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多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展开,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本文从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关系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他们几乎都是矛盾的对立的。教育实践领域抱怨理论家们只懂得做学问,缺乏对实践界的关注,发表的理论并无法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教育理论家们也经常指责实践领域,忽视了基础理论。实际上,实践中许多被声称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都早已在教育基础理论阶段被解决。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深刻隔阂,促使我们去思考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继续,到底怎么做才能促使两者的有机有效结合。
一、何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所谓理论是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能够说明问题,并具有指导实践和预测功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认证的理论才能够被认为是科学的、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正确的反映。教育理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凭借某种形式的推理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实践则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是实践的一种。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断裂
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间理想的逻辑关系终归不是现实的逻辑关系。在改革的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深入促进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者产生了深深的裂痕。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没有达到一致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指导的缺空,为此便产生了教育实践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引导的广泛研究。虽然造成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方面,但从问题的本身上来看,其最重要的是在于各个教育单位都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待这一问题,对这个问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有效的互相沟通与共同研究。
从教育理论主体的方面来看,与教育实践的分歧通常是因为总有一种高不可攀、天生的卓越感和使命感。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偏颇地认为教育实践的缺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领会教育理论知识,因此,要求其不断地提升理论知识,用理论上的知识去引导实践上的不足,也希望通过理论的指导让教育实践有教育理论的行为,乃至想法和行为习惯,来实现本身的教育理想;而另一方面却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自己陶醉在理论中,缺乏对教育实践主体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需要的了解,缺乏对发展着的整体教育实践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所想出来的教育理论即使再符合理论上的逻辑,也只能是凌驾于现实的“无用理论”。当然,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方式、研究能力、研究态度以及学术品质等综合素质也会加深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矛盾裂痕。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1.教育理論的可实践性
整个教育理论系统中,教育理论在知道教育实践的同时要确保其本身的可实践操作性。毕竟是有具备实践、可操作性的理论才能够通过层层检验,从而跟随时代、实践以及科学的脚步不断提高并发展。通常某些科学逻辑体系中演绎或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翻译的教育理论,都缺少与教育实践结合的经验以及缺少同教育背景、情景联系等因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必须要具有实践性,也就是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够指导当前教育实践。
2.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间的产物及中层教育理论。作为二者的桥梁,它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完整、准确地、解读抽象的理论,而且要与实践密切相关,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当前教育状态把脉。
四、结束语
当教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同样也能够承载着教育理论,两者才能实现完美的对接,这需要教育理论的主题、教育实践的主题和教育科研机构一同努力。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关系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他们几乎都是矛盾的对立的。教育实践领域抱怨理论家们只懂得做学问,缺乏对实践界的关注,发表的理论并无法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教育理论家们也经常指责实践领域,忽视了基础理论。实际上,实践中许多被声称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都早已在教育基础理论阶段被解决。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深刻隔阂,促使我们去思考有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继续,到底怎么做才能促使两者的有机有效结合。
一、何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所谓理论是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能够说明问题,并具有指导实践和预测功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认证的理论才能够被认为是科学的、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正确的反映。教育理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凭借某种形式的推理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实践则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是实践的一种。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断裂
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间理想的逻辑关系终归不是现实的逻辑关系。在改革的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深入促进的现实生活中,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者产生了深深的裂痕。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没有达到一致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指导的缺空,为此便产生了教育实践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引导的广泛研究。虽然造成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方面,但从问题的本身上来看,其最重要的是在于各个教育单位都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待这一问题,对这个问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有效的互相沟通与共同研究。
从教育理论主体的方面来看,与教育实践的分歧通常是因为总有一种高不可攀、天生的卓越感和使命感。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偏颇地认为教育实践的缺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领会教育理论知识,因此,要求其不断地提升理论知识,用理论上的知识去引导实践上的不足,也希望通过理论的指导让教育实践有教育理论的行为,乃至想法和行为习惯,来实现本身的教育理想;而另一方面却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自己陶醉在理论中,缺乏对教育实践主体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需要的了解,缺乏对发展着的整体教育实践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所想出来的教育理论即使再符合理论上的逻辑,也只能是凌驾于现实的“无用理论”。当然,教育理论主体的研究方式、研究能力、研究态度以及学术品质等综合素质也会加深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矛盾裂痕。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1.教育理論的可实践性
整个教育理论系统中,教育理论在知道教育实践的同时要确保其本身的可实践操作性。毕竟是有具备实践、可操作性的理论才能够通过层层检验,从而跟随时代、实践以及科学的脚步不断提高并发展。通常某些科学逻辑体系中演绎或从其他学科中借鉴、翻译的教育理论,都缺少与教育实践结合的经验以及缺少同教育背景、情景联系等因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必须要具有实践性,也就是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够指导当前教育实践。
2.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中间的产物及中层教育理论。作为二者的桥梁,它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完整、准确地、解读抽象的理论,而且要与实践密切相关,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当前教育状态把脉。
四、结束语
当教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同样也能够承载着教育理论,两者才能实现完美的对接,这需要教育理论的主题、教育实践的主题和教育科研机构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