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艺术北京博览会上,陶冬冬的一幅应李敖邀约而绘制的人体画作第一次展出。
画高2.2米,李敖高大结实的裸体站在苹果树下,在水波纹的的映衬下尽显人体艺术的迷离美感。这是在告别英雄主义崇拜的绘画题材之后,陶冬冬的“水系列”第一次关注“人”的主题。但是水波荡漾中,怀抱宠物犬的李敖又不像是尘世中的凡人,仿佛与那些水中的神佛一样,发散着哲学的光辉。
灵感来临的时刻更像是心法相传的感应
在“水系列”的作品受到关注之前,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旅美画家陶冬冬的信息,更多的是关于他画的伟人肖像,各国的首脑政要,以及英雄主义的代表毛主席英姿飒爽、谈笑风生地出现在标志性的场所里,画面阳光而朝气,充满了正面的能量。
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内经过短暂的工作后,陶冬冬就远赴美国进修。无论是在任何一片土地上,年轻艺术家的生存状态都并不宽裕。陶冬冬为画廊做过商业画作,也曾到街边为路人画像。当年高考的素描科目曾经创下满分佳绩的他凭着过硬的功夫还要到过一幅画35美元的价格。“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这个领域里,必须要眼高手高。当时和我一起摆摊画像的也有一张要5美元的,但我每天把作品往旁边一放,开价35美元,就还是有人来找我画,因为他认可这种品质。”
1988年,陶冬冬创作了美国第一大型壁画《远古》,并因此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和美国艺术家特殊人才奖,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大型壁画的创作机会。当衣食变得无虞,创作问题却也出现——如果告别英雄人物和大型壁画,还能用什么样的题材让创作继续?
“每个画家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应该接着画什么?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拿枪把自己杀了,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愚蠢,连个题材都想不出来,但没有办法,就是想不出来。” 当陶冬冬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干脆画陈逸飞没有完成的,因为当年在美国的时候他和陈逸飞有很多的共处时光,会了解他的想法。那是个没有完成的酒吧系列,为了这个尝试原不喝酒的陶冬冬在二十几天里出没于各种酒吧中,满眼的醉男醉女,灯红酒绿,但就是没办法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
与现在“水系列”结缘也是得益于陶冬冬现在的信仰。他从1990年开始礼佛并吃素,这种信仰和修行使得他的心性变得平和而宁静,追求更加高远的感受。“很多画画的人讲,找题材的过程经常是不撞南墙心不甘,意思是说可能一开始就朝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所遇到的南墙其实只是一张纸,如果这个时候转身向后,可能就与这个创作再也无缘,如果你能鼓足勇气撞过去,它其实就是一张纸,远没有墙那么厚。”陶冬冬说,按照他的观察,在看到那个障碍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转身,他说这就是上帝没给他那一束光。“上帝把这一束光给谁或者不给谁,都不是靠努力就能得来的,我能得到,可能也是修行带给我的福报。”
得到“福报”的陶冬冬没有辜负“上帝给的那一束光”,从2007年开始,他尝试创作“水系列”,画里的主角是他每日虔诚相对的佛与神明,在一层通透的波光粼粼的水的覆盖下,佛像都显得更为温和。在水面之上,有时候是漂过的花或者落叶,有时候是氤氲而起的颜色,平添了很多禅意。“水的表现手法很多,我现在的感觉是越画越开阔;水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再脏的池塘,对比再强烈的色彩和事物,在水的覆盖下都能融合得非常好,非常协调。”也正是发现了这样一个奥秘,陶冬冬的“水系列”才能吸引来李敖的关注。以一些老先生的照片为基础,李敖的裸体就这样被覆盖在了水下。“画之前,李敖在送我离开的时候还强调说,不要把我的重要部位画得太小哦。”陶冬冬学着老先生玩笑的语气,在他接到了李敖的赞赏电话之后。
