口岸区域公共安全。生产性安全事故对生态安全及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江苏南京丙烯管爆炸、辽宁大连漏油以及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一系列的灾难事件,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在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过程中,着力加强生产安全、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实施油品、危险化学品等货物集装箱集中摆放、跟踪管理,建立智能化管理集装箱装载调配系统,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充实应急设施设备及救护防护装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切实保障了港区的生产生活安全及港口安全。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
贸易便利化是国际贸易各主体的迫切需求,贸易便利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提升贸易速度、减少贸易成本和消除贸易障碍。在保障国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促进贸易便利化也是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的价值追求。
一是缩短了通关时长,节省了物流费用。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改变港口传统的防控内外生态风险因子的模式,提高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能力,将风险防控工作前伸;通过加强联防联控和“区港一体化”建设,将风险处置后延,减少口岸区域内的工作程序和环节,达到了提升通关速度的目的,为相关企业节省了费用。如建设第四代通道式集装箱智能机械臂处理系统,将消毒效率提高近1倍,2017年1-10月,空箱消毒节约时间成本近3万小时。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检疫特定泊位,将99%的锚地检疫改为特定泊位检疫。自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以来,累计为出入境船舶节约时间2600多个小时,节省直接经济成本约1150万元。
二是增加了指定口岸,拓展了业务范围。以创建为契机,推动港区检验检疫设施等硬件建设和制度规范化等软件升级,帮助港口获得了进口水果、冻肉、粮食等业务的指定口岸资格,促进了业务快速增长。盐田港进境冻肉量位列全国第三、进境烟叶位列全国第三、进境木材位列华南第一、进境食品位列深圳第一。此外,还规划建设了“口岸植物检疫鉴定室”,进一步提高了入境水果现场查验、鉴定速度,缩短了通关时间,产生了虹吸聚集效应。2017年前10个月盐田口岸进口水果543批2.13万吨,重量同比2015年增加30%。
三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提升了国际竞争力。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上承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中间对接深圳创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对下惠及民生生态需求和港口发展诉求,创建工作形成了品牌示范效应,显著提升了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与美誉度,盐田港被列入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岸电示范项目单位,荣获“2015年每标箱消耗电力和燃油最低集装箱码头”奖和第九届Seatrade“亚洲最佳码头”大奖。通过“品牌+”建设,让更多的进出口贸易企业选择盐田港,让更多的船运公司挂靠盐田港,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大发展。 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创新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无论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还是建设自由贸易港,平衡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的关系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是构建全面开放格局的创新尝试。
一是提供了平衡生态安全与贸易便利矛盾的解决方案。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安全与便利经常以一对矛盾体出现,安全是实现便利的保障,便利是安全的升华。监管部门既要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决拒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生物于国门之外,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决不能以放松安全控制为代价过分强调便利化,又必须在严格把关中时刻不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之责,不忘为企业排忧解难之心,要妥善处理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服务通关便利化。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建设,有效地把握了“通得快”和“管得住”之间的平衡点,构建了安全高效、运转协调的外贸服务体系与口岸管理体制,实现了安全与便利的有机统一。
二是探索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安全湾区的创新经验。湾区经济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湾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加安全绿色的发展环境,需要探索更加开放、更加协同的“跨境”机制。建设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成功经验和已形成的标准技术体系,可通过标准与技术输出,向大湾区其他口岸甚至“一带一路”国家港口复制推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生态安全湾区,有效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三是丰富了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探索。自由贸易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稅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通过要素与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内涵,拓展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途径,增添了自由贸易港的“中国元素”,有利于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区,促进对外贸易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