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真题】
  题目:自己决定
  1.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怎么办?”……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2.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
   【文题解读】
  宁波中考作文由大小作文组成。大作文是命题作文《自己决定》,小作文是根据考生所写的大作文,写一则推荐语。
  《自己决定》这篇命题作文设定了一个情景。
  “怎么办?”…… “自己决定。”
  两句话,一个省略号,意蕴大不同。
  “怎么办?自己决定。”是我的自问自答,还是他人的回答,这些情景的不同制约着文章立意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自问自答,文章的立意应该侧重表现“我思想的觉醒和转变”,选材可以表现“我学会独立思考——独自面对——独立解决”的心路历程,并且此次的转变是“我”主动改变;如果是他人的回答,文章的立意应该侧重表现“我终于明白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选材重点放在“我在求助他人遭到拒绝时,改变自己依赖的心理做出决定”的心路转变过程,此次转变是“我”被动改变。
  中间的省略号,又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让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如果讲述经历,可讲述自己“深陷困境,无人指望,最终依靠自己独立解决”的经历,叙事时围绕“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决定的过程,来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可重点记叙“自己决定”的内容;如果阐述观点,可表达出“独自面对,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的观点,也可以走出自我,走向广阔的历史长河和社会,引经据典地去寻找那些做出自我决定的历史文化名人,看他们如何面对自我的决定,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小作文是向阅卷老师阐述自己写的《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的推荐语。此题目的设计更体现出题者的独具匠心,考生不仅会写作文,更应该知道自己所写作文的亮点在哪里。这样的推荐语设计,让考生在写《自己决定》时,就要深入思考所写作文在选材、结构、语言、立意等方面的亮点。小作文的设计,旨在引导考生的妙笔生花,“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佳作示例一】
  自己决定
  ◎娄晴
  既然选择了自己的决定,便只顾风雨兼程。
  ——题记
  盛夏,蝉鸣。
  正午,野三坡风景区。
  这是一次几家的合游,望着那座景区内最高的山,山顶被层层云雾笼罩,增添了它神秘的色彩。这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太累了,这么热的天,要爬小三千个台阶,索道还在检修……”不一会,就有好几个人打了退堂鼓,想原路返回了。小辈们自然想体验新鲜事物,当问到我是否爬山时,母亲担忧道:“你从小身体不好,爬山又是高强度的活动,天气炎热,怕是会中暑。”父亲却说:“偶尔挑战自己,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尝试。”讨论了半天,他们道:“这,由你自己决定。”
  我踌躇了,长这么大,生命的轨迹精准得分毫不差,不论在家还是出门,总有人替我安排好,不需要选择。而今天他们竟让我自己决定,受宠若惊的同时伴随的是强烈的纠结:从小方方面面争强好胜,难道今天会被翻越一座山打败?但母亲的担忧确实有道理,这是单行道,上去,便不可回头。
  心里分成两派在争吵。良久,那颗不服输的心还是赢了,缓缓开口:“我选择爬山。”这是我第一次决定自己的生活,而我,本来可以选择安逸,却在那一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方。
  没有一丝风,我两鬓全被汗水浸湿,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面颊通红,大口喘着粗气,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虽不知何时登顶,我却一直想象着在登顶的那一瞬间的豪情。
  当我终于站在山巅,仿佛只手可碰云朵,全身有说不出的舒爽。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决定所带来的收获,收获了成长,经历了最美的风景。
  每当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迷茫而又无助时,总会有那个勇敢的自己出现,教会我自己做决定,教会我“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无悔。
  我的决定是远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荐语
  本文通过写自己爬山的经历,感悟在自己做决定时的成长;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恰用诗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文章结构严谨,错落有致,首尾呼应,抒发了自己做决定的感悟。
   【佳作示例二】
  自己决定
  ◎黄玺好
  漫漫人生路,最惹人驻足的,莫过于那些转角和岔口。
  当时光的滴漏开始,青春的风铃敲响,只剩下孑然一身的自己时,我们知道——该自己做出决定了。
  每当看到某些噙着泪水奔跑、在途中播撒希望与微笑的人,总觉得思绪翻涌:也许自己的选择不尽人意,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披荆斩棘。大概自己决定的道路,才是值得走一遭——他们以此彰显着千秋万代不变的特色。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下,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决定以死明志投身汨罗之滨;凄风苦雨,哀鸿阵阵的崖山海岸,绝望的陆秀夫,决定背着幼主跳海,十万军民亦选择殉国;暗无天日,内忧外患的民国时代,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怒向刀丛觅小诗”。
  屈原、陆秀夫、鲁迅,他们的决定体现了民族的大义和气节,他们的名字也必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
  2020年这段被病毒肆虐的时期,无数白衣天使换上戎装,决定为国家贡献微薄的力量,“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响彻云霄,这一切,都展现了他们面对抉择时,从不放弃、从不后悔的气势。
