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邦国: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特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6月6日在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基本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继续是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吴邦国表示,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国投资者的利益,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吴邦国指出,在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内地和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香港先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非典、禽流感疫情等事件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董建华:“一国两制”智慧超凡香港祖国命运与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看着英国国旗降下来,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庄严激昂的国歌奏起,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倍感自豪与骄傲。我和全世界的中国人一样,共享难以忘怀的时刻。”谈起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董先生依然心潮澎湃。
谈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董建华说:“实施任何一种新政策都会遇到种种挑战。但是,我对香港回归祖国后实施的‘一国两制’一直坚定不移,抱有绝对的信心。回归十年间,香港与大陆的关系飞速发展,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以往。”
回归伊始,董先生就向香港市民讲“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随后,这句话广泛流传,不论是大的庆典仪式,还是社会各界举办的活动,常常可以听到这句祝福。董先生说,当时我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给市民听: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与国家命运与共。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迫与祖国分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力不断增强,香港才能回归相国。
韩魁发:香港已完全是中英关系积极因素
十年以前,香港是中英两国外交官唇枪舌剑的焦点;十年后,香港已是中英伙伴关系的一座坚实桥梁。英国前驻华大使韩魁发爵士(christopher Hum)说,在中英两国友好关系中,香港现在已完全是积极因素。
作为中国问题专家,韩魁发现在每年都会去中国内地和香港访问。他说:“我经常去香港,总的印象是香港很兴旺,经济发展非常好,这得益于香港在中国的新地位。”他表示,中英关系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入,英国政府也会继续保持中英关系的优先地位。
谈及香港的未来,韩魁发说,香港有保持繁荣的每一个机会,香港已经打下很好的基础。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方面,香港仍然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中国和外国的公司都可以利用香港作为进出中国的跳板。
王振民:一国两制降低了统一成本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日前在“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研讨会”上表示,通过“一国两制”方针实现国家统一,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统一观,把统一的成本几乎降低为零,不仅保证各方都没有损失,而且各方都能从统一中获得好处。
“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研讨会”6月10日由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办。王振民在研讨会上发言指出,“一国两制”打开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思路,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和平、和谐、相互尊重,体现了可贵的政治宽容精神。
王振民说,香港回归祖国后,依旧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资讯中心。香港的国际活动空间不断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同样从香港回归中获得好处。”王振民说,香港回归把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大大往前推进一步,此外,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内地与香港实行不同的制度,可以就近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内地从香港学习到不少好的经验,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成功。
张燕生:“内地因素”支撑香港经济平稳发展
作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断然否认了记者对香港经济的一切质疑。“那些不过是议论。”在公开场合,他经常会质问那些悲观论者:“你有什么证据?如果‘好’是我们的基本判断,那么悲观论断者所说的问题不过是香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香港回归十年,在各项硬指标的支撑下,“看好香港”成为共识。张燕生的选择则更为高调:用好香港,对未来中国的意义也许将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张燕生说:“我们看这十年中香港表现最好的行业金融业。去年香港金融业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均已跨入了伦敦和纽约那样的世界级水平,回归后,‘内地因素’目前是支撑香港经济发展最重要因素。”
十年前香港回归时,张燕生告诉他的朋友们,“我们拥有了一个五十年后方可见全貌的瑰宝”。十年中,香港经济不乏震荡,但作为观察者的张燕生从来没有丧失对香港经济所拥有的信心。
唐英年:香港这10年是台湾借鉴模型
在香港回归的10年,现任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画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英年表示:“回归绝对是毫无保留的成功。不论是中央政府、中国13亿同胞和7。0万香港市民,都认为回归是完全成功的。回归不光是‘一国两制’方针、‘港人治港’原则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而且对于祖国和平统一也能起到正面作用,对于台湾人民来说,也可以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型。”
