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总结出了关于主观幸福感特别是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国内外对于相关研究的发展历史,产生的结论,各个阶段的成就及不足。另外,对于我国的研究在文献的查阅中发现出很多研究者的结论还存在着分歧,针对这些分歧笔者将在完成本文后再继续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初中生;分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者普遍认同1984年Ed Diener提出的概念: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观幸福感的涉及范围很广泛,它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因而描述幸福的术语也很多,如开心(happiness)、满意(satisfaction)、幸福感受(well—being)、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等,一般被研究者统一称作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分为三个层面:(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观和他的衡量标准之上的,而不是当事人自己的感觉及判断;(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将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混合统一后的体验;(3)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何瑛,1999:73—81)。结合以上三个界定的层面,研究者最终统一对主观幸福感做出了这样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Diener E.,1984:542-575)。其包含着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综合其生活质量并产生的总体认知评价,也就是其综合来看对其个人生活满意的程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感情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开心,快乐)和消极情感(郁闷、焦虑、紧张等)两个部分。综上所述,主观幸福感是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三部分构成的,个体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愈强,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段建华,1996:46—51)。
二、主观幸福感的结构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现在一般的学者都认同:主观幸福感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这三个维度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有着共同的变化倾向,某些方面也有不同。由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他们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被施测者在其中任何一个维度上的得分并不能相互体现出来另一个维度的得分。而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体验的重要的衡量标准,作为一个独立的认知因素,它会更有效的体现出测量结果。
三、国外研究现状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兴起于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1967年西方学者Wanner Wislson发表的一篇《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意味着主观幸福感领域的涉猎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西方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对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简单的描述和比较:根据Wanner Wilson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运用了将与主观幸福感测量有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如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列出并对固定变量的被施测群体测得的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进行描述和对比来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者继承了这一方法从人口统计学维度入手,对不同的被施测群体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对比,继而可以得出影响主观幸福感外界因素的结论。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者们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还相对较浅,测量的工具不精导致了结论的信效度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时还没有将心理因素加进去。直到1976年,研究者Andrews和Withey在研究中发现,之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仅仅可以预测被施测者生活满意度差异的百分之八。第二阶段体现着研究理论的逐步形成:Diener(1984)撰写的《幸福感》是这一时期的标志。研究者们在这一时期探讨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继而逐渐的构建起了各种相关的理论框架,甚至研究者还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在研究的重点上偏向于研究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发展幸福感的理论和解释模型。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解释,找出了影响其主观因素(如人格,气质等)和客观因素(如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生活事件等)。在形成的理论模型方面主要有:判断理论、目标理论、活动理论等;在测量方面,这一时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多题量表逐渐的取代了单题量表,如在1988年Watson、Clark Tellegen 编制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PA2NAS)的发行。
第三阶段主要进行了之前研究的测量和发展,体现在这个时期研究者将前人的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测量的理论进行了整合。在这个时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逐步倾向于实证的研究,同时测量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测量方法上不再单一,多维度多方法的测量使得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尤其是在加入了心理过程的干预后,更显得逐渐成为一套完善的体系。在最后的评估方法上,不但采取之前的自陈量表,更是加入了生理指标、社会指标客观方法和行为记录法、认知测量法等技术方法作为技术补充。实验方法开始被应用于这一领域。最近二十多年理论研究发展的比较迅速,例如迪勒尔和埃莫斯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个体要想获得高幸福感则积极情感的增加是必需的,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导致这一增加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凯特加等人对芬兰的初中生的调查中发现学习和工作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产生着影响、明尼苏达大学的Tellegen等著名的双生子研究表明了遗传因素也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各个方面,能很大程度上的预期着主观幸福感的程度。另外,Okma等人通过对l8—90年龄段的个体研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显示其主观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四、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主观幸福感(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涉猎要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算起,但是相关研究的数量还是比较缺乏,而且大多是综述性的文章,主要是对国外研究进行介绍,实证性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早期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研究大部分主要与老年精神心理卫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他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早期的相关研究相对来说比较零散,没有整齐划一的系统性,在我国主流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参与度不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对青少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做相关研究,但是在测量时主要是借助外国的相关量表进行简单的施测,并且被施测者大多数为大学生,初中生几乎没有涉及。如段建华、张积家、景淑华等人的研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范围慢慢扩展到其他群体。另外有一些个别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儿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还有对下岗工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调查研究等。
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理论:(一)目标理论,目标是情感系统里重要的参照标准,它主观愿望和快乐,影响检验,影响情绪,它能够很好地了解人的各种行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是否有效,能很明显的影响我们对自己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二)期望值理论,在对幸福感评价时,总是要与一定的现有标准进行相互的对比,这个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目标如果实现了,幸福感就会高,目标如果未实现则幸福感就会低。(三)判断理论,幸福感是现实条件和某种标准的比较。如果现实条件高于这个标准,幸福感就高,反之则幸福感就会降低。但是人们所使用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这种理论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四)人格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人格因素如果不是幸福感的最好的预测指标,但它也应是可靠、有力的预测指标,客观的情景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有限,而基因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
