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耶,“浪费”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闲来无事,在广场漫步时与几个熟人偶遇。大家相见甚欢,天南海北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一新闻热点——反浪费。此时,有人讲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6个青年闺蜜。她们分别在不同的私营企业谋职。自工作始,6人就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每月聚首一次,轮流做东,到馆子吃喝一顿,相互交流信息,增进感情友谊。不觉间,这一约定坚持了四年之久,除特殊情况外,从未间断。然而,最近一次聚首却产生了“内讧”:饭前本次做东者突然提出一倡议:为了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从今开始,只到茶馆聚首吃快餐,不到饭馆推杯换盏。此言如石击湖水,立即激起阵阵波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我们这是消费不是浪费;有的讲,我们吃喝是响应中央拉动消费的号召;也有的同意倡议人的观点。总之,众说纷纭,谁也没说服谁。为了不伤和气,最后大家只好“客随主便”,按照做东者的倡议首开茶馆聚首。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中年夫妻,男的是一大型企业高管,女的是同一企业中层干部。夫妻俩只有一个小孩,家庭经济殷实宽裕。女的讲究穿着,喜欢打扮,每年冬天,几乎只要市场上有新款大衣上市,价格再高她都要购置一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衣柜里已挂满了10多件高档大衣。去年冬天,看到商场又有新款高档大衣上市,她又按捺不住购买的欲望。在商场里正要掏钱购买时,她先生开口了:“衣柜都挂不下了,你花那么多钱,买那么多时髦大衣干什么?许多大衣你只穿一冬就不穿了,全摆在衣柜里,这不是浪费吗?”先生不高兴,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奚落太太。太太看到丈夫绷着脸,说话也不客气,就和丈夫顶了起来:“我这是消费,怎么是浪费?再说,中央不是提出扩大内需吗?你不买我不买,商店不是要关门了吗?还有,我又没用你的钱,你发什么火?”就这样,两口子你一言,我一句,吵得面红耳赤,好些日子夫妻俩都不说话。
   两个故事,一个因吃的问题引起闺蜜一场争论,一个因穿的事引发夫妻争吵。故事主人公不同,主题内容也有别,但其争论的实质问题却无异,均是消费还是浪费的问题。
   众人听完故事一笑了之。而鄙人听后心中却有一种窃喜。首先声明,笔者不是落井下石,也不是坐山观虎斗的那种喝彩高兴,而是因为这两个故事折射出了中央提出的“反对浪费”与“提倡消费”或说“扩大内需”的号召已深入民心,引起了百姓的共鸣,是一件好事,所以心中高兴。当然,窃喜之中也有隐忧,这就是在落实中央反对浪费和提倡消费的决策时,有人对“消费”与“浪费”界限不清,认识模糊,错把“浪费”当“消费”,或错把“消费”当“浪费”。
   回到家中,两个故事引发的争论仍在脑中挥之不去。心想,若是人们把消费与浪费这两个问题的概念、内容、实质混淆了,甚至颠倒了,危害大矣。于是笔者便写下如下心得,以供看官商讨共勉,或得方家指点。
   何谓“消费”?又何谓“浪费”?按照词义的解释,消费是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过程。浪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种行为和现象。如果说,词义的解释有些抽象,现实生活的事例却浅显易懂。就拿我们到馆子吃饭来说吧,根据就餐人员的多少、口味、爱好,需要什么点什么,能吃多少点多少,最后,把少量剩饭剩菜打包带回家,下顿再吃,这叫做消费;而讲排场摆阔气,不顾人数多少,也不问就餐人员的口味,见什么菜贵就点什么,点一大桌饭菜,剩的比吃的还多,离席时,一拍屁股走了,馆子人员不得不把大量剩菜倒入泔水桶里,这就是浪费。
   “消费”与“浪费”一字之差,内容迥异,本质不同,意义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的发展,没有经济的繁榮,没有人民的幸福和美好生活,更没有国家的繁荣强盛。因而,适度消费是为国家发展作贡献,是光荣的,是政府提倡和鼓励的。而浪费是不问需求,是过度消费,不当消费,暴殄天物,糟蹋资源,影响社会风气,因而是可耻的,政府反对的,是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相悖的行为。
   笔到此处,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笔者认为争辩双方都没有是非对错,不管是到馆子聚餐还是到茶馆聚会,只要不过度,不浪费,两种聚会形式都无可厚非。第二个故事,应该说,女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宽裕,追求时髦,讲究穿着打扮,也没有错,但买回来的大量新款大衣只穿一冬就不再穿,年复一年挂在柜子里,这些不再穿的崭新衣服就浪费了,很明显女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假若把不穿的这些新衣拿去给需要的人穿,实现其使用价值,那情况又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年代,消费陪伴人的一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合理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创造美好生活并举,当消费者,不当浪费者是我们应当倡导并努力身体力行的。
