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本文从实践教学方面探讨了宝鸡文理学院现存问题:行政控制不力,实践教学落实不良;办学资金不足,教学条件不优;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提出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创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四项措施解决现存问题。
[关键词] 双师型;实践教学;投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8-0104-02
一 引言
2017年全球旅游经济形势稳步趋好,参与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球民众的消费方式。同时,旅游也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见表1。
然而在旅游经济繁荣的同时,2014年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2012年、2013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偏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遗憾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却榜上有名,究其原因,既有供求
矛盾、結构性矛盾等外在因素,也有学生就业能力缺失[1]等自身因素。据统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90%-95% [2]。这充分暴露出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也给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来诸多隐患。宝鸡文理学院是西部地方院校,2004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从历年就业情况看,出现了就业层次不高、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质量欠佳、就业离职率高等问题。笔者主要从学校培养层面考虑,以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解决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问题。
二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设置以来,根据旅游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实践教学力度日益加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 行政控制不力,实践教学落实不良
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发展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每两三年必须修改和完善,由主管教学主任指导,在教研室主任的组织与协调下,通过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教研室成员交流意见、制定教学计划时分工协作等形式完成。以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共计7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720。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活动数量偏少,这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性产生错位;二是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欠佳,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表现形式仅有讨论、外出考察参观、演练等,且学生是扮演着出行者或旅游者的角色外出参观实习,没有将自己作为业内人士带着问题出行,最终只是流于形式。此外,由于缺少监督与考核机制,即使有实践教学计划,最终怎么实施、如何实施缺少参考标准,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处理。因此,部分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不良。
2 办学资金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优
根据招生计划,旅游管理专业四个年级在校学生人数约300人,截至2017年12月仅拥有一个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且功能单一,只能当多媒体教室使用,或学生当网吧使用,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缺少模拟导游实验室、体型训练室、模拟客房实验室、模拟餐饮摆台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实训室等。主要原因是教学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与常态化发展。同时,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多媒体授课需要,教学手段单一。因此,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从管理体制上设置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共有专任教师7人,适时外聘教师,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专业实践经验异常匮乏,长期以来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繁重,精力限制、时间限制、经验限制、政策限制,使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以讨论、作业、提问、案例等形式展开,带学生外出与行业接轨指导实习实训的情况较少。旅游业发展速度快、理论更新快、实践变革快,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适时充电,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学习新经验、新观念,以应对持续变革的旅游教育,否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就业选择。
三 基于能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考
1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为了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其就业水平与就业层次,学校对实践教学必须高度重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实践教学的落实及实践能力的考核等都不应轻视。每年根据旅游人才市场发展特点适时修改培养方案,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如增多实践教学所占课时、延长实习实训时间等;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实践教学,课前有计划有目标,课后有反思有总结;教研室要认真撰写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与考核标准,同时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务处从制度上落实实践教学监督考评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7年教学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学时74,专业实践课程共计34周,而旅游管理专业又属于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才能锻炼学生,提升其专业应用技能。因而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实施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一方面解决了旅游企业长期缺人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具体的管理情境中锻炼提高,是一种“双赢”游戏。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旅游企业见习并开具见习证明,且必须有见习单位的见习意见,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实践课程所修学分凭据。
3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创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要有理想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一方面积极申请建设实训实验室,申报材料应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配置,力争实验室功能多元化;另一方面,主动走出校园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对接关系,旅游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学校老师可以给企业员工做培训,双方各取之需,最终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落到实处。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特殊性决定了对任课教师总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恰恰是实践操作技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任教师与旅游企业接触机会较少,加之学校在政策体制方面约束,影响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针对现存问题,高校应该为老师创造各种实践学习平台,如到国内外知名旅游院校进修或学术访问,或参观考察,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此外,以“引进专业高层次人才”为契机,根据人才市场供需现状,将“双师型”教师条件适当放宽,合理引进,为实现教学活动开展及实践教学评价储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双师型;实践教学;投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8-0104-02