五、文献的阅读与发现的问题
(一)文献的阅读
以下是通过知网全文数据库主题搜索“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搜索到相关文献共81篇,剔除与本研究无关文献剩余73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1篇,学术期刊49篇,相关会议论文3篇,统计表如下:
(二)发现的问题
1.总体概况
关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概况前人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除易婦娥(2011)采用初中生幸福感事件记录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湖南省94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外,其他研究几乎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性别差异
在性别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王极盛、丁新华(2003)、杨海荣、石国兴(2004)、张洪霞(2010)黄娟(2012)的调查结果均表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显著且女生高于男生。张雪序、孙翠香(2009)在调查中发现仅在自我满意度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性别差异。而在易婦娥(2011)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3.年级差异
在年级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孙翠香(2005)、岳颂华、张卫等人(2006)、张雪序、孙翠香(2009)、张洪霞(2010)、黄娟(2012)、宋延艳(2013)的研究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且呈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递减的趋势;另外粟鑫(2008)调查显示初一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初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而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二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初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
4.城乡差异
在城乡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并不统一:张雪序、孙翠香(2009)、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而王晓丹(2006)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家庭满意度和自我评价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城市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初一、初二学生的城乡差异显著。初三学生城乡差异不显著。
5.独生子女差异
在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在对于是否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而张雪序、孙翠香(2009)、黄娟(2012)调查结果则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六、结语
综上研究发现,初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对其影响依然存在,在某些影响因素上前人的观点依然存在着分歧。如果想更加直观的得出本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2]向晶.学生幸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张向民,张静.我国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
[4]曾嘉.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2).
[5]葛阔先.论心理幸福感研究对大学生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7).
[6]宋延艳.初中生幸福感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7]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8]陈咏媛.中学生同伴关系与其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8).
[9]姜桂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6).
[10]孙翠香.初中生土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2004(2).
[1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作者简介:孙尧,1992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生。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初中生;分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界定
研究者普遍认同1984年Ed Diener提出的概念: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观幸福感的涉及范围很广泛,它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因而描述幸福的术语也很多,如开心(happiness)、满意(satisfaction)、幸福感受(well—being)、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等,一般被研究者统一称作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分为三个层面:(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观和他的衡量标准之上的,而不是当事人自己的感觉及判断;(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将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混合统一后的体验;(3)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何瑛,1999:73—81)。结合以上三个界定的层面,研究者最终统一对主观幸福感做出了这样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Diener E.,1984:542-575)。其包含着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综合其生活质量并产生的总体认知评价,也就是其综合来看对其个人生活满意的程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感情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开心,快乐)和消极情感(郁闷、焦虑、紧张等)两个部分。综上所述,主观幸福感是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三部分构成的,个体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愈强,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段建华,1996:46—51)。
二、主观幸福感的结构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现在一般的学者都认同:主观幸福感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这三个维度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有着共同的变化倾向,某些方面也有不同。由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他们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被施测者在其中任何一个维度上的得分并不能相互体现出来另一个维度的得分。而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体验的重要的衡量标准,作为一个独立的认知因素,它会更有效的体现出测量结果。
三、国外研究现状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兴起于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1967年西方学者Wanner Wislson发表的一篇《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意味着主观幸福感领域的涉猎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西方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对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简单的描述和比较:根据Wanner Wilson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运用了将与主观幸福感测量有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如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列出并对固定变量的被施测群体测得的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进行描述和对比来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者继承了这一方法从人口统计学维度入手,对不同的被施测群体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对比,继而可以得出影响主观幸福感外界因素的结论。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者们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还相对较浅,测量的工具不精导致了结论的信效度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时还没有将心理因素加进去。直到1976年,研究者Andrews和Withey在研究中发现,之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仅仅可以预测被施测者生活满意度差异的百分之八。第二阶段体现着研究理论的逐步形成:Diener(1984)撰写的《幸福感》是这一时期的标志。研究者们在这一时期探讨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继而逐渐的构建起了各种相关的理论框架,甚至研究者还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在研究的重点上偏向于研究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发展幸福感的理论和解释模型。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解释,找出了影响其主观因素(如人格,气质等)和客观因素(如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生活事件等)。在形成的理论模型方面主要有:判断理论、目标理论、活动理论等;在测量方面,这一时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多题量表逐渐的取代了单题量表,如在1988年Watson、Clark Tellegen 编制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PA2NAS)的发行。
