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听《烟花易冷》,听的是林志炫演唱的那个版本,后来比较周杰伦的原唱,得出这样的结论:林志炫应该是原汁原味的首唱,而周董才是跩来跩去的翻唱。
至少在我的耳朵现场,这是“原唱杀手”的林志炫,又一次恃唱腔“行凶”,我揣测:词作者方文山私下里,许是会为这样的“秒杀”暗暗叫一声“好”——老林啊,将我写的那等好词诠释得如此完美,一个字都没糟蹋啊!
据说歌唱家郭兰英不用话筒,可以把每个字都送到剧场的最后一排,林志炫也能做到:与周杰伦那草书一样演绎歌曲的方式相比,林志炫用声音的楷书把方文山的词端正地誊写在每一位听众的耳壁上,刚劲蕴藉,疏放妍妙,道不尽的婉雅秀逸:“每字每句呈现了方文山绝妙文笔中蕴含的意境和情绪,长歌当哭字字含泪带血”(摘自《我是歌手》官方微博)。
肯定有人会有异议:“杰伦,是在用他含混的咬字,透露出他对时代垃圾的不屑,是唱腔翻新,是新酒灌旧瓶,是酷……”但还是有更多的林粉炫迷和我在同一个频率上,为烟花绽放的声音所打动,你听:“学校广播放着《烟花易冷》,瞬间从自习室跑到喇叭下”;“连理发店都在放这首歌,应该说是老大把店的品位提升了呢”;“有一天路过一家手机专卖店,门口的音响在放老大的这首歌,我把车停在那边听完才走,就那么几分钟还交了三块钱停车费”……
自从看了第一期《我是歌手》,就兴起了找那几个旧本子的念头,但时间过去太久了,找起来肯定会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麻烦,于是作罢,可那些老歌在心口上叮了一个包,《我是歌手》每播出一期,便有一只无形的小手在那个包上挠几下,终于,可以飚高音到云端的林志炫登场,他一开口“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我再也坐不住了,翻箱倒箧,翻匣倒屉,去找那止痒的“药”:很多年前的音乐笔记。
刚工作那会儿,做一档名为《音乐传真》的节目,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每一期节目的串词都先在本子上打草稿,修改之后再抄到稿纸上,此外,在没法“百度一下”的那时,资讯的获取全依靠阅读搜集整理,于是本子上还记满了歌星资料、音乐事件、听歌心得……
找到了,这里有记录——“1995年1月7日”的节目里,播放了优客李林的《黄丝带》,旁边还有一行话:“台北的优客李林演唱组以清越、典雅的曲风正在走红”——今天湖南卫视演播室里的那些“陶醉哥”“流泪姐”们,会知道他们的眼泪为什么而流吗?“优客李林”,取名自夏威夷吉他Ukulele,Ukulele是吉他界的林志炫,而林志炫是歌手中的Ukulele,他们都拥有清越、极具穿透力的音色,皆卓尔不凡。
为什么听到林志炫的歌就想找老本子呢?当最爱的歌手登台演唱时,歌迷会为他:献花,挥舞荧光棒,拉起横额……我就献上旧本子吧,我对音乐的一腔热爱,都记在那上面,林志炫不是说“一个歌手一辈子只求两件事:一是好歌,一是知音”,知音两心知,一个歌迷一辈子也只求两件事:一是好歌,一是好歌手。
在老本子的扉页上,曾写下一段话——歌手曲佑良在18岁到23岁之间不停地向唱片公司投稿,从未命中,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坚持到最后,成名了!今天的娱乐圈那么热闹,出名要趁早,赶快扎一脚,熬心熬血唱一首歌能赚多少?!可就有人坚持到最后,比如林志炫。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而我的“史册”很温柔,下笔都不狠。今天重新再看,一页一页,那是用名字穿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史嘛!那些名字是乐海中的岛屿,有的已被时间的潮水吞没,像张国荣;有的时隐时现,像罗大佑;有的始终在那里,清晰可见:像林志炫。
听《烟花易冷》,不仅为林志炫用娓娓唱腔铺陈的凄美所打动——前已有珠玉,想当年“达明一派”一首《石头记》,144个字的歌词就浓缩了120回《红楼梦》的所有意境,而黄耀明那缥缈如梦的声线更让它成为上上“逸品”——林志炫的歌声最动人处,是他唱“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时所流露的自叹自怜,自疼自惜,自勉自励。
林志炫是一个极其爱歌的人,当他提起自己的小心愿:希望周杰伦和方文山这两位“绝配”,听过他唱的《烟花易冷》后会有欲望写歌给他唱时,脸上流露出与他47岁的年纪不符的羞涩与期盼;当他把《the power of love》让给黄绮珊时说:“我相信黄妈可以很好地照顾这首歌”,“照顾”啊!只有对心爱的人才会用这个词,于是有人感叹:林志炫是一个和每一首好歌恋爱的人!
出道23年,出版过23张专辑,他唱;
七度入围金曲奖,七度落败,他唱;
他压抑地唱,因为“如果情绪超过理性的控制的话,一首歌的美感会消失了”
他自私地唱,他只在乎自己想唱什么,而不去揣摩观众想听什么。
他孤单地唱,“我经常觉得我游离于主流乐坛,而能以一种旁观的态度,看着众多歌手的厮杀,”他坚持:让做过的每一首歌都成为自己心中的经典之作。
他真实地唱,他是“One Take”录制理念的倡导者,提倡用现场演唱的方式将歌曲一次诠释到位,直接录制成专辑,他是当之无愧的“Live之王”!
