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欧美课程对三维目标的借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f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三维目标和欧美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很多相通点。通过参考IB课程和美国课程在培养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做法,同时和我们做法相比较,发现双方的差异和长短处,并通过比较找到可以借鉴的方法,从而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来更好地实现我国“三维目标”。
  【关键词】三维目标 IB课程 知识 能力 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8-02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这就很具体地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也就是要我们通过合适的过程与方法,不但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要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树立起学生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又是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同层面的教学要求。笔者基于几年对三维目标的学习和多年对欧美课程的一线教育经验,发现在欧美课程(本文选用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和美国Prentice Hall高中教材为例)中蕴涵着很多类似我们三维目标的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文就欧美课程中相关内容一对应这三维目标,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第一重与第二重目标。知识是教学的直接目标,平时表现为知识点的传授,包括我们平时注意的重点和难点。能力是广义知识的一部分,是知识的应用与活化。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重知识轻能力。这不是说教师故意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能力的培养相比知识的传授而言比较难以掌握,难以实施。在生物学教学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中,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块。我们实验的数量也不少(见表2),但是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却不明显。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中也有实验部分,他们对实验提出了8项要求,所有的实验都得按照这8项标准评分。这8项标准对实验涉及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详细的要求。见下表:
  IB的实验假如一学期有10个,并不是说所有这10个实验都要满足这8项标准,A实验可以满足标准1,B实验满足标准2,这样通过2年的学习,实验达到30-40个,通过这些实验,将所有的能力都锻炼了一遍。比如说标准1和2,我们的实验中从来没有这种要求,要学生自己找问题,选变量,定方案,步骤等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的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再拿标准3和4为例,学生要知道怎样采集数据,怎样处理原始数据,误差分析,使用柱形图还是圆形图来展示等等。而我们的实验中往往已经直接告诉你要采集哪些数据,间隔几分钟去采集,用什么仪器,画成怎样的表格等等,完全就不需要学生动脑筋,当然也培养不出什么能力。
  除了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外,我注意到IB课程中还很偏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明显的就是反映在评价上。我们的评价多是通过练习题或是考卷来完成的。考题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的考题中以选择填空为主,还有一些识图题和短答题等,多是课本上教过的知识或步骤。换句话说,考的就是知识点,而不是能力。IB考题就有些不同。比如说07年的考题中有一题“请列出当地的3种濒危植物,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案”。首先是当地,然后是植物,最后是分析。课堂上讲过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的,但是这种题目考的就是学生对当地生态的了解。至于原因及解决方案更是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又比如说06年有一题“讨论基因检测的利弊”,回答这样的题目,不是单纯的记牢什么是基因检测,是什么原理就可以的,而且这样的题目是在书上找不到标准答案的。这得联系社會现状、法律法规、社会伦理等各方面一起讨论,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表现。
  过去我们说“高考是根指挥棒”。如今评价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能力有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来评价的。IB课程在这方面就略胜我们一筹。
  二、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的传授是通过“过程与方法”得以实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适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与能力是否能够得到贯彻。随着各种教育思潮在全世界教育圈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大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尤其是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来看一看上科版《生命科学》中的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下表是3册书中的实验列表:
  一共21个实验,7个选作,如果每个以一节课(40min)计,实验时间长为9小时20分钟至12小时20分钟(14节课至21节课)。总时间数虽然不长,占课时比例却不小,差不多有1/4至1/3的课时。可是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这些实验上,学生能收获什么呢? 知识还是能力?我的回答是:什么也没有。在教材中,每一个实验都是由:1.材料选择;2.仪器和试剂;3.实验方法;4.分析和讨论等几大块组成。也就是说,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导,一步步地操作,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能得出相似的结果。有的实验,比如第16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连表格也是现成的,学生只要填进去就可以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论知识,已经在上课时学过了,论能力,上文也已经说到,很多方面都没有机会锻炼。这些实验,往好了说,全部是验证型的实验;往差了说,是无用工。
  不但在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方面,在课堂授课的方面,双方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拿孟德尔的分离组合定律为例,我们的教材是告诉你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再告诉你什么是显性、隐性、基因,然后介绍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当然是顺着思路来的,一步步按部就班,但是方法与过程方面也乏善可陈。学生有兴趣就多懂一点,没兴趣就少懂一点。“9:3:3:1”记得住的学生就做对,记不住的学生就做错。这是通过本质找本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可是美国的教材就不是这样的。他上来先给你很多现象,包括很多比例的例子,让你自己从中找规律。这样学生也许还没有理解这些专业名词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摸到了规律,进一步再理解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这是通过现象找本质,再将本质现象化,容易使知识内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希望通过过程与方法达到的第三重教学目标。相比“知识与能力”而言,它有两个性质。性质一:难以传授及评价。知识是最直接的,以知识点重点难点的方式直接就可以在课堂上传授下去;能力是知识的应用,化书面知识为实际能力,这是一个升华;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决定知识与能力能否得到正确运用的关键。如果没有竖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所谓的“高智商低情商”,甚至比“高分低能”更可怕。这也决定了它的第二个性质: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又是我们的一项弱项。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例1:生物多样性的教育
  我们都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因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原因等等。学生只是笼统地了解到因为这样那样的好处,我们所以要保护多样性。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吗?没有。如果学生问苍蝇蚊子要保护吗?它们也是多样性之一呀,怎么回答?我们来看看IB的课程中是怎么样处理的吧。下表是这部分内容的流程:
  对于这样的提问,所有的答案都可以接受,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最后等着学生。可是,在学生由是到否的回答中,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因素让学生由一开始的“是”变成了“否”,而教育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深思中完成了。
