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了一就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若论学问,他可以说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要说文章,也堪称涉笔成趣,妙有词致。他有《龙虫并雕斋琐语》一书,其中的文章,大多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散文小品,即现在所谓随笔。读这些文章,除了感慨于作者无论是衣食住行、风土人情,还是开会写信、跳舞看戏都可以入文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诙谐、幽默和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关于诙谐、幽默,我想举三个例子:
一是他说文人不顾囊中羞涩而买书,颇像男人有了外遇,不顾家里啃窝窝头、穿补丁衣服的太太和孩子,却要为“一个女朋友而用了许多大可不必用的钱”。文人们这种“不足与外人道也”的尴尬,让他这么一说,反而平添了不少情趣。
二是他以一系列的比喻,来形容抗日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有些小地方追赶某一些大都市的物价,恰像小狗背着斜阳追赶自己的影子。……人人都在嗟叹物价如春笋,如初日,如脱手的轻气球,只见其高,不见其低。有时候又像小学算术里所叙述的蜗牛爬树,日升三尺,夜降一尺,结果仍是高升。”与此同时,“公务员的加薪和物价的飞涨好比龟兔竞走,这龟乃是从容不迫的龟,那兔却是不肯睡觉的兔,所以每次加薪都不免令人有杯水车薪之感了。”倘若不是深受物价上涨之害而又富于机智幽默,是写不出这些话来的。
三是他的风趣和智慧还表现在自嘲上。他说:我虽以“龙虫并雕”自命,但其实是“雕虫则有之,雕龙则未必。”有时候,“偶然想要雕龙,结果恰像古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实在是‘雕龙不成反类蛇’,所雕的仍旧是虫,……一条‘长虫’而已。”
至于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我以为最让人叹服者莫过于文章中的“四六”句。“四六”古称骈文,如今叫做对偶。如果说古代的骈文曾因堆砌典故、炫耀词藻、陈陈相因、言之无物而走向衰落的话,那么今天的对偶,却应该是表情达意即“修辞立其诚”的一种好形式。从书中不难看出,每到精彩处,作者总是信手写出几句亦文亦白的“四六”。例如在谈到为什么要写这些文章时,他说:“当年苏东坡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做诗赞黄州猪肉;现在我却是俩钱儿能供日用,投稿夸赤縣辣椒”(《辣椒》是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在谈到当年的文人斯文扫地,就连保姆也瞧不起他们时,他又说:“她对我们是稍忤即嗔,恨尤甚于刺骨;我们对她是未言先笑,谄有过于胁肩。”“人家挞婢如挞犬,体罚施于泥中;我们事仆如事亲,色养(子女和颜悦色奉养父母──原注)行于灶下。”读这些文字,让我在啧啧称羡的同时,也不由得愧怍不已!
王力先生的这些本领当然不是轻易得来的。他早年考入清华研究院,据说是32名同学中唯一跟随赵元任治语言学的学生。后来他负笈远游,留学法国,回国后又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因此他的学识其实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他说过,同是我这个人,写正经的文章时往往为了推敲一个字而“呕出心肝,若写些所谓小品,却是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可见,这些文章不过是他在“雕龙”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和边角材料,磨刀不误砍柴功地“雕”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虫”而已。
向向摘编自《往事知多少》
编辑/香玉
关于诙谐、幽默,我想举三个例子:
一是他说文人不顾囊中羞涩而买书,颇像男人有了外遇,不顾家里啃窝窝头、穿补丁衣服的太太和孩子,却要为“一个女朋友而用了许多大可不必用的钱”。文人们这种“不足与外人道也”的尴尬,让他这么一说,反而平添了不少情趣。
二是他以一系列的比喻,来形容抗日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有些小地方追赶某一些大都市的物价,恰像小狗背着斜阳追赶自己的影子。……人人都在嗟叹物价如春笋,如初日,如脱手的轻气球,只见其高,不见其低。有时候又像小学算术里所叙述的蜗牛爬树,日升三尺,夜降一尺,结果仍是高升。”与此同时,“公务员的加薪和物价的飞涨好比龟兔竞走,这龟乃是从容不迫的龟,那兔却是不肯睡觉的兔,所以每次加薪都不免令人有杯水车薪之感了。”倘若不是深受物价上涨之害而又富于机智幽默,是写不出这些话来的。
三是他的风趣和智慧还表现在自嘲上。他说:我虽以“龙虫并雕”自命,但其实是“雕虫则有之,雕龙则未必。”有时候,“偶然想要雕龙,结果恰像古人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实在是‘雕龙不成反类蛇’,所雕的仍旧是虫,……一条‘长虫’而已。”
至于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我以为最让人叹服者莫过于文章中的“四六”句。“四六”古称骈文,如今叫做对偶。如果说古代的骈文曾因堆砌典故、炫耀词藻、陈陈相因、言之无物而走向衰落的话,那么今天的对偶,却应该是表情达意即“修辞立其诚”的一种好形式。从书中不难看出,每到精彩处,作者总是信手写出几句亦文亦白的“四六”。例如在谈到为什么要写这些文章时,他说:“当年苏东坡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做诗赞黄州猪肉;现在我却是俩钱儿能供日用,投稿夸赤縣辣椒”(《辣椒》是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在谈到当年的文人斯文扫地,就连保姆也瞧不起他们时,他又说:“她对我们是稍忤即嗔,恨尤甚于刺骨;我们对她是未言先笑,谄有过于胁肩。”“人家挞婢如挞犬,体罚施于泥中;我们事仆如事亲,色养(子女和颜悦色奉养父母──原注)行于灶下。”读这些文字,让我在啧啧称羡的同时,也不由得愧怍不已!
王力先生的这些本领当然不是轻易得来的。他早年考入清华研究院,据说是32名同学中唯一跟随赵元任治语言学的学生。后来他负笈远游,留学法国,回国后又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因此他的学识其实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他说过,同是我这个人,写正经的文章时往往为了推敲一个字而“呕出心肝,若写些所谓小品,却是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可见,这些文章不过是他在“雕龙”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和边角材料,磨刀不误砍柴功地“雕”了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虫”而已。
向向摘编自《往事知多少》
编辑/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