坐看云起时
画如其人,出现在陶冬冬画中的无论是崇拜还是禅意,除了20多年前真正开始的信仰之外,很多缘分都能上溯到更早的经历中。
早在最初学画的时候,他的方向是中国画,很多的形象在他的视线里都是线条,不注重色彩的训练,需要诠释的主题就是黑和白。直到参加高考之前,学校招生的考试需要色彩,他才强迫自己接触西洋画。出国之前,他一个人在北京萧瑟的冬天到颐和园和圆明园去画画,忽然理解了为什么以前临摹的那么多古人名画都是没有色彩的。“在古代,除了故宫没人敢轻易在建筑上用红色,到了冬天北京就是什么颜色都没有。”可是当他到了美国,颜色一下子就丰富起来。环境和空间中对视觉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又会投射到他的作品中,所以后来的作品都会变得鲜艳、通透而又明快。
很多评论家说,陶冬冬作品中的这种通透与明快总是充满了“正能量”,在这个抱怨与“负能量”几近“爆表”的年代里,“正能量”仿佛是稀缺资源,很多人都来向陶冬冬“讨教”心怀阳光的秘方。“首先我觉得修行就让我靠近‘正能量’,否则你修的那是邪教。再有也和自己的心态有关,比如我遇到一些坎坷也没觉得有多痛苦,吃咸菜的时候也没觉得别人大鱼大肉有多幸福。”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代隐居山中修行的高僧,那种能够真正代表中国哲学中“隐”的精粹含义的隐居之人,拈花微笑,无语胜有声。
这种心态无疑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他和田沁鑫就《青蛇》这台话剧的合作。“田沁鑫导演看过我的画之后,就希望这个作品由我来做。我们见面的时候,我说我希望她能给我一个独立空间,这个空间是建立在田沁鑫对《青蛇》解读的基础上,而不是李碧华的小说。我们谈了有10分钟,我理解中的重点是要表现出人妖佛三界,也理解她想为法海正身的初衷,这正好跟我想象的修行式的绘画能够符合,于是就决定按照这个调性去创作。”
对于和一台话剧的合作,陶冬冬有他自己的“盘算”。“我同意这个合作的时候就没想过能获得多少物质上的收益,我只有一个想法,这个作品会在戏剧开演前于剧场中呈现。比如说话剧七点半开始,观众在七点钟坐到剧场中,大家就得看半个小时。一场演出有1000个观众,演十场就是一万人曾经看过我的画,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展示方式,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当各种利益的平衡都不再是问题,背后一定有一颗纯净而平和的心。也正因为那颗心所蕴含的纯净气质,才能画出那样通透干净的“水系列”。
画高2.2米,李敖高大结实的裸体站在苹果树下,在水波纹的的映衬下尽显人体艺术的迷离美感。这是在告别英雄主义崇拜的绘画题材之后,陶冬冬的“水系列”第一次关注“人”的主题。但是水波荡漾中,怀抱宠物犬的李敖又不像是尘世中的凡人,仿佛与那些水中的神佛一样,发散着哲学的光辉。
灵感来临的时刻更像是心法相传的感应
在“水系列”的作品受到关注之前,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旅美画家陶冬冬的信息,更多的是关于他画的伟人肖像,各国的首脑政要,以及英雄主义的代表毛主席英姿飒爽、谈笑风生地出现在标志性的场所里,画面阳光而朝气,充满了正面的能量。
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内经过短暂的工作后,陶冬冬就远赴美国进修。无论是在任何一片土地上,年轻艺术家的生存状态都并不宽裕。陶冬冬为画廊做过商业画作,也曾到街边为路人画像。当年高考的素描科目曾经创下满分佳绩的他凭着过硬的功夫还要到过一幅画35美元的价格。“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这个领域里,必须要眼高手高。当时和我一起摆摊画像的也有一张要5美元的,但我每天把作品往旁边一放,开价35美元,就还是有人来找我画,因为他认可这种品质。”
1988年,陶冬冬创作了美国第一大型壁画《远古》,并因此获得了由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和美国艺术家特殊人才奖,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大型壁画的创作机会。当衣食变得无虞,创作问题却也出现——如果告别英雄人物和大型壁画,还能用什么样的题材让创作继续?
