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本文从实践教学方面探讨了宝鸡文理学院现存问题:行政控制不力,实践教学落实不良;办学资金不足,教学条件不优;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提出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创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四项措施解决现存问题。
  [关键词] 双师型;实践教学;投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8-0104-02
  一 引言
  2017年全球旅游经济形势稳步趋好,参与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球民众的消费方式。同时,旅游也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见表1。
  然而在旅游经济繁荣的同时,2014年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2012年、2013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偏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遗憾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却榜上有名,究其原因,既有供求
  矛盾、結构性矛盾等外在因素,也有学生就业能力缺失[1]等自身因素。据统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90%-95% [2]。这充分暴露出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也给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来诸多隐患。宝鸡文理学院是西部地方院校,2004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从历年就业情况看,出现了就业层次不高、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质量欠佳、就业离职率高等问题。笔者主要从学校培养层面考虑,以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解决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问题。
  二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设置以来,根据旅游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实践教学力度日益加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 行政控制不力,实践教学落实不良
  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发展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每两三年必须修改和完善,由主管教学主任指导,在教研室主任的组织与协调下,通过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教研室成员交流意见、制定教学计划时分工协作等形式完成。以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共计7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720。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活动数量偏少,这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性产生错位;二是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欠佳,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表现形式仅有讨论、外出考察参观、演练等,且学生是扮演着出行者或旅游者的角色外出参观实习,没有将自己作为业内人士带着问题出行,最终只是流于形式。此外,由于缺少监督与考核机制,即使有实践教学计划,最终怎么实施、如何实施缺少参考标准,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处理。因此,部分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不良。
  2 办学资金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优
  根据招生计划,旅游管理专业四个年级在校学生人数约300人,截至2017年12月仅拥有一个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且功能单一,只能当多媒体教室使用,或学生当网吧使用,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缺少模拟导游实验室、体型训练室、模拟客房实验室、模拟餐饮摆台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实训室等。主要原因是教学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与常态化发展。同时,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多媒体授课需要,教学手段单一。因此,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从管理体制上设置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共有专任教师7人,适时外聘教师,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专业实践经验异常匮乏,长期以来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繁重,精力限制、时间限制、经验限制、政策限制,使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以讨论、作业、提问、案例等形式展开,带学生外出与行业接轨指导实习实训的情况较少。旅游业发展速度快、理论更新快、实践变革快,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适时充电,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学习新经验、新观念,以应对持续变革的旅游教育,否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就业选择。
  三 基于能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考
  1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为了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其就业水平与就业层次,学校对实践教学必须高度重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实践教学的落实及实践能力的考核等都不应轻视。每年根据旅游人才市场发展特点适时修改培养方案,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如增多实践教学所占课时、延长实习实训时间等;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实践教学,课前有计划有目标,课后有反思有总结;教研室要认真撰写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与考核标准,同时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务处从制度上落实实践教学监督考评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7年教学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学时74,专业实践课程共计34周,而旅游管理专业又属于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才能锻炼学生,提升其专业应用技能。因而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实施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一方面解决了旅游企业长期缺人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具体的管理情境中锻炼提高,是一种“双赢”游戏。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旅游企业见习并开具见习证明,且必须有见习单位的见习意见,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实践课程所修学分凭据。
  3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创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要有理想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一方面积极申请建设实训实验室,申报材料应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配置,力争实验室功能多元化;另一方面,主动走出校园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对接关系,旅游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学校老师可以给企业员工做培训,双方各取之需,最终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落到实处。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特殊性决定了对任课教师总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恰恰是实践操作技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任教师与旅游企业接触机会较少,加之学校在政策体制方面约束,影响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针对现存问题,高校应该为老师创造各种实践学习平台,如到国内外知名旅游院校进修或学术访问,或参观考察,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此外,以“引进专业高层次人才”为契机,根据人才市场供需现状,将“双师型”教师条件适当放宽,合理引进,为实现教学活动开展及实践教学评价储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现实背景下,思政课强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为此,教学者应深入研究,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将该主题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五门课程,做到精炼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该主题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彼此呼应、衔接,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五课联动”教学体系。既为该主题的教学内容提供严谨系统的知识体系,解决“教什么”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6日到中央美术学院调研。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術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提升青年一代形象美、语言美、行动美、心灵美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孙春兰来到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美术馆,参观了“为
期刊
[摘 要] 高校与社区在职能逻辑上存在共生性,具体分析二者有关社区国防教育的建设动力,有利于初步明确社区国防教育的基本理论。在以南京市四社区为样本对象的调查中,进一步发现社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在形式和宣传上存在待改进之处,其实施内容在不同社区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衡现象,更重要的是缺乏对实施对象的“理解”和有的放矢。对此,应从社区国防教育的师资团队、内容改进和宣传渠道等方面多管齐下。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在民航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国内民航类高职院校地面服务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民航特色,加强校企合作,整合外语与民航地面服务方面的资源,构建及推行地面服务EOP教学,创建科学有效的民航地面服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民航企业地面服务用人需求。  [关键词] 校企合作;民航地面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8-0
期刊
[摘 要] 为了研究民办高校在大学城环境下开展定向越野运动教学与比赛多校联动的可行性,有助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应能力,从而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该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民办高校在硬件设施、安全环境、器材储备、师资力量和师生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具备开课条件,可以开展。  [关键词] 民办校;定向越野;多校联
期刊
[摘 要] 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入手,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辅导员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理论研究等各方面“专家”的观点。相关部门、学校和辅导员自身都应多措并举,确保辅导员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功、成才。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型”辅导员 
期刊
[摘 要] 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两方面,以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为主,传统教育方法为辅,构建博雅通识选修课程、国学经典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院系选修课程、中文写作课程等层次性梯队性传统文化课程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类型、不同授课对象,以生为本,立足应用型,面向社会需求,合作社会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本教改项目体系和方法的切实可行框架。打破传统模式,分级建设以授课对象为主体的学校和二级学院两
期刊
[摘 要] 当代现象学教育学作为教育哲学方法论,以其独特的质性研究方法成为具体教育情境研究的重要视角。在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以福建江夏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优化,探索与构建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的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关键词] 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以往师生间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变为主体与主体关系。生成性教学论倡导师生皆是主体,认为教学是师生两个主体间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及共生的过程。生成性教学与主体间性理论都将教学视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学习共同体”。”客家建筑装饰”课程在实践中探索了这两种教学理念,初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成为探究知识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平台。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为例,探讨了大学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措施与途径,提出专业课堂可从链接名人轶事、联系实际和注重实践等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中国梦”理想信念,建立“专业梦”人生规划,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梦”;同时,高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提升政治素质、强化育人水平,高校提供创新平台、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 专业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