第三阶段主要进行了之前研究的测量和发展,体现在这个时期研究者将前人的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测量的理论进行了整合。在这个时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逐步倾向于实证的研究,同时测量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测量方法上不再单一,多维度多方法的测量使得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尤其是在加入了心理过程的干预后,更显得逐渐成为一套完善的体系。在最后的评估方法上,不但采取之前的自陈量表,更是加入了生理指标、社会指标客观方法和行为记录法、认知测量法等技术方法作为技术补充。实验方法开始被应用于这一领域。最近二十多年理论研究发展的比较迅速,例如迪勒尔和埃莫斯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个体要想获得高幸福感则积极情感的增加是必需的,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导致这一增加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凯特加等人对芬兰的初中生的调查中发现学习和工作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产生着影响、明尼苏达大学的Tellegen等著名的双生子研究表明了遗传因素也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各个方面,能很大程度上的预期着主观幸福感的程度。另外,Okma等人通过对l8—90年龄段的个体研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的结论显示其主观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四、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主观幸福感(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涉猎要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算起,但是相关研究的数量还是比较缺乏,而且大多是综述性的文章,主要是对国外研究进行介绍,实证性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早期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研究大部分主要与老年精神心理卫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他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早期的相关研究相对来说比较零散,没有整齐划一的系统性,在我国主流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参与度不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对青少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做相关研究,但是在测量时主要是借助外国的相关量表进行简单的施测,并且被施测者大多数为大学生,初中生几乎没有涉及。如段建华、张积家、景淑华等人的研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范围慢慢扩展到其他群体。另外有一些个别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儿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还有对下岗工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调查研究等。
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理论:(一)目标理论,目标是情感系统里重要的参照标准,它主观愿望和快乐,影响检验,影响情绪,它能够很好地了解人的各种行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是否有效,能很明显的影响我们对自己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二)期望值理论,在对幸福感评价时,总是要与一定的现有标准进行相互的对比,这个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目标如果实现了,幸福感就会高,目标如果未实现则幸福感就会低。(三)判断理论,幸福感是现实条件和某种标准的比较。如果现实条件高于这个标准,幸福感就高,反之则幸福感就会降低。但是人们所使用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这种理论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四)人格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人格因素如果不是幸福感的最好的预测指标,但它也应是可靠、有力的预测指标,客观的情景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有限,而基因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
五、文献的阅读与发现的问题
(一)文献的阅读
以下是通过知网全文数据库主题搜索“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文献,搜索到相关文献共81篇,剔除与本研究无关文献剩余73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1篇,学术期刊49篇,相关会议论文3篇,统计表如下:
(二)发现的问题
1.总体概况
关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概况前人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除易婦娥(2011)采用初中生幸福感事件记录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湖南省94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外,其他研究几乎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性别差异
在性别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王极盛、丁新华(2003)、杨海荣、石国兴(2004)、张洪霞(2010)黄娟(2012)的调查结果均表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显著且女生高于男生。张雪序、孙翠香(2009)在调查中发现仅在自我满意度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性别差异。而在易婦娥(2011)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3.年级差异
在年级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孙翠香(2005)、岳颂华、张卫等人(2006)、张雪序、孙翠香(2009)、张洪霞(2010)、黄娟(2012)、宋延艳(2013)的研究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且呈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递减的趋势;另外粟鑫(2008)调查显示初一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初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而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二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初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
4.城乡差异
在城乡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并不统一:张雪序、孙翠香(2009)、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而王晓丹(2006)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家庭满意度和自我评价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城市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初一、初二学生的城乡差异显著。初三学生城乡差异不显著。
5.独生子女差异
在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这一统计学变量中前人的研究结论还存在着分歧:易婦娥(2011)调查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在对于是否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而张雪序、孙翠香(2009)、黄娟(2012)调查结果则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六、结语
综上研究发现,初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大多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对其影响依然存在,在某些影响因素上前人的观点依然存在着分歧。如果想更加直观的得出本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2]向晶.学生幸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张向民,张静.我国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
[4]曾嘉.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2).
[5]葛阔先.论心理幸福感研究对大学生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7).
[6]宋延艳.初中生幸福感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7]谭春芳,邱显清,李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8]陈咏媛.中学生同伴关系与其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8).
[9]姜桂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6).
[10]孙翠香.初中生土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2004(2).
[1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作者简介:孙尧,1992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