唐英年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表达过自己对香港的深厚感情,无论是他当年从国外慨然回港为父效力,还是时常向自己的子女灌输爱港思想。在这位性格乐观的“财爷”眼里,那场让人心悸的亚洲金融危机,恰恰也是促使香港转型的时机。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带来冲击,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活在当中是很辛苦的。但危机就是转机,可以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香港转型。在过去十年中,香港人深深感受到中央和13亿同胞对香港的关怀。这种感受,你走在街上是体会不到的,要在香港住时间长了,就会加深对内地的感情。回归,不仅仅是一天的回归。”唐英年说。
曾宪梓:人心的回归是最大的回归
全国人大常委、香港著名企业家、金利来集团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香港回归以来,最主要的是人心逐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最重要的胜利。”“开始的时候,香港不少的市民对回归以后的香港没有信心,所以回归前移民了不少人,但是他们后悔了。香港回归以后,他们又陆陆续续回到香港来了。这里面首先有一点,香港回归以来,最主要是人心逐渐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最重要的胜利。人心回归就体现在现在有很多企业界老板、广大市民到内地投资。这里面要看到香港企业界,香港市民对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很大的认同,同时对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的信心不断增强。所以我说最大的回归是人心回归。”
谈到香港经济的发展,曾先生认为,香港之所以能从一个小鱼村发展成国际性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除了依靠港人自己的勤劳与奋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祖国的支持。
梁爱诗:香港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
“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区旗,更换一些名称便能落买,还要经过一段心路历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而这个转变,首先发生在法律制度上。”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6月10日在香港谈及《基本法》实施情况时说。
梁爱诗强调说,“按照《基本法》的规定,中央在许多方面对特区事务仍有个角色,例如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命,国防和外交事务的处理等,这些都是对实质主权的行使,特区法院对国家行为没有司法管辖权。”
梁爱诗指出,回归前,许多人预言香港人将会在共产党统治下失去言论、新闻、学术、信仰等自由。回归以后,这些悲观的预测都一项接一项地落空。居民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比回归前还多。国际社群都承认:香港是亚洲最自由的城市之一,而我们的人权状况,比有些高举人权旗帜的国家还要好。
面对香港的未来,梁爱诗充满信心。“十年来特区的事情,没法一一说清楚。但愿美好的事物和困难艰辛的经验,无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化成不灭的因子,有如繁星点点,照引着我们向前走的道路。”
(责任编辑 吴晓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6月6日在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基本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继续是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吴邦国表示,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国投资者的利益,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吴邦国指出,在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内地和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香港先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非典、禽流感疫情等事件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董建华:“一国两制”智慧超凡香港祖国命运与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看着英国国旗降下来,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庄严激昂的国歌奏起,自己的心情非常激动,倍感自豪与骄傲。我和全世界的中国人一样,共享难以忘怀的时刻。”谈起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董先生依然心潮澎湃。
谈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董建华说:“实施任何一种新政策都会遇到种种挑战。但是,我对香港回归祖国后实施的‘一国两制’一直坚定不移,抱有绝对的信心。回归十年间,香港与大陆的关系飞速发展,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以往。”
回归伊始,董先生就向香港市民讲“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随后,这句话广泛流传,不论是大的庆典仪式,还是社会各界举办的活动,常常可以听到这句祝福。董先生说,当时我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给市民听: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与国家命运与共。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迫与祖国分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力不断增强,香港才能回归相国。
韩魁发:香港已完全是中英关系积极因素
十年以前,香港是中英两国外交官唇枪舌剑的焦点;十年后,香港已是中英伙伴关系的一座坚实桥梁。英国前驻华大使韩魁发爵士(christopher Hum)说,在中英两国友好关系中,香港现在已完全是积极因素。
作为中国问题专家,韩魁发现在每年都会去中国内地和香港访问。他说:“我经常去香港,总的印象是香港很兴旺,经济发展非常好,这得益于香港在中国的新地位。”他表示,中英关系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入,英国政府也会继续保持中英关系的优先地位。
谈及香港的未来,韩魁发说,香港有保持繁荣的每一个机会,香港已经打下很好的基础。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方面,香港仍然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中国和外国的公司都可以利用香港作为进出中国的跳板。
