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皮质发育障碍(DCD)大鼠模型海马CA1区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及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的变化,探讨DCD大鼠模型的致痫机制。方法:选取出生10~20dDCD幼鼠模型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可视法脑片膜片钳记录方法,记录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NMDA受体及AmPA受体介导的eEPSC幅度及衰减时间常数。结果:DC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MDA受体介导的eEPSC的幅度有明显增高r(11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