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2018年1月18日到1月19日,中国军网记者何佳跟随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一行,到访农村一线,了解百姓生活,短短两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这里有太多看不完的好风光。
2018年1月18日到1月19日,中国军网记者何佳跟随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一行,到访农村一线,了解百姓生活,短短两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这里有太多看不完的好风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干部如何将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给农民到来切身利益?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
第一站: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观背村
观背村是罗阳镇上的千年古村,村内有长寿观、保宁桥等遗址。村民靠从事简单的手工业为生,包括磨豆子、发豆芽、捡垃圾等,经济发展十分落后,201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3万元。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村庄环境脏、秩序乱、社会治安差等一系列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
2014年9月惠州市委任命陈湘担任观背村的“第一书记”,39岁的陈湘第一天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位于城郊的观背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找不出来。陈湘召集村干部开会,只说了两句话:“我个人认为工作干不好,一个是思想问题,一个是思路问题。思想问题不解决,就找不到农村发展的思路。一个人富那不是牛,带动一个村子的人富起来那才是真的牛。”
统一了村干部的思想,陈湘开始着手对观背村的改造,他说:“观背村是有资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社会上的人才、资金吸引过来。”他召集文化圈内的人士,尤其是各文化团体的负责人,群策群力。目前,观背村已入驻的社会团体和民间协会有62家。陈湘将观背村打造成一个以艺术为载体的发展平台的构想如今成为了现实。
2015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至50万元,村民生活也获得了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让村民看病更方便,观背村卫生站特地配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其中医疗科目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儿科等。看到观背村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自发的加入到了保护村庄发展的行列中,成立手有余香志愿团体,自发打扫街道等。
第二站:长宁镇松树岗村
与观背村相距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采访的第二站一一长宁镇松树岗村。
如何形容松树岗村,我想用这样一句话:“这里美得像度假村。”清澈的池塘、整齐的菜田,笔直的公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农业生产基地。
松树岗村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紧邻罗浮山5A级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全村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为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80元。全村建有水果、蔬菜、花木三大类生态农业基地。
松树岗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生机立体农业园、豆腐花厂及火龙果、葡萄、花卉等一批农业种植基地。生机立体农业园内种植的蔬菜遵循“零污染”原则,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无激素,无抗生素。那你可能会问,生了虫子怎么办?根本不会!因为这里的虫子都有自己的专属菜园。
在园内,记者还发现了一条长长的饮食科普长廊,根据园长蔡海璋博士的介绍,许多现代人对于蔬菜的认识越来越少,这条饮食长廊就是想要帮助现代人了解饮食文化,认识正确食用蔬菜的方法。
跟随向导的介绍,我们进入了一家豆腐花厂,这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创办的工廠,主要生产客家文化中非常有名的豆腐花。工厂的工人都是本村的农民。
松树岗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本村建设,利用民房改造,发展民宿业;将自家生产的蔬菜、家禽、瓜果等做成农家菜,发展农家乐。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真的发展起来。
第三站:广州增城五联村
告别惠州,第二天记者团来到了广州增城五联村,走访农村发展的第三站。
已经改造了一部分的五联村现状图,街道打扫的很干净,远处左手边的位置是一个大型池塘,再远处是农民正在修建的房租。中国军网记者何佳摄
五联村位于中新镇中部,面积16平方公里。该村共有17个自然村,34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4200多人,常住人口3500多人,外来人员300多人,是中新镇农村户籍人口最多的村。一路上,采访团听完介绍,大家的第一个担忧就是:这么大的村子,怎么管?
