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趣味性是使人感到有趣的性质,这种性质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南宋时期,朱熹就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及至民国,梁启超又提出了“趣味教育”的理念。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呼吁有趣的课堂的呼声越发响亮。历史学科作为基础人文学科之一,在适应教学的趣味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17年版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项要求响应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呼声,也为历史的趣味性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如何实施趣味性高中历史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
1 以故事说历史,调动学生积极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历史剧”。之所以说历史是一部剧,是因为历史中总是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情节。这些情节或是真善美、或是假恶丑,无论哪一种,都包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既然历史是一部剧,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之中,教师不妨采用戏剧化的讲授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把讲历史变成讲故事,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凸显教学的趣味性。
以《中外历史纲要》中的“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教师在讲授到汉匈战争的背景时,不妨扩充一下《汉书》中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即“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刻画出冒顿单于的跋扈形象。在讲授战争结果时,也要把匈奴战败后的“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感叹向学生道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通过这种戏剧性的讲授将战争前后匈奴状况进行对比,自然能使学生感受到汉武帝的武功,也能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2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促使教师从课程的机械阐述者转向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者。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成熟的历史教师能够去粗取精,根据教学实际将这些资源整合成为合理的教学资源。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也为不同地域的教师提供了更便利的交流平台。教师们可以在网络上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智慧,从而提高教师行业的整体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最常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体表现为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资料等。它通过声、光等多种渠道传达意义,营造更理想教学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令学生身临其境。大多数情况下,多媒体往往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课堂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关于抗日战争的两课是“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两课内容篇幅很大,但其中涉及战争背景和结果的内容相对较少,而叙述战争过程的内容较多。在讲授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这些有代表性的战役或战斗时,部分教师对战史并不了解,因而很难讲出细节,最终只能按照教材内容泛泛而谈,很难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抗战之艰难与必胜之决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用形象化的手段介绍杨靖宇、吉鸿昌等抗日英雄的生平事迹,呈现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史,进而使学生感同身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塑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
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新时代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片面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而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进而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因此,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讨论法和探究法越来越受到教师关注。
学习中的趣味更多地源于学生的内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成就,会成为激励学生持久学习的重要动机。讨论法和探究法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中外历史纲要》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重点介绍了商鞅变法。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变法的背景,教师应该率先提出探究性问题:“战国之际多有变法,秦国最为彻底呢,这只是因为秦孝公和商鞅的个人能力强吗?”随后,教师应该给出《史记》中反应秦国变法之前的状况的史料,让学生对秦国变法的根本原因即社会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改革之艰难,教师还可以以《商君书》作为蓝本,使学生分组扮演商鞅和守旧派大臣,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针对变法的原因、措施、影响展开讨论,在交流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
应该说明的是,教师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趣味性是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二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将趣味性寓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中,不可为了有趣而有趣。
苏州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522)
1 以故事说历史,调动学生积极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历史剧”。之所以说历史是一部剧,是因为历史中总是掺杂着各种复杂的情节。这些情节或是真善美、或是假恶丑,无论哪一种,都包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既然历史是一部剧,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之中,教师不妨采用戏剧化的讲授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把讲历史变成讲故事,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凸显教学的趣味性。
以《中外历史纲要》中的“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教师在讲授到汉匈战争的背景时,不妨扩充一下《汉书》中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即“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刻画出冒顿单于的跋扈形象。在讲授战争结果时,也要把匈奴战败后的“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感叹向学生道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通过这种戏剧性的讲授将战争前后匈奴状况进行对比,自然能使学生感受到汉武帝的武功,也能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2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也促使教师从课程的机械阐述者转向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者。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成熟的历史教师能够去粗取精,根据教学实际将这些资源整合成为合理的教学资源。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也为不同地域的教师提供了更便利的交流平台。教师们可以在网络上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智慧,从而提高教师行业的整体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最常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体表现为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资料等。它通过声、光等多种渠道传达意义,营造更理想教学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令学生身临其境。大多数情况下,多媒体往往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课堂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关于抗日战争的两课是“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两课内容篇幅很大,但其中涉及战争背景和结果的内容相对较少,而叙述战争过程的内容较多。在讲授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这些有代表性的战役或战斗时,部分教师对战史并不了解,因而很难讲出细节,最终只能按照教材内容泛泛而谈,很难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抗战之艰难与必胜之决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用形象化的手段介绍杨靖宇、吉鸿昌等抗日英雄的生平事迹,呈现一部有血有肉的战争史,进而使学生感同身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塑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
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新时代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片面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而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进而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因此,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讨论法和探究法越来越受到教师关注。
学习中的趣味更多地源于学生的内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成就,会成为激励学生持久学习的重要动机。讨论法和探究法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中外历史纲要》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重点介绍了商鞅变法。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变法的背景,教师应该率先提出探究性问题:“战国之际多有变法,秦国最为彻底呢,这只是因为秦孝公和商鞅的个人能力强吗?”随后,教师应该给出《史记》中反应秦国变法之前的状况的史料,让学生对秦国变法的根本原因即社会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为了让学生了解改革之艰难,教师还可以以《商君书》作为蓝本,使学生分组扮演商鞅和守旧派大臣,使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针对变法的原因、措施、影响展开讨论,在交流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
应该说明的是,教师在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趣味性是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二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将趣味性寓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中,不可为了有趣而有趣。
苏州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