一 引言
2017年全球旅游经济形势稳步趋好,参与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球民众的消费方式。同时,旅游也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刚性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见表1。
然而在旅游经济繁荣的同时,2014年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2012年、2013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偏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遗憾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却榜上有名,究其原因,既有供求
矛盾、結构性矛盾等外在因素,也有学生就业能力缺失[1]等自身因素。据统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90%-95% [2]。这充分暴露出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市场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也给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来诸多隐患。宝鸡文理学院是西部地方院校,2004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从历年就业情况看,出现了就业层次不高、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质量欠佳、就业离职率高等问题。笔者主要从学校培养层面考虑,以专业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解决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供需失衡问题。
二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宝鸡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设置以来,根据旅游业人才需求状况及旅游业的发展实际,实践教学力度日益加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 行政控制不力,实践教学落实不良
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发展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每两三年必须修改和完善,由主管教学主任指导,在教研室主任的组织与协调下,通过去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教研室成员交流意见、制定教学计划时分工协作等形式完成。以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共计7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720。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活动数量偏少,这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性产生错位;二是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欠佳,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表现形式仅有讨论、外出考察参观、演练等,且学生是扮演着出行者或旅游者的角色外出参观实习,没有将自己作为业内人士带着问题出行,最终只是流于形式。此外,由于缺少监督与考核机制,即使有实践教学计划,最终怎么实施、如何实施缺少参考标准,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处理。因此,部分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不良。
2 办学资金不足,实践教学条件不优
根据招生计划,旅游管理专业四个年级在校学生人数约300人,截至2017年12月仅拥有一个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且功能单一,只能当多媒体教室使用,或学生当网吧使用,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缺少模拟导游实验室、体型训练室、模拟客房实验室、模拟餐饮摆台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实训室等。主要原因是教学投入不足,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正落实与常态化发展。同时,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无法保证多媒体授课需要,教学手段单一。因此,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师实践经验匮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从管理体制上设置了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共有专任教师7人,适时外聘教师,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专业实践经验异常匮乏,长期以来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繁重,精力限制、时间限制、经验限制、政策限制,使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不足,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以讨论、作业、提问、案例等形式展开,带学生外出与行业接轨指导实习实训的情况较少。旅游业发展速度快、理论更新快、实践变革快,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适时充电,接受新知识、新理论,学习新经验、新观念,以应对持续变革的旅游教育,否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就业选择。
三 基于能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考
1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为了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其就业水平与就业层次,学校对实践教学必须高度重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实践教学的落实及实践能力的考核等都不应轻视。每年根据旅游人才市场发展特点适时修改培养方案,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如增多实践教学所占课时、延长实习实训时间等;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实践教学,课前有计划有目标,课后有反思有总结;教研室要认真撰写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与考核标准,同时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务处从制度上落实实践教学监督考评体系,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7年教学培养方案为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学时74,专业实践课程共计34周,而旅游管理专业又属于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才能锻炼学生,提升其专业应用技能。因而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实施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一方面解决了旅游企业长期缺人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具体的管理情境中锻炼提高,是一种“双赢”游戏。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旅游企业见习并开具见习证明,且必须有见习单位的见习意见,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实践课程所修学分凭据。
3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创建多元化实习实训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要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要有理想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一方面积极申请建设实训实验室,申报材料应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配置,力争实验室功能多元化;另一方面,主动走出校园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对接关系,旅游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学校老师可以给企业员工做培训,双方各取之需,最终保证学生实习实训落到实处。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特殊性决定了对任课教师总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恰恰是实践操作技能,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任教师与旅游企业接触机会较少,加之学校在政策体制方面约束,影响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针对现存问题,高校应该为老师创造各种实践学习平台,如到国内外知名旅游院校进修或学术访问,或参观考察,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此外,以“引进专业高层次人才”为契机,根据人才市场供需现状,将“双师型”教师条件适当放宽,合理引进,为实现教学活动开展及实践教学评价储备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