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编的第六节“有教无类”的第4则“未知,焉得仁”中的“未知”一句,教参中将其翻译为“不晓得”。笔者认为,“未知”应翻译为“(子张你对仁)不够理解”更为合理。
【关键词】未知;不晓得;不够理解
【中图分类号】H415 【文献标识码】A
《先秦诸子选读》因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特质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学校和语文老师的青睐。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一定绕不开儒家经典,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在讲授选文时,教师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简而能赅、浅而能深、严谨准确地把握选文内容,也可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来理解《论语》的精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丝不肯放松马虎的严谨态度,不迷信于教参及名家的注解,有自己科学独特的解读。
笔者在讲授《论语》选编的第六节“有教无类”的第4则时,对“未知”的理解与教参对其的解释稍有异议。选编的第4则原文,具体如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吴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教参对这段文字翻译为:
子张问道:“大官子文多次当大官,没有喜悦的容色;多次被免职,没有怨怒的容色。前任所推行的政策,一定告诉新任,怎么样?”孔子说:“够忠诚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能算仁?”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陈文子是有十辆马车的人物,抛弃了它们而离开了齐国;到了他国,说这里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又到另一国家。又说。还是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如何?”孔子说:“够清白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么算仁?”
课本中对“未知”没有专门解释。根据译文,很明显教参把“未知”翻译为“不晓得”。这应当是教材编写专家对“未知”的官方解读。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未知”的翻译也是“不晓得”;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把“未知”解释为“不知道”。也就是说,面对弟子子张提出的问题,孔子给予了回答。对于令尹子文,孔子评价他为“忠”,即忠于职守;对于陈子文,孔子评价他为“清”,即清白,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当子张再追问他们能算得上仁吗?根据专家的翻译,孔子回答为“不晓得(不知道),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孔子本已很确定地认为“哪里算得上仁呢?”为何之前再加一句“不晓得(不知道)”?这就显得前后矛盾了。对于惜字如金、言简意赅的古人,一是不会说赘余之言;二是不会说矛盾之句。何况是大教育家的儒家圣人孔子,应该是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参及部分学者对“未知”的翻译有误。
文言文中省略句式非常普遍。常见的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等。对话中,孔子回答:“未知。焉得仁?”显然,“未知”之前,省略了主语。省略的主语大概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省略主语“吾”,即“(吾)未知。焉得仁?”翻译为:“(我)不晓得,哪里算得上是仁呢?”这是许多学者所默认的。前文已说过,这种翻译显得前后语意矛盾,不能令人信服。
第二是省略主语“女”(“女”通“汝”),可理解为对话中的子张。即“(女)未知。焉得仁?”翻译为:“子张你不晓得啊,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不晓得什么?似乎又省略了宾语。根据语境推测,应该是省略了宾语“仁”。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述而》);强调“仁”的行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述而》);鼓励弟子要“当仁,不让于师”;自谦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在孔子心中,“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在《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论语译注》,杨伯峻,第221页)可见,“仁”是一个有宽广内涵和外延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孔子如果认为子张不能正确理解“仁”,因此不能正确评判别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仁”的范畴,似乎就容易说通了。
所以笔者认为,“未知”省略的主语是“汝”,省略的宾语是“仁”。恰当的译文应是:子张你还不理解仁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此外,“知”在古汉语词典中有“知道、了解”这一普遍含义外,还通“智”字。这种通假现象,也在《论语》中普遍存在。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通“智”,即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在“未知,焉得仁”中,“知”也有可能通“智”。假如这种情况成立,那么就可以翻译为:“子张你还不聪明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在《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鼓励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睿智、宽厚、大度、循循善诱的蔼然长者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孔子,应该不会对弟子的提问,先批评再解答。所以,“知”通“智”这种假设,似乎有些牵强,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知,焉得仁”中,“未知”应翻译为“子张你对仁还不够理解啊”较为合理。
作为站在讲台上的一线语文教师,對经典要有一丝不苟的谨严精神,对名家的解读不盲从,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即便牵强甚至谬误,这种质疑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唯其如此,才能在课堂中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才能在教学中推陈出新赋予文本新的解读,才能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创新。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未知;不晓得;不够理解
【中图分类号】H415 【文献标识码】A
《先秦诸子选读》因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特质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学校和语文老师的青睐。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一定绕不开儒家经典,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在讲授选文时,教师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简而能赅、浅而能深、严谨准确地把握选文内容,也可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来理解《论语》的精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丝不肯放松马虎的严谨态度,不迷信于教参及名家的注解,有自己科学独特的解读。
笔者在讲授《论语》选编的第六节“有教无类”的第4则时,对“未知”的理解与教参对其的解释稍有异议。选编的第4则原文,具体如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吴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教参对这段文字翻译为:
子张问道:“大官子文多次当大官,没有喜悦的容色;多次被免职,没有怨怒的容色。前任所推行的政策,一定告诉新任,怎么样?”孔子说:“够忠诚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能算仁?”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陈文子是有十辆马车的人物,抛弃了它们而离开了齐国;到了他国,说这里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又到另一国家。又说。还是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如何?”孔子说:“够清白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么算仁?”
