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论语》“未知,焉得仁”中“未知”的含义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编的第六节“有教无类”的第4则“未知,焉得仁”中的“未知”一句,教参中将其翻译为“不晓得”。笔者认为,“未知”应翻译为“(子张你对仁)不够理解”更为合理。
  【关键词】未知;不晓得;不够理解
  【中图分类号】H415 【文献标识码】A
  《先秦诸子选读》因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言特质等优势,得到了许多学校和语文老师的青睐。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一定绕不开儒家经典,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在讲授选文时,教师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简而能赅、浅而能深、严谨准确地把握选文内容,也可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来理解《论语》的精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丝不肯放松马虎的严谨态度,不迷信于教参及名家的注解,有自己科学独特的解读。
  笔者在讲授《论语》选编的第六节“有教无类”的第4则时,对“未知”的理解与教参对其的解释稍有异议。选编的第4则原文,具体如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吴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教参对这段文字翻译为:
  子张问道:“大官子文多次当大官,没有喜悦的容色;多次被免职,没有怨怒的容色。前任所推行的政策,一定告诉新任,怎么样?”孔子说:“够忠诚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能算仁?”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陈文子是有十辆马车的人物,抛弃了它们而离开了齐国;到了他国,说这里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又到另一国家。又说。还是和我国崔杼差不多呀,又离开。如何?”孔子说:“够清白了。”“算仁吗?”“不晓得。这怎么算仁?”
  课本中对“未知”没有专门解释。根据译文,很明显教参把“未知”翻译为“不晓得”。这应当是教材编写专家对“未知”的官方解读。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未知”的翻译也是“不晓得”;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把“未知”解释为“不知道”。也就是说,面对弟子子张提出的问题,孔子给予了回答。对于令尹子文,孔子评价他为“忠”,即忠于职守;对于陈子文,孔子评价他为“清”,即清白,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当子张再追问他们能算得上仁吗?根据专家的翻译,孔子回答为“不晓得(不知道),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孔子本已很确定地认为“哪里算得上仁呢?”为何之前再加一句“不晓得(不知道)”?这就显得前后矛盾了。对于惜字如金、言简意赅的古人,一是不会说赘余之言;二是不会说矛盾之句。何况是大教育家的儒家圣人孔子,应该是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参及部分学者对“未知”的翻译有误。
  文言文中省略句式非常普遍。常见的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等。对话中,孔子回答:“未知。焉得仁?”显然,“未知”之前,省略了主语。省略的主语大概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省略主语“吾”,即“(吾)未知。焉得仁?”翻译为:“(我)不晓得,哪里算得上是仁呢?”这是许多学者所默认的。前文已说过,这种翻译显得前后语意矛盾,不能令人信服。
  第二是省略主语“女”(“女”通“汝”),可理解为对话中的子张。即“(女)未知。焉得仁?”翻译为:“子张你不晓得啊,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不晓得什么?似乎又省略了宾语。根据语境推测,应该是省略了宾语“仁”。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述而》);强调“仁”的行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述而》);鼓励弟子要“当仁,不让于师”;自谦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在孔子心中,“仁”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在《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论语译注》,杨伯峻,第221页)可见,“仁”是一个有宽广内涵和外延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孔子如果认为子张不能正确理解“仁”,因此不能正确评判别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仁”的范畴,似乎就容易说通了。
  所以笔者认为,“未知”省略的主语是“汝”,省略的宾语是“仁”。恰当的译文应是:子张你还不理解仁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此外,“知”在古汉语词典中有“知道、了解”这一普遍含义外,还通“智”字。这种通假现象,也在《论语》中普遍存在。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通“智”,即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在“未知,焉得仁”中,“知”也有可能通“智”。假如这种情况成立,那么就可以翻译为:“子张你还不聪明啊,他哪里算得上是仁呢?”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是,在《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鼓励弟子各言其志。孔子睿智、宽厚、大度、循循善诱的蔼然长者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孔子,应该不会对弟子的提问,先批评再解答。所以,“知”通“智”这种假设,似乎有些牵强,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知,焉得仁”中,“未知”应翻译为“子张你对仁还不够理解啊”较为合理。
  作为站在讲台上的一线语文教师,對经典要有一丝不苟的谨严精神,对名家的解读不盲从,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即便牵强甚至谬误,这种质疑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唯其如此,才能在课堂中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才能在教学中推陈出新赋予文本新的解读,才能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大胆创新。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
故障现象:客户驾车行驶,途经服务站,下车时发现左侧电动滑门电动功能无法使用,不能上锁且无法完全关闭,遂将左侧滑门固定后驾车前往本店.rn故障诊断:同客户试车并询问客户得
期刊
【摘要】生本理念既是一种教学新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新模式。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生本理念这一教学新理念,以全新的生本理念视角来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改革
期刊
车型:配置3.0L发动机.rnVIN: WDCCB6DE1FA××××××.rn行驶里程:154769km.rn故障现象:客户反映车辆停放一段时间后,仪表上显示室外温度为-40℃,发动机故障灯亮.rn故障诊断
期刊
车型:底盘号为177.987,配置282四缸缸内直喷发动机、双离合器变速器.rn行驶里程:2926km.rn故障现象:行驶中发动机灯亮,加油无力.rn故障诊断:此车为新车,客户抱怨大.接车后一
期刊
车型:smart fortwo coupe 66kW turbo,配置281.910发动机.rn行驶里程:11991km.rnVIN: WME4533531K××××××.rn故障现象:车辆被追尾,事故维修之后,行驶几天发现发动机故障
期刊
“水客”一词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就已出现。千百年来,其含义从渔夫演变为走水路的行商,又逐渐演化为通过陆路旅检口岸走私货物进出境的走私者。水客走私由来已久,近年来又发酵为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篇写人的文章.本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在不断改进中形成此教学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