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史观指的是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生学习的历史属于基础,涉及到古代中国的民族冲突和民族交流,教师们要在这阶段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历史进程,并且以引发自己的思考。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史观,望给予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古代史;渗透;民族史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64
引言
古代中国命运多舛,建立过许许多多的王朝,国家之间会有战争、通商、联姻等活动,这些都属于合理的历史进程,所以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民族史观教导学生用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各个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起来的,从而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精神。
因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用客观和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从内而外地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评价。然而,初中历史课本的框架是围绕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展开的,强调的更多是国家内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而很少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融和碰撞介绍出来,导致学生看待问题可能会被局限在一种角度,非黑即白[1]。民族史观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章节学习的合适阶段讲解一些民族史观,让学生将民族史观融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战争能够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以正常角度思考,战争是残酷的,带来的是一些国家的衰亡和破败,战争必定是没有积极的方面的,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我国古代的战争能统一中华,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人都汇聚在一起,形成交流。例如从秦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多年征战,秦国统一中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规范了度量衡,初步向汉族国家靠拢,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五胡”内迁、“十六国”融合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东汉末年,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称“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这样一来,他们与中原汉族的融合更加自然,少数民族逐渐参与到汉族的战争、生活、政治当中,这就是“五胡”内迁。而西晋末年,战争频繁,统治黑暗,少数民族奋起反抗,推翻了西晋王朝,各个少数民族觊觎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王朝,称为“十六国”,在这之后,十六国战乱不断,争抢中原的土地,百姓苦不堪言,进行了频繁的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民族融合趋势明显。一些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任汉人为官,汉人也进入了少数民族的政权内,在民族交流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十六国”融合[2]。
从这两个朝代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虽然带来的是混乱,但是它在将秩序打散的同时,又重新缔造了一种民族融合的局面,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向学生们阐述战争的性质,让学生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多元化地看待问题。
二、我国历史由各个民族组成和补充
如上文所说,秦朝和汉朝使我国古代逐渐向汉族政权靠拢,时至今日,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的人口最多,我国书写的古代历史也以汉族为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习汉族历史比较多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的推动作用。历史上一些国家的政权也是属于少数民族的,例如金、辽、元、清等王朝,这些国家都属于古代华夏大地上的一部分,他们的文化保留到今天,让我们在生活中仍旧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的影子。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努力的,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等,都是经过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延伸到其他国家的,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古代少数民族创建自己的政权时,也有很多政治制度被汉族王朝借鉴,例如北魏的均田制、元朝的行省制,其中行省制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并最终影响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发达,在于汉族的融合中,他们给汉族带来了先进的牧业体系,让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以保障,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也进入了中原,我国古代文化才能更加丰富多彩,给当时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地位突出,虽然课本主要讲解的是汉族的历史文化,但是想要全面地了解汉族历史,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带给汉族的发展机会,在讲解一些借鉴的制度时,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结束语
想要更加全面、多元化地学习历史,学生就要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进行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又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和补充的,并且还要从多个方面看待问题,例如战争也是有两面性的,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更加严谨,民族意识得到增强,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步秀琴. 初中历史古代史教学中要渗透民族史观[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00099-00099.
[2].陈小龙.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观的渗透策略探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5):P.101-101.
关键词:初中历史;古代史;渗透;民族史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64
引言
古代中国命运多舛,建立过许许多多的王朝,国家之间会有战争、通商、联姻等活动,这些都属于合理的历史进程,所以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民族史观教导学生用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各个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起来的,从而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培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精神。
因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用客观和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从内而外地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评价。然而,初中历史课本的框架是围绕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展开的,强调的更多是国家内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而很少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融和碰撞介绍出来,导致学生看待问题可能会被局限在一种角度,非黑即白[1]。民族史观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章节学习的合适阶段讲解一些民族史观,让学生将民族史观融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战争能够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以正常角度思考,战争是残酷的,带来的是一些国家的衰亡和破败,战争必定是没有积极的方面的,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我国古代的战争能统一中华,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人都汇聚在一起,形成交流。例如从秦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多年征战,秦国统一中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规范了度量衡,初步向汉族国家靠拢,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五胡”内迁、“十六国”融合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东汉末年,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徙,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称“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这样一来,他们与中原汉族的融合更加自然,少数民族逐渐参与到汉族的战争、生活、政治当中,这就是“五胡”内迁。而西晋末年,战争频繁,统治黑暗,少数民族奋起反抗,推翻了西晋王朝,各个少数民族觊觎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王朝,称为“十六国”,在这之后,十六国战乱不断,争抢中原的土地,百姓苦不堪言,进行了频繁的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民族融合趋势明显。一些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任汉人为官,汉人也进入了少数民族的政权内,在民族交流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十六国”融合[2]。
从这两个朝代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虽然带来的是混乱,但是它在将秩序打散的同时,又重新缔造了一种民族融合的局面,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向学生们阐述战争的性质,让学生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多元化地看待问题。
二、我国历史由各个民族组成和补充
如上文所说,秦朝和汉朝使我国古代逐渐向汉族政权靠拢,时至今日,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的人口最多,我国书写的古代历史也以汉族为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习汉族历史比较多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的推动作用。历史上一些国家的政权也是属于少数民族的,例如金、辽、元、清等王朝,这些国家都属于古代华夏大地上的一部分,他们的文化保留到今天,让我们在生活中仍旧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的影子。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努力的,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等,都是经过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延伸到其他国家的,所以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古代少数民族创建自己的政权时,也有很多政治制度被汉族王朝借鉴,例如北魏的均田制、元朝的行省制,其中行省制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发展,并最终影响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发达,在于汉族的融合中,他们给汉族带来了先进的牧业体系,让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民生得以保障,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也进入了中原,我国古代文化才能更加丰富多彩,给当时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性。
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在我国古代史中地位突出,虽然课本主要讲解的是汉族的历史文化,但是想要全面地了解汉族历史,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带给汉族的发展机会,在讲解一些借鉴的制度时,教师可以着重讲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结束语
想要更加全面、多元化地学习历史,学生就要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进行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民族史观,让学生明白我国古代史是又各个民族共同组成和补充的,并且还要从多个方面看待问题,例如战争也是有两面性的,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更加严谨,民族意识得到增强,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步秀琴. 初中历史古代史教学中要渗透民族史观[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00099-00099.
[2].陈小龙.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观的渗透策略探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5):P.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