“每个画家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应该接着画什么?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恨不得拿枪把自己杀了,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愚蠢,连个题材都想不出来,但没有办法,就是想不出来。” 当陶冬冬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干脆画陈逸飞没有完成的,因为当年在美国的时候他和陈逸飞有很多的共处时光,会了解他的想法。那是个没有完成的酒吧系列,为了这个尝试原不喝酒的陶冬冬在二十几天里出没于各种酒吧中,满眼的醉男醉女,灯红酒绿,但就是没办法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
与现在“水系列”结缘也是得益于陶冬冬现在的信仰。他从1990年开始礼佛并吃素,这种信仰和修行使得他的心性变得平和而宁静,追求更加高远的感受。“很多画画的人讲,找题材的过程经常是不撞南墙心不甘,意思是说可能一开始就朝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所遇到的南墙其实只是一张纸,如果这个时候转身向后,可能就与这个创作再也无缘,如果你能鼓足勇气撞过去,它其实就是一张纸,远没有墙那么厚。”陶冬冬说,按照他的观察,在看到那个障碍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转身,他说这就是上帝没给他那一束光。“上帝把这一束光给谁或者不给谁,都不是靠努力就能得来的,我能得到,可能也是修行带给我的福报。”
得到“福报”的陶冬冬没有辜负“上帝给的那一束光”,从2007年开始,他尝试创作“水系列”,画里的主角是他每日虔诚相对的佛与神明,在一层通透的波光粼粼的水的覆盖下,佛像都显得更为温和。在水面之上,有时候是漂过的花或者落叶,有时候是氤氲而起的颜色,平添了很多禅意。“水的表现手法很多,我现在的感觉是越画越开阔;水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再脏的池塘,对比再强烈的色彩和事物,在水的覆盖下都能融合得非常好,非常协调。”也正是发现了这样一个奥秘,陶冬冬的“水系列”才能吸引来李敖的关注。以一些老先生的照片为基础,李敖的裸体就这样被覆盖在了水下。“画之前,李敖在送我离开的时候还强调说,不要把我的重要部位画得太小哦。”陶冬冬学着老先生玩笑的语气,在他接到了李敖的赞赏电话之后。
坐看云起时
画如其人,出现在陶冬冬画中的无论是崇拜还是禅意,除了20多年前真正开始的信仰之外,很多缘分都能上溯到更早的经历中。
早在最初学画的时候,他的方向是中国画,很多的形象在他的视线里都是线条,不注重色彩的训练,需要诠释的主题就是黑和白。直到参加高考之前,学校招生的考试需要色彩,他才强迫自己接触西洋画。出国之前,他一个人在北京萧瑟的冬天到颐和园和圆明园去画画,忽然理解了为什么以前临摹的那么多古人名画都是没有色彩的。“在古代,除了故宫没人敢轻易在建筑上用红色,到了冬天北京就是什么颜色都没有。”可是当他到了美国,颜色一下子就丰富起来。环境和空间中对视觉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又会投射到他的作品中,所以后来的作品都会变得鲜艳、通透而又明快。
很多评论家说,陶冬冬作品中的这种通透与明快总是充满了“正能量”,在这个抱怨与“负能量”几近“爆表”的年代里,“正能量”仿佛是稀缺资源,很多人都来向陶冬冬“讨教”心怀阳光的秘方。“首先我觉得修行就让我靠近‘正能量’,否则你修的那是邪教。再有也和自己的心态有关,比如我遇到一些坎坷也没觉得有多痛苦,吃咸菜的时候也没觉得别人大鱼大肉有多幸福。”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代隐居山中修行的高僧,那种能够真正代表中国哲学中“隐”的精粹含义的隐居之人,拈花微笑,无语胜有声。
这种心态无疑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他和田沁鑫就《青蛇》这台话剧的合作。“田沁鑫导演看过我的画之后,就希望这个作品由我来做。我们见面的时候,我说我希望她能给我一个独立空间,这个空间是建立在田沁鑫对《青蛇》解读的基础上,而不是李碧华的小说。我们谈了有10分钟,我理解中的重点是要表现出人妖佛三界,也理解她想为法海正身的初衷,这正好跟我想象的修行式的绘画能够符合,于是就决定按照这个调性去创作。”
对于和一台话剧的合作,陶冬冬有他自己的“盘算”。“我同意这个合作的时候就没想过能获得多少物质上的收益,我只有一个想法,这个作品会在戏剧开演前于剧场中呈现。比如说话剧七点半开始,观众在七点钟坐到剧场中,大家就得看半个小时。一场演出有1000个观众,演十场就是一万人曾经看过我的画,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展示方式,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当各种利益的平衡都不再是问题,背后一定有一颗纯净而平和的心。也正因为那颗心所蕴含的纯净气质,才能画出那样通透干净的“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