其他文献
有关消费者维权的消息,隔三差五地从媒体上披露出来,直击人们的眼帘和心扉。每次听到、看到此类消息,我总会感叹一些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骄横与奸诈,总觉得“上帝”是多么的无奈与可怜。   消费者被称作“上帝”,不知始于何时、出于何处,难以考证。但在市场经济愈来愈发达、商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消费者被经营者尊称为“上帝”,似乎场合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热度越来越高。当你走进商场或店铺,一张张灿烂如花
期刊
所谓众口难调,原指饭菜难合众人口味,引申意为难将众人意见协调一致,亦喻指难让所有人满意。   就饭菜口味而言,缘于地理人文民族习俗诸因素影响,各地民众口味迥异,遂生成风味各异的地方菜系。说白了,先有口味不同,后有“十大菜系”,而非相反。尽管食不果腹饥不择食年代谈不上协调众口,但并未改变众口难调原生本然状态。若说众口难调乃基于生物自然选择的常态,众口一味则是基于社会特殊情形的非常态。   黑格尔
期刊
《杂文选刊》自创办以来,得到了杂文界同仁的关爱和全国杂文读者的青睐,对此,我们心怀感激。在不断扩大的刊物影响力背后,我们始终致力于提高杂志的品位和深度,力求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使之成为一个让您流连忘返的精神后花园。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您的支持。   《杂文选刊》现诚挚邀请您为我们推荐稿件。文章题材不拘,可针砭时弊、反思历史、解读人生;形式不限,凡具杂文批判特质者,均可兼收并蓄;具备“六
期刊
立此存照  聊斋闲品  公民讲坛  人生解读  史海备忘录  杂文专版撷英  蓝刺猬  杂文诗  中国大学排行榜有几 分公信力  折腾老子  靠什么吃饭?  林森浩的层次  贫穷的父亲和富有的 母亲  失度与失足  炫耀   “报恩”  县里来了巡视组  台阶  倘若不知止  孙 侃  齐世明  陈鲁民  徐迅雷  小 敏  高浦国  狄 青  朱瑾洁  王 君  朱成玉  欧阳德祥
期刊
前不久,胃部稍感不适,怀疑是胃溃疡,就给一个医生朋友打电话咨询。他要我去做一个碳14呼气实验,说是可以通过这种实验检测出胃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他在电话里还说这种病菌是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我心说,你可别吓我!但还是不敢大意,很快就到医院做了呼气实验。等了不到一个小时结果就出来了,果然是阳性!就有些紧张。医生朋友笑着安慰我说:“这种细菌在普通人群里感染率很高,给你开些药,很快就
期刊
我于1997年离开家乡去北京之前,在文化部门工作,常常要参加与文化有关的五花八门的会。每开会,我都是带着两只耳朵端坐于听众席上,聆听教导、指示,嘴巴虽然长在脸上,却是无权发挥其讲话的功能的。不过,嘴巴虽然暂停或曰禁止使用,耳朵和眼睛的功能还是要照常发挥。于是乎,洗耳恭听,是为必须;观察周围听众的反应,自然难免。   坦白地说,我是个苛刻、挑剔且善于观察的敏感的听众。特别是那些有关文化和创作方面的
期刊
中国有一句俗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于是,我想到,为官者欲防腐,务须把“缝”堵!   那么,“縫”最有可能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堵?   堵“缝”在家里。大量事实证明,为官者的夫人爱财,行贿者势必借“缝”而入;子女贪婪,围猎者势必钻“缝”出击。那些腐败夫妻档、父子兵的案例说明,官员被“苍蝇叮的缝”有时就在家里。因之,加强家教,严明家规,立好家风,在家里建起防腐倡廉一道岗,使得家人不因“轻者”而动
期刊
早年在乡下听一位老农说过,世上有“三不让人”。哪“三不让人”?一是结婚不让人,二是吃药不让人,三是蹲厕所不让人。这“三不让人”道理浅显,不言而喻,至今我还印象深刻。   事物都是有对立的两方面,有“不让”就有“让”。历史上关于“让”的故事就有不少。比如,尧让天下,孔融让梨,退避三舍,三让徐州,“六尺巷”故事中“让他三尺又何妨”,开国大将徐海东三次让官等等,不一而足。归纳一下,这“让”大致也有其三。
期刊
常言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王老太家也不例外。老伴几年前走了,儿子儿媳上班忙,常是早出晚归,这照看孙子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她身上。她太亲孙子了,每天变着花样为他做饭,每当看到孙子“大快朵颐”时,她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然而,孙子带给她的,并非都是甜蜜,还有苦恼。   孙子正上小学,前段时间成绩一路下滑,爸妈既着急又愤怒,于是给孩子下了“禁令”:不准玩手机。“监督落实者”只能是王老太了。但是
期刊
人的眼睛因种族不同或生理变化,是有颜色区别的,有黄眼睛,有蓝眼睛,有绿眼睛,有黑眼睛。而本文所论的眼色,不是从生理而是从心理上说的,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上所解释的:“向人示意的目光。”就是说“眼色”是有含义的,眼色会说话,眼色会传递信息,眼色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灵,透过一个人的眼色大致可以明白其意图指向,窥察其喜怒哀乐,洞见其思绪心迹,折射出人品高下。   俗话说“看人眼色行事”,为的就是从“眼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