王振民:一国两制降低了统一成本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日前在“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研讨会”上表示,通过“一国两制”方针实现国家统一,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统一观,把统一的成本几乎降低为零,不仅保证各方都没有损失,而且各方都能从统一中获得好处。
“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研讨会”6月10日由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办。王振民在研讨会上发言指出,“一国两制”打开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思路,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和平、和谐、相互尊重,体现了可贵的政治宽容精神。
王振民说,香港回归祖国后,依旧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资讯中心。香港的国际活动空间不断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国家同样从香港回归中获得好处。”王振民说,香港回归把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大大往前推进一步,此外,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内地与香港实行不同的制度,可以就近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内地从香港学习到不少好的经验,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成功。
张燕生:“内地因素”支撑香港经济平稳发展
作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断然否认了记者对香港经济的一切质疑。“那些不过是议论。”在公开场合,他经常会质问那些悲观论者:“你有什么证据?如果‘好’是我们的基本判断,那么悲观论断者所说的问题不过是香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香港回归十年,在各项硬指标的支撑下,“看好香港”成为共识。张燕生的选择则更为高调:用好香港,对未来中国的意义也许将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张燕生说:“我们看这十年中香港表现最好的行业金融业。去年香港金融业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均已跨入了伦敦和纽约那样的世界级水平,回归后,‘内地因素’目前是支撑香港经济发展最重要因素。”
十年前香港回归时,张燕生告诉他的朋友们,“我们拥有了一个五十年后方可见全貌的瑰宝”。十年中,香港经济不乏震荡,但作为观察者的张燕生从来没有丧失对香港经济所拥有的信心。
唐英年:香港这10年是台湾借鉴模型
在香港回归的10年,现任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画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英年表示:“回归绝对是毫无保留的成功。不论是中央政府、中国13亿同胞和7。0万香港市民,都认为回归是完全成功的。回归不光是‘一国两制’方针、‘港人治港’原则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而且对于祖国和平统一也能起到正面作用,对于台湾人民来说,也可以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型。”
唐英年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表达过自己对香港的深厚感情,无论是他当年从国外慨然回港为父效力,还是时常向自己的子女灌输爱港思想。在这位性格乐观的“财爷”眼里,那场让人心悸的亚洲金融危机,恰恰也是促使香港转型的时机。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带来冲击,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活在当中是很辛苦的。但危机就是转机,可以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香港转型。在过去十年中,香港人深深感受到中央和13亿同胞对香港的关怀。这种感受,你走在街上是体会不到的,要在香港住时间长了,就会加深对内地的感情。回归,不仅仅是一天的回归。”唐英年说。
曾宪梓:人心的回归是最大的回归
全国人大常委、香港著名企业家、金利来集团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香港回归以来,最主要的是人心逐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最重要的胜利。”“开始的时候,香港不少的市民对回归以后的香港没有信心,所以回归前移民了不少人,但是他们后悔了。香港回归以后,他们又陆陆续续回到香港来了。这里面首先有一点,香港回归以来,最主要是人心逐渐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最重要的胜利。人心回归就体现在现在有很多企业界老板、广大市民到内地投资。这里面要看到香港企业界,香港市民对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很大的认同,同时对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的信心不断增强。所以我说最大的回归是人心回归。”
谈到香港经济的发展,曾先生认为,香港之所以能从一个小鱼村发展成国际性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除了依靠港人自己的勤劳与奋斗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祖国的支持。
梁爱诗:香港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
“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区旗,更换一些名称便能落买,还要经过一段心路历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而这个转变,首先发生在法律制度上。”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6月10日在香港谈及《基本法》实施情况时说。
梁爱诗强调说,“按照《基本法》的规定,中央在许多方面对特区事务仍有个角色,例如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命,国防和外交事务的处理等,这些都是对实质主权的行使,特区法院对国家行为没有司法管辖权。”
梁爱诗指出,回归前,许多人预言香港人将会在共产党统治下失去言论、新闻、学术、信仰等自由。回归以后,这些悲观的预测都一项接一项地落空。居民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比回归前还多。国际社群都承认:香港是亚洲最自由的城市之一,而我们的人权状况,比有些高举人权旗帜的国家还要好。
面对香港的未来,梁爱诗充满信心。“十年来特区的事情,没法一一说清楚。但愿美好的事物和困难艰辛的经验,无论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都化成不灭的因子,有如繁星点点,照引着我们向前走的道路。”
(责任编辑 吴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