“尊重农民的意见,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进行农村改造的主要原则。”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书记陈一敏介绍说。为了将这条原则具体实施下去,五联村建立了民主议事厅,以支部为引领,发挥村民代表民主议事积极性。以一件小事为例,五联村之前鸡鸭是散养式的,村里的地面环境十分恶劣,村委会为此召集村民代表,对圈养家禽这一决议举手表决,获得全票通过。
五联村不仅在化解村干部与村民矛盾问题上有思路,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更有妙招。
五联村村民几代人都是靠种植为生,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选择了外出打工。剩余的妇女和老年人因为照顾家庭基本没有经济收入。鉴于这种情况,五联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土地流转,将土地进行集中耕种,2016年种植近2000亩的鹰嘴桃,2017年已初见规模。此外,还种有青枣、香蕉、荔枝、龙眼等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10068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以前依靠种地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农民通过将土地集中出租给农场,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入,还能在离家不远的农场为自己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农场内工作的张有爱,她是五联村的一名村民,今年已经70多岁了,老人介绍说“在家待着没有事情做,身体也不好,来这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挣点钱给家里用。老板人也好的很,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中国军网记者何佳摄
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村委会还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村民精神风貌。
这几年农村变美了,农民生活也更加富裕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归故土,建设家乡。
2018年1月18日到1月19日,中国军网记者何佳跟随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一行,到访农村一线,了解百姓生活,短短两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这里有太多看不完的好风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干部如何将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给农民到来切身利益?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
第一站: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观背村
观背村是罗阳镇上的千年古村,村内有长寿观、保宁桥等遗址。村民靠从事简单的手工业为生,包括磨豆子、发豆芽、捡垃圾等,经济发展十分落后,201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3万元。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村庄环境脏、秩序乱、社会治安差等一系列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
2014年9月惠州市委任命陈湘担任观背村的“第一书记”,39岁的陈湘第一天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位于城郊的观背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找不出来。陈湘召集村干部开会,只说了两句话:“我个人认为工作干不好,一个是思想问题,一个是思路问题。思想问题不解决,就找不到农村发展的思路。一个人富那不是牛,带动一个村子的人富起来那才是真的牛。”
统一了村干部的思想,陈湘开始着手对观背村的改造,他说:“观背村是有资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社会上的人才、资金吸引过来。”他召集文化圈内的人士,尤其是各文化团体的负责人,群策群力。目前,观背村已入驻的社会团体和民间协会有62家。陈湘将观背村打造成一个以艺术为载体的发展平台的构想如今成为了现实。
2015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至50万元,村民生活也获得了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让村民看病更方便,观背村卫生站特地配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其中医疗科目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儿科等。看到观背村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自发的加入到了保护村庄发展的行列中,成立手有余香志愿团体,自发打扫街道等。
第二站:长宁镇松树岗村
与观背村相距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采访的第二站一一长宁镇松树岗村。
如何形容松树岗村,我想用这样一句话:“这里美得像度假村。”清澈的池塘、整齐的菜田,笔直的公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农业生产基地。
松树岗村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紧邻罗浮山5A级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全村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为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80元。全村建有水果、蔬菜、花木三大类生态农业基地。
松树岗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生机立体农业园、豆腐花厂及火龙果、葡萄、花卉等一批农业种植基地。生机立体农业园内种植的蔬菜遵循“零污染”原则,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无激素,无抗生素。那你可能会问,生了虫子怎么办?根本不会!因为这里的虫子都有自己的专属菜园。
在园内,记者还发现了一条长长的饮食科普长廊,根据园长蔡海璋博士的介绍,许多现代人对于蔬菜的认识越来越少,这条饮食长廊就是想要帮助现代人了解饮食文化,认识正确食用蔬菜的方法。
跟随向导的介绍,我们进入了一家豆腐花厂,这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创办的工廠,主要生产客家文化中非常有名的豆腐花。工厂的工人都是本村的农民。
松树岗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本村建设,利用民房改造,发展民宿业;将自家生产的蔬菜、家禽、瓜果等做成农家菜,发展农家乐。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真的发展起来。
第三站:广州增城五联村
告别惠州,第二天记者团来到了广州增城五联村,走访农村发展的第三站。
已经改造了一部分的五联村现状图,街道打扫的很干净,远处左手边的位置是一个大型池塘,再远处是农民正在修建的房租。中国军网记者何佳摄
五联村位于中新镇中部,面积16平方公里。该村共有17个自然村,34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4200多人,常住人口3500多人,外来人员300多人,是中新镇农村户籍人口最多的村。一路上,采访团听完介绍,大家的第一个担忧就是:这么大的村子,怎么管?
“尊重农民的意见,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是我们进行农村改造的主要原则。”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书记陈一敏介绍说。为了将这条原则具体实施下去,五联村建立了民主议事厅,以支部为引领,发挥村民代表民主议事积极性。以一件小事为例,五联村之前鸡鸭是散养式的,村里的地面环境十分恶劣,村委会为此召集村民代表,对圈养家禽这一决议举手表决,获得全票通过。
五联村不仅在化解村干部与村民矛盾问题上有思路,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更有妙招。
五联村村民几代人都是靠种植为生,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选择了外出打工。剩余的妇女和老年人因为照顾家庭基本没有经济收入。鉴于这种情况,五联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土地流转,将土地进行集中耕种,2016年种植近2000亩的鹰嘴桃,2017年已初见规模。此外,还种有青枣、香蕉、荔枝、龙眼等作物,村民人均年收入10068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以前依靠种地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农民通过将土地集中出租给农场,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入,还能在离家不远的农场为自己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农场内工作的张有爱,她是五联村的一名村民,今年已经70多岁了,老人介绍说“在家待着没有事情做,身体也不好,来这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挣点钱给家里用。老板人也好的很,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中国军网记者何佳摄
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村委会还建设了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村民精神风貌。
这几年农村变美了,农民生活也更加富裕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归故土,建设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