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前置性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1、读课文,你认为作者赞美搭石的句子(即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读课文,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了美?由这些语句你联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 )的风景。(每找到一处,把这三个问题对应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各学习小组从2小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说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意图: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求“为学生的好学而进行的设计”,( 即简单、浅入、开放。)既要“保底”又不“封顶”,使学困生有兴趣,又要使优等生感到有趣味,这样前置作业才能帮助这节课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首先,前置性学习应简单易于操作,要求明晰。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表达方式等要适合多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利于不同的学生以积极的状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入文本学习。为此我在小研究中设计了“请各学习小组从2小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这样有了明确的中心任务,为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示了具体的学习方式。围绕中心任务,各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前置性学习。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进入文本,重组文本内容,引入课外资料,丰富文本内涵,用个性化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外化,参与全班交流,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其次,前置性学习应找准主线,对准目标。前置性作业必须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来设计,抓住知识主线、找准重难点。为此我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以“美” 为切入点作为全文的主线,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设计了小研究中1、2小题。这样使前置性作业、教学目标和交流话题三者得到统一,学生的“学”变得有方向,有实效。为此如果把一堂的生本课比喻为一盘棋的话,那么前置性作业设计无疑就是基于全盘的一个重要 “开局”,这个“开局”必定指向教学内容的重点,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
最后,前置性学习应引领探究,适度开放。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它不仅要能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对问题和现象的认识,还要起到提示、指导或引导的作用。为此我在小研究中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和“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这样,前置性学习和课堂交流学习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又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有一定的开放性。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为学生深入感悟和探寻文意提供帮助。
三、实施过程:
(一)、布置前置性作业,学生自学21课,完成小研究。
(二)、小组内交流展示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的资料。
(三)、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课前小研究完成的情况,选择品品、读读、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展示本组学习成果,组内成员互相启发、补充,评议。加深理解与感受。
(四)、完成小研究中4小题,交流一下,本节课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疑、师点拨)。
(五)、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紧扣文中语言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习自主感悟探究的过程中,以“美” 为切入点作为全文的主线,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以学生自读自悟贯穿始终。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另外给予了学生极大的空间,以学生汇报的思路带动课堂教学,体现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地位的肯定。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课前小研究中2、3小题向学生推荐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易于操作。找准了课文主线,对准了教学目标。如:学生在全班交流,用课前选择的品品、读读、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时收到较好效果,其中有的组表演两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背老人过溪等情景,还有一组学生要求我和他们一起表演一行人走搭石时的情景,我们共同体会了“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画面。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得到的作用才更直观、更深刻,因为我们知道,任何外化的东西都不如自己体验来得真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问题的领悟。还有的组是根据老人有急事而精心调整搭石受到启发,联想到了其他人有急事时像老人一样精心调整搭石,由年轻人背老人过溪联想到大人背孩子、年轻人帮妇女抱孩子过溪的情境,补充了文本的空白。还有的组是搜集了课文中精心摆放搭石 、老人调整石块 、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 、偶遇老人,背负过溪的图片幻灯片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感受到家乡人们的美好情感。总之,课前小研究中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给学生提供了创新和展示自己的契机,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小研究中设计的向学生推荐学习方式和“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的环节,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既“保底”又不“封顶”, 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3、使学生在课前自主研读的基础上,通过组内交流整理,然后通过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悟。使学生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并结合其他同学的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下,我的生本教育才刚刚起步,前置性作业设计还显得粗糙与简陋,还需精雕细凿,使它更科学、更实效、更完美的为课堂服务。但我坚信一点,让学生有备而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而我对前置性作业的探究也将永无止境!从而迈好生本课堂实践的第一步,实现“有效教与学”。
一、前置性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1、读课文,你认为作者赞美搭石的句子(即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读课文,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了美?由这些语句你联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 )的风景。(每找到一处,把这三个问题对应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各学习小组从2小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说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意图: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求“为学生的好学而进行的设计”,( 即简单、浅入、开放。)既要“保底”又不“封顶”,使学困生有兴趣,又要使优等生感到有趣味,这样前置作业才能帮助这节课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首先,前置性学习应简单易于操作,要求明晰。前置性作业的难度、表达方式等要适合多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利于不同的学生以积极的状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入文本学习。为此我在小研究中设计了“请各学习小组从2小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这样有了明确的中心任务,为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示了具体的学习方式。围绕中心任务,各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前置性学习。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进入文本,重组文本内容,引入课外资料,丰富文本内涵,用个性化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外化,参与全班交流,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其次,前置性学习应找准主线,对准目标。前置性作业必须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来设计,抓住知识主线、找准重难点。为此我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以“美” 为切入点作为全文的主线,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设计了小研究中1、2小题。这样使前置性作业、教学目标和交流话题三者得到统一,学生的“学”变得有方向,有实效。为此如果把一堂的生本课比喻为一盘棋的话,那么前置性作业设计无疑就是基于全盘的一个重要 “开局”,这个“开局”必定指向教学内容的重点,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
最后,前置性学习应引领探究,适度开放。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它不仅要能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对问题和现象的认识,还要起到提示、指导或引导的作用。为此我在小研究中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可以选用朗读、图文分类、语言讲述、资料展示、画一画、演一演……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和“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这样,前置性学习和课堂交流学习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又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有一定的开放性。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为学生深入感悟和探寻文意提供帮助。
三、实施过程:
(一)、布置前置性作业,学生自学21课,完成小研究。
(二)、小组内交流展示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的资料。
(三)、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课前小研究完成的情况,选择品品、读读、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展示本组学习成果,组内成员互相启发、补充,评议。加深理解与感受。
(四)、完成小研究中4小题,交流一下,本节课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疑、师点拨)。
(五)、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紧扣文中语言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习自主感悟探究的过程中,以“美” 为切入点作为全文的主线,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以学生自读自悟贯穿始终。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另外给予了学生极大的空间,以学生汇报的思路带动课堂教学,体现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地位的肯定。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课前小研究中2、3小题向学生推荐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易于操作。找准了课文主线,对准了教学目标。如:学生在全班交流,用课前选择的品品、读读、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时收到较好效果,其中有的组表演两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背老人过溪等情景,还有一组学生要求我和他们一起表演一行人走搭石时的情景,我们共同体会了“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画面。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得到的作用才更直观、更深刻,因为我们知道,任何外化的东西都不如自己体验来得真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问题的领悟。还有的组是根据老人有急事而精心调整搭石受到启发,联想到了其他人有急事时像老人一样精心调整搭石,由年轻人背老人过溪联想到大人背孩子、年轻人帮妇女抱孩子过溪的情境,补充了文本的空白。还有的组是搜集了课文中精心摆放搭石 、老人调整石块 、一行人走搭石、同时过溪,招手礼让 、偶遇老人,背负过溪的图片幻灯片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感受到家乡人们的美好情感。总之,课前小研究中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给学生提供了创新和展示自己的契机,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2、小研究中设计的向学生推荐学习方式和“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下面写一写吧。”的环节,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既“保底”又不“封顶”, 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3、使学生在课前自主研读的基础上,通过组内交流整理,然后通过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悟。使学生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并结合其他同学的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下,我的生本教育才刚刚起步,前置性作业设计还显得粗糙与简陋,还需精雕细凿,使它更科学、更实效、更完美的为课堂服务。但我坚信一点,让学生有备而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而我对前置性作业的探究也将永无止境!从而迈好生本课堂实践的第一步,实现“有效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