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义务教育中的一个很弱的环节。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任然保留着过去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这就要加强创新教学。那么我们能为培养学生的新精神做些什么呢?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教学的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芳芳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芳芳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会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探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这一设计让他们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既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创新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能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敢创新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吃花生必吃带壳的”,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合适不过,自主探索犹如“剥壳”,剥壳越有劲,花生越有味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掌握规律,要让学生去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
例如:我在教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上,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并问学生什么感觉,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哪个愿意来试一试?”顿时,学生情趣高涨,马上由许多学生说:“平方分米”。这时,马上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但我没有就此停下来,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老师不讲,同学们不看书,谁能说说刚才你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个个火种,需要老师们去点燃他,这样学生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就感到充实、感到需要、感到快乐,我们也就会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那种境界。
(作者单位: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中心小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教学的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芳芳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芳芳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会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探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这一设计让他们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既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思维更趋于活跃,充分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创新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能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敢创新
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吃花生必吃带壳的”,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合适不过,自主探索犹如“剥壳”,剥壳越有劲,花生越有味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掌握规律,要让学生去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
例如:我在教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上,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面积,并问学生什么感觉,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哪个愿意来试一试?”顿时,学生情趣高涨,马上由许多学生说:“平方分米”。这时,马上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但我没有就此停下来,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新的高点:“老师不讲,同学们不看书,谁能说说刚才你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很快有同学演示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赏识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如同一个个火种,需要老师们去点燃他,这样学生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就感到充实、感到需要、感到快乐,我们也就会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那种境界。
(作者单位: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