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塞舌尔角毛藻(Chaetoceros seychellarus)属于硅藻门角毛藻属有色角毛藻亚属,为全球罕见种。以往有关塞舌尔角毛藻的研究报道多限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其形态学认知仍不完整,系统学研究也尚属空白。本文从我国台湾海峡和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了塞舌尔角毛藻,并在实验室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观察,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DNA)D1~D3区序列,分析了其系统学信息。塞舌尔角毛藻的典型特征是链状群体直,窗孔呈矩形,
【基金项目】
: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2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舌尔角毛藻(Chaetoceros seychellarus)属于硅藻门角毛藻属有色角毛藻亚属,为全球罕见种。以往有关塞舌尔角毛藻的研究报道多限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其形态学认知仍不完整,系统学研究也尚属空白。本文从我国台湾海峡和海南岛三亚海域采集了塞舌尔角毛藻,并在实验室建立了单克隆培养株系,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观察,基于核糖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DNA)D1~D3区序列,分析了其系统学信息。塞舌尔角毛藻的典型特征是链状群体直,窗孔呈矩形,
其他文献
基于青海高原5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80-2018年的观测数据,结合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概率密度分布等方法,揭示青海高原降雹
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是目前工程上高效数值模拟湍流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需要给出关于雷诺应力的湍流封闭模型.该文从环形方
波致水流的能量差异有助于风暴和海啸巨砾的区分.本文基于这一思路,进行风暴波浪和波致水流的能量分析,给出海岸珊瑚巨砾在风暴潮期间以推移质方式输运的动力学过程表达,推算
南沙海槽是古南海俯冲消亡、南沙地块与婆罗洲碰撞的关键区域,其构造演化史记录了南海前世今生的重要信息。为深入认识对其构造变形有重要影响的南沙海槽深部热状态,本文首先利用热传输方程分析了滑坡体快速堆积的热披覆效应对海槽底部深水区海底观测热流的影响,然后利用磁异常的频谱分析技术获取南沙海槽及其邻区的居里面深度。结果表明,受沉积物快速堆积的影响,南沙海槽底部深水区文莱滑坡范围内现今海底热流测量值仅为深部背景热流的60%~77%,推测该区深部背景热流约为77~98mW·m-2;南沙海槽内居里面
为研究珊瑚礁坪上采掘坑位置变化对珊瑚礁海岸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试了采掘坑在不同位置和无坑情况下一系列不规则波工况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采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发现本研究中的两株虫黄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与Effrenium属虫黄藻模式种Effrenium voratum基本一致,推测本文中的两株Effrenium属虫黄藻均为E.voratum。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热带海域虫黄藻的物种多样性,为完善我国的虫黄藻种质资源奠定
作为一种新型的推进方式,泵喷推进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外流场会影响推进效率,因此对外流场的研究至关重要.该文以泵喷推进器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SST湍流模型对其外流
根据2018-2019年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采集的礁栖鱼类黑缘尾九棘鲈(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样本,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了南海这两个珊瑚礁海域中黑缘尾九棘鲈生物学特征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在南沙海域和西沙海域中黑缘尾九棘鲈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05.5±10.5mm和110.4±13.1mm,两海域间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布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南沙海域与西沙海域样本体长和体质量关系
利用黑龙江省80个站1961—2017年