他说只要有知音听他唱歌、买他的唱片、买票来听他的演唱会,他就愿意唱。
为好歌而生的林志炫,唱了四十年的歌,还将一直唱下去。
至少在我的耳朵现场,这是“原唱杀手”的林志炫,又一次恃唱腔“行凶”,我揣测:词作者方文山私下里,许是会为这样的“秒杀”暗暗叫一声“好”——老林啊,将我写的那等好词诠释得如此完美,一个字都没糟蹋啊!
据说歌唱家郭兰英不用话筒,可以把每个字都送到剧场的最后一排,林志炫也能做到:与周杰伦那草书一样演绎歌曲的方式相比,林志炫用声音的楷书把方文山的词端正地誊写在每一位听众的耳壁上,刚劲蕴藉,疏放妍妙,道不尽的婉雅秀逸:“每字每句呈现了方文山绝妙文笔中蕴含的意境和情绪,长歌当哭字字含泪带血”(摘自《我是歌手》官方微博)。
肯定有人会有异议:“杰伦,是在用他含混的咬字,透露出他对时代垃圾的不屑,是唱腔翻新,是新酒灌旧瓶,是酷……”但还是有更多的林粉炫迷和我在同一个频率上,为烟花绽放的声音所打动,你听:“学校广播放着《烟花易冷》,瞬间从自习室跑到喇叭下”;“连理发店都在放这首歌,应该说是老大把店的品位提升了呢”;“有一天路过一家手机专卖店,门口的音响在放老大的这首歌,我把车停在那边听完才走,就那么几分钟还交了三块钱停车费”……
自从看了第一期《我是歌手》,就兴起了找那几个旧本子的念头,但时间过去太久了,找起来肯定会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麻烦,于是作罢,可那些老歌在心口上叮了一个包,《我是歌手》每播出一期,便有一只无形的小手在那个包上挠几下,终于,可以飚高音到云端的林志炫登场,他一开口“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我再也坐不住了,翻箱倒箧,翻匣倒屉,去找那止痒的“药”:很多年前的音乐笔记。
刚工作那会儿,做一档名为《音乐传真》的节目,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每一期节目的串词都先在本子上打草稿,修改之后再抄到稿纸上,此外,在没法“百度一下”的那时,资讯的获取全依靠阅读搜集整理,于是本子上还记满了歌星资料、音乐事件、听歌心得……
找到了,这里有记录——“1995年1月7日”的节目里,播放了优客李林的《黄丝带》,旁边还有一行话:“台北的优客李林演唱组以清越、典雅的曲风正在走红”——今天湖南卫视演播室里的那些“陶醉哥”“流泪姐”们,会知道他们的眼泪为什么而流吗?“优客李林”,取名自夏威夷吉他Ukulele,Ukulele是吉他界的林志炫,而林志炫是歌手中的Ukulele,他们都拥有清越、极具穿透力的音色,皆卓尔不凡。
为什么听到林志炫的歌就想找老本子呢?当最爱的歌手登台演唱时,歌迷会为他:献花,挥舞荧光棒,拉起横额……我就献上旧本子吧,我对音乐的一腔热爱,都记在那上面,林志炫不是说“一个歌手一辈子只求两件事:一是好歌,一是知音”,知音两心知,一个歌迷一辈子也只求两件事:一是好歌,一是好歌手。
在老本子的扉页上,曾写下一段话——歌手曲佑良在18岁到23岁之间不停地向唱片公司投稿,从未命中,他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坚持到最后,成名了!今天的娱乐圈那么热闹,出名要趁早,赶快扎一脚,熬心熬血唱一首歌能赚多少?!可就有人坚持到最后,比如林志炫。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而我的“史册”很温柔,下笔都不狠。今天重新再看,一页一页,那是用名字穿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史嘛!那些名字是乐海中的岛屿,有的已被时间的潮水吞没,像张国荣;有的时隐时现,像罗大佑;有的始终在那里,清晰可见:像林志炫。
听《烟花易冷》,不仅为林志炫用娓娓唱腔铺陈的凄美所打动——前已有珠玉,想当年“达明一派”一首《石头记》,144个字的歌词就浓缩了120回《红楼梦》的所有意境,而黄耀明那缥缈如梦的声线更让它成为上上“逸品”——林志炫的歌声最动人处,是他唱“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时所流露的自叹自怜,自疼自惜,自勉自励。
林志炫是一个极其爱歌的人,当他提起自己的小心愿:希望周杰伦和方文山这两位“绝配”,听过他唱的《烟花易冷》后会有欲望写歌给他唱时,脸上流露出与他47岁的年纪不符的羞涩与期盼;当他把《the power of love》让给黄绮珊时说:“我相信黄妈可以很好地照顾这首歌”,“照顾”啊!只有对心爱的人才会用这个词,于是有人感叹:林志炫是一个和每一首好歌恋爱的人!
出道23年,出版过23张专辑,他唱;
七度入围金曲奖,七度落败,他唱;
他压抑地唱,因为“如果情绪超过理性的控制的话,一首歌的美感会消失了”
他自私地唱,他只在乎自己想唱什么,而不去揣摩观众想听什么。
他孤单地唱,“我经常觉得我游离于主流乐坛,而能以一种旁观的态度,看着众多歌手的厮杀,”他坚持:让做过的每一首歌都成为自己心中的经典之作。
他真实地唱,他是“One Take”录制理念的倡导者,提倡用现场演唱的方式将歌曲一次诠释到位,直接录制成专辑,他是当之无愧的“Live之王”!
他说只要有知音听他唱歌、买他的唱片、买票来听他的演唱会,他就愿意唱。
为好歌而生的林志炫,唱了四十年的歌,还将一直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