  突然想到我的老师对我说过,“你已经15岁了,自己的路自己决定”,又想起师姐考上向往的高中时意气风发的模样。我蓦地明白,青春時代的我们,是绝不后悔走上自己选择的路,不喊苦和累,不见异思迁,只因那是自己的决定。
  自己决定,是一句誓言,也是一生的追求。它带着我们登高,又停在某地阻拦;它承载着往昔,又折射着未来,待我们一步步登上自己的青云之端。
  我们新一辈的青春少年,会带着亘古不变的传统色彩,揣着梦想激情,东渡沧海,西踏戈壁,南涉群岛,北越高山。毕竟,道路横斜交错,才是生活。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脚步永远做出自己的选择。透过朦胧的光景,我仿佛看到未来的路,洒满太阳的光明。
  太阳再好,总要我们自己来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推荐语
  《自己决定》这篇作文,围绕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人进行不同选择的现实意义,联系自身,情景融合,令人深受启发。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全文清新飘逸,朴素自然而不落俗套。
其他文献
近日,一则题为“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几近失守”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原來,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蜂拥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葡萄园大面积挤占生态林地甚至有全部取代之势。  
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四季皆有声,声声入耳,声声动心。  春,年之初,自有万物复苏之灵气,冰雪消融,山川解冻,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走近山野,寒意直上心头,缩了缩脖子,朝里走。“滴答、滴答”,山川解封,慢慢开始有了生命的气息,水珠与消融的冰雪交汇在一起,细细地朝山脚流去。报春的鸟儿啼起,万声附和,自然交响曲着实热闹,燕子归来,衔起树枝,筑成新巢,好一派热闹景象!  夏,年之盛,故处处繁茂,朝气蓬勃,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花海。  五月,是鮮花的季节;青春,是鲜花的岁月。在座的各位青年们,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怀揣着共同的激动。因为从刚才开始,狂跳不已的心脏就告诉了我,我们的血脉就像花朵的根须,紧紧植根于这片热土,于是,我们的脉搏便与祖国大地一同律动!  一百年!拨开一个世纪的尘埃,“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滚烫的怒吼
很早便开始留意月了。她就在空中悬着,光便铺了下来,轻轻柔柔的,透着点清冽——这便是初三的月了。  月色如玉,温和人心。放下手中的书卷,掬一杯清月,便被這暖色信步哄了出去。初三的月总是早早地便出现了,当你还在低头苦恼作业的时候,她便出现了,这么平白无故的,不知她偷偷看了你多久。初三的月也是偏偏不愿隐退的,每日的早晨,露珠还没有来得及在叶片汇聚,我跨上草绿色的单车,抬首便望见了她。在那个特定的位置,她
牛祺圣是章丘一名普普通通的铁匠,14岁开始打铁,60年来,牛祺圣家院子里总有一个火红的炼铁炉子。  早些年,为了生活,牛祺圣和父亲合推一架铁匠车子,走街串巷为乡亲们打铁。每到一户人家,主家要打一把鋤头、一副铁犁、一口铁锅,牛祺圣支起火炉和风箱,父亲蹲在地上对着一堆废铁研究。主人拿来的废铁有长方形的,有片状的,有圆形的,每块铁的形状都不一样,但这难不倒父亲,因为好铁匠即便用下脚料也能打造出一个完整的
每年的六七月份,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的气候,因为恰逢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的晚春初夏时节,阴雨绵绵,缥缈朦胧,苍茫一片。此情此情,有人频频生发闲愁,如贺铸笔下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陆游夏日纳凉的悠闲快意,“梅雨初收景气新,太平阡陌乐闲身”,更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耕于籍田时的“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的快乐与憧憬……一起来看看名家笔下梅雨时节的人事物
在老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吊兰,叶子枯萎了一大半,一眼望去像是大病了一场,但毕竟是我亲手栽培,不忍让它自生自灭,于是我还是把它带到了长沙的新家。  开学那天,我背着书包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新校园。到了化学课,老师一走进课堂就给我们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并问我们是否知道原理。好多同学都举手回答,而我却呆坐在那里,一点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多了几层乌云,遮住了阳光。我的心情糟透了,忽然觉得自己
溶溶月色泻至我的眼前,秋风捎来几片轻若薄纸的落叶,我的思绪也随那梧桐叶,融入深邃的夜色……  依稀记得那是多年前的初秋,我耷拉着脑袋踏在去往车站的石板路上,手中攥着的卷子上,道道红叉尤为刺眼。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万物暗淡,我的脚步也随之沉重。我心不在焉地踏上公交车,想象着到家该怎样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公交车也在这时与我家相反的方向驶去。两旁陌生的景物唤醒了正发着呆的我,不安瞬間袭上心头
2020年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发生爆炸的方圆几公里区域,一片狼藉。  爆炸过后,人们听见废墟里传来了阵阵悠扬的钢琴声,演奏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友谊地久天长》。循声而至,原来这声音来自一个普通的小院。客厅里,一位70多岁、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穿着一件大花纹衬衫,戴着口罩,端坐于一架擦得锃亮的钢琴前,优美的旋律在她的指尖灵动地跳跃着,她眼神里流露出坚定、乐观。
迷雾,能挡住你前方的视线,却阻挡不了你前进的脚步。  ——题记  我独自一人在山上攀爬,四周是浓稠的白雾,几乎阻挡了一切的视线,让人只能看清短短五米内的情况。  几分钟前,迷雾到来之际,同行的人皆借口迷雾太重而下山了,只有我因为已经接近山顶而不忍放弃。  手执竹杖,一下一下小心翼翼地叩击着我前方的青石砖,一步一步地探索前方的路,小心翼翼地走着。  步履不停,缓缓前进。  清晨的迷雾没有散去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