课本中对“未知”没有专门解释。根据译文,很明显教参把“未知”翻译为“不晓得”。这应当是教材编写专家对“未知”的官方解读。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未知”的翻译也是“不晓得”;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把“未知”解释为“不知道”。也就是说,面对弟子子张提出的问题,孔子给予了回答。对于令尹子文,孔子评价他为“忠”,即忠于职守;对于陈子文,孔子评价他为“清”,即清白,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当子张再追问他们能算得上仁吗?根据专家的翻译,孔子回答为“不晓得(不知道),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孔子本已很确定地认为“哪里算得上仁呢?”为何之前再加一句“不晓得(不知道)”?这就显得前后矛盾了。对于惜字如金、言简意赅的古人,一是不会说赘余之言;二是不会说矛盾之句。何况是大教育家的儒家圣人孔子,应该是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参及部分学者对“未知”的翻译有误。
文言文中省略句式非常普遍。常见的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等。对话中,孔子回答:“未知。焉得仁?”显然,“未知”之前,省略了主语。省略的主语大概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省略主语“吾”,即“(吾)未知。焉得仁?”翻译为:“(我)不晓得,哪里算得上是仁呢?”这是许多学者所默认的。前文已说过,这种翻译显得前后语意矛盾,不能令人信服。
第二是省略主语“女”(“女”通“汝”),可理解为对话中的子张。即“(女)未知。焉得仁?”翻译为:“子张你不晓得啊,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不晓得什么?似乎又省略了宾语。根据语境推测,应该是省略了宾语“仁”。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述而》);强调“仁”的行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述而》);鼓励弟子要“当仁,不让于师”;自谦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在孔子心中,“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在《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论语译注》,杨伯峻,第221页)可见,“仁”是一个有宽广内涵和外延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孔子如果认为子张不能正确理解“仁”,因此不能正确评判别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仁”的范畴,似乎就容易说通了。
所以笔者认为,“未知”省略的主语是“汝”,省略的宾语是“仁”。恰当的译文应是:子张你还不理解仁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此外,“知”在古汉语词典中有“知道、了解”这一普遍含义外,还通“智”字。这种通假现象,也在《论语》中普遍存在。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通“智”,即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在“未知,焉得仁”中,“知”也有可能通“智”。假如这种情况成立,那么就可以翻译为:“子张你还不聪明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在《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鼓励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睿智、宽厚、大度、循循善诱的蔼然长者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孔子,应该不会对弟子的提问,先批评再解答。所以,“知”通“智”这种假设,似乎有些牵强,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知,焉得仁”中,“未知”应翻译为“子张你对仁还不够理解啊”较为合理。
作为站在讲台上的一线语文教师,對经典要有一丝不苟的谨严精神,对名家的解读不盲从,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即便牵强甚至谬误,这种质疑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唯其如此,才能在课堂中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才能在教学中推陈出新赋予文本新的解读,才能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创新。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