  例2:克隆技术与社会伦理
  在第二册书的最后,介绍了克隆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比如会被犯罪集团头目利用啊,制造奴隶啊,要有严肃科学的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正確的,但都和学生的关系不紧密,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感,也就无法引起他们的深思。下面是IB课程中对克隆技术教育的一个小片段:
  同样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而且每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必然是不同的。不同观点之间得碰撞也是教学的组分之一。老师的作用是引导,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是逐渐地又由是变成了否呢?这样,老师会进一步问学生,使我们接受某些基因技术的临界点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临界点呢?引发学生的深思,进一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让学生自己来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让学生自己找出他/她之所以认为对错的原因,远远比我们灌输他们这个对那个错要深刻得多。
  这两个例子在这3册书里还是比较详细的对价值观教育的篇幅。其他的例子更加乏善可陈。可是在欧美的教材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通过将欧美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与我们课程的三维目标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相通处。虽然三维目标这个概念是由我国提出的,但是其实各国的中学课程都在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落实到各自的课程目标上也就有了相似之处。可以看出,“知识与能力”这一块,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实验,一个是评价。评价是一种指挥棒,如果在评价的时候注重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师生双方也会转移重心和注意力。至于实验方面可以结合“过程与方法”来分析。试验的目的有很多,不同的过程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不恰当的过程却事与愿违。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而不是样样替他们想好,设计好。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们可以用事例来让学生讨论、思考,让学生自己判断是非而不是由老师强行灌输,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更好。
  希望通过本文的对比,可以让我们的老师看到别国是怎样处理这些类似的问题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对上海市“二期”课改起到推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二期”课改通识培训资料
  [2]《生命科学》 1-3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3]《Biology》, IBID Press,2007
  [4]《Biology》, Prentice Hall,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到过程;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成为例题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在解题方法规律处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发展, 在学生易错处反思,有助于学生找到“病根”,進而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情感体验处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例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巧用多媒体创设符合所教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并有效运用,就会对教与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巧用多媒体重视诱发提问的策略性、引导的策略性,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从而提升有效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关键词】提问 引导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56-01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我认为有效的几何概念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把握住其本质属性,剔除其非本质属性,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本人从“三角形的认识”和“圆的认识”这两方面的教学说说我们的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握概念的本质特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紧扣课堂知识展开课外调查,锻炼学生能力,进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化学 素养 空气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2-02  一、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  1.化学现象的千变万化、
期刊
【摘要】阐述了运用思维导图的缘起、作用,如何在具体复习中从课前自主整理、课堂交流评价、课后完善拓展等阶段指导复习,总结探讨了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的优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 化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73-01  1.引言  经过整合重新出版的人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教材图文并茂,时代感很强。但是在教学中发
期刊
【摘要】A4纸学习法,简单的说就是要求学生把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每节课的重点,都总结在一张A4纸上,在考试的时候不能带课本来,只能带一张总结好的A4纸和地图册来考试,其优势在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A4纸学习法 小抄 主动学习 归纳法 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39-0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三理科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课——函数与导数的应用。根据高考的热点问题我将《函数与导数的应用》划分为两节课。这是第一节课,主要探究两个问题:①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函数与导数不仅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
期刊
【摘要】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时会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加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民办高校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工作的难点,然而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时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关系到班级的稳定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校办学的持久性。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能够增加思想工作成效,营造和谐稳定的班集体。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出发,探索民办高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8-01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后进生存在,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纪律差……甚至兼而有之。这些后进生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促进整个班级体的发展,笔者从自身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多奉献出一份爱心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公平
期刊
【摘要】随着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日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全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8亿户,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使用国。但是,科技进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手机,那么手机广泛使用将成为侵犯他人权益的工具。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中职生正是人生的的转变时期,教育好中职生文明使用手机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引导 中职生 文明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