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修行者听我说当今之计守静读写为要时,批评我说,你现在是要动的,你不出来哪有出路?但出门交往,朋友们三句话不离挣钱。
一个在好几个单位做顾问的法律学者说他懒得写文章,写文章至少一个字要一块钱吧,问我一个字是多少钱的稿费。另一个作家则说他的书起印数是多少,问我的书销量如何。一个台湾的学者逼问我需要多少钱可以生活,我嗫嚅地说出一个数字,一百万。
一百万?他大笑起来,你开玩笑,一百万在北京能买一个书房?哎呀,你真是单纯。
我当时不好意思说的是,一百万于我都是多的。多年前,朋友就批评我有“求田问舍”的思想。在我们这个社会,不谈钱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时移世异,对钱的谈论也不太一样了。
十几年前,我曾跟吴思先生谈过钱。我们谈的话题是一个月需要多少钱能够。吴思说是一千元足够,读过他《血酬定律》等书的人都知道他是明于计算的,他说的一千应该是实情,那时的吴思兄到哪里聚会都是骑自行车,连交通费都省了。
无论如何,当时我们在谈论钱时,是轻松的。我们守着自己的生活。但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老辈知识人舒芜先生就劝过年轻时的我要找一个稳固的饭碗,他还论证说,有了这个饭碗,读书就不会心慌。
大概有很多人对此是认同的,我就知道不少诗人都挣钱去了,比如炒房子;还有一些人傍大款去了。曾有一个作家痛心地对我说,互联网把文人跟商人联网了,他知道的文人身边都有几个商人。
我所理解的知识人谈钱的方式,跟世俗生活中的谈钱不是一回事。一个做NGO的朋友曾经自豪地对我说,到他们团队的年轻人都是有理想的,不谈钱的。但我想,这能持久吗,这能给我们的社会空间以健康的力量吗?果然,过了几年,这个朋友再也不谈年轻人的理想了。
这方面,我的老师钱理群先生更是一个例子,他是一个追求絕对纯净的知识人。后来从大学退出,从中小学退出,退回到养老院里,因为他无法面对今天的年轻人了。今天的社会已然一统,拜金主义、拜物教等大行其道,它是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无论什么职业、什么事业、什么年龄的人,最大的公约数在于他拥有了多少物质财富。
在上个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们生活的标准是“足够”,这符合德尔斐神庙的另一则伟大的神谕,“凡事勿多”。在“足够”的标准方面,像凯恩斯等人就不求人们的收入平等,而是强调要适合社会特定角色。
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个思想家一年只需要500英镑就“足够”了。小说家伍尔芙认为,一名作家一年只需要500英镑和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就“足够”了。这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只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即可。
曾在美国遇到一个在基金会工作的朋友,他感叹,有些国内知名人士申请基金救助,理由居然是赤裸裸的物价太高,买房需要花钱。这让我听来惭愧,看来自己是不会用钱的一类人。我不知道,除了买书、周济亲人和年轻的朋友,还能做什么。
如果让我回答知识人一个月多少钱够用?我的答案永远是,专注于自己的知识生活就足够了。至于创造出来的附加值,如果过多就应该散给周围或社会,而不是加入甚至追逐于物质生活的升级换代。
钱在有创造冲动的企业家手里是多多益善的,钱在无欲的大修行者手里是多多益善的,这些人能用好钱,能把钱的价值最大地体现出来。而知识分子,大都是不太会用钱的。
一个在好几个单位做顾问的法律学者说他懒得写文章,写文章至少一个字要一块钱吧,问我一个字是多少钱的稿费。另一个作家则说他的书起印数是多少,问我的书销量如何。一个台湾的学者逼问我需要多少钱可以生活,我嗫嚅地说出一个数字,一百万。
一百万?他大笑起来,你开玩笑,一百万在北京能买一个书房?哎呀,你真是单纯。
我当时不好意思说的是,一百万于我都是多的。多年前,朋友就批评我有“求田问舍”的思想。在我们这个社会,不谈钱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时移世异,对钱的谈论也不太一样了。
十几年前,我曾跟吴思先生谈过钱。我们谈的话题是一个月需要多少钱能够。吴思说是一千元足够,读过他《血酬定律》等书的人都知道他是明于计算的,他说的一千应该是实情,那时的吴思兄到哪里聚会都是骑自行车,连交通费都省了。
无论如何,当时我们在谈论钱时,是轻松的。我们守着自己的生活。但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老辈知识人舒芜先生就劝过年轻时的我要找一个稳固的饭碗,他还论证说,有了这个饭碗,读书就不会心慌。
大概有很多人对此是认同的,我就知道不少诗人都挣钱去了,比如炒房子;还有一些人傍大款去了。曾有一个作家痛心地对我说,互联网把文人跟商人联网了,他知道的文人身边都有几个商人。
我所理解的知识人谈钱的方式,跟世俗生活中的谈钱不是一回事。一个做NGO的朋友曾经自豪地对我说,到他们团队的年轻人都是有理想的,不谈钱的。但我想,这能持久吗,这能给我们的社会空间以健康的力量吗?果然,过了几年,这个朋友再也不谈年轻人的理想了。
这方面,我的老师钱理群先生更是一个例子,他是一个追求絕对纯净的知识人。后来从大学退出,从中小学退出,退回到养老院里,因为他无法面对今天的年轻人了。今天的社会已然一统,拜金主义、拜物教等大行其道,它是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无论什么职业、什么事业、什么年龄的人,最大的公约数在于他拥有了多少物质财富。
在上个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们生活的标准是“足够”,这符合德尔斐神庙的另一则伟大的神谕,“凡事勿多”。在“足够”的标准方面,像凯恩斯等人就不求人们的收入平等,而是强调要适合社会特定角色。
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个思想家一年只需要500英镑就“足够”了。小说家伍尔芙认为,一名作家一年只需要500英镑和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就“足够”了。这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只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即可。
曾在美国遇到一个在基金会工作的朋友,他感叹,有些国内知名人士申请基金救助,理由居然是赤裸裸的物价太高,买房需要花钱。这让我听来惭愧,看来自己是不会用钱的一类人。我不知道,除了买书、周济亲人和年轻的朋友,还能做什么。
如果让我回答知识人一个月多少钱够用?我的答案永远是,专注于自己的知识生活就足够了。至于创造出来的附加值,如果过多就应该散给周围或社会,而不是加入甚至追逐于物质生活的升级换代。
钱在有创造冲动的企业家手里是多多益善的,钱在无欲的大修行者手里是多多益善的,这些人能用好钱,能把钱的价值最大地体现出来。而知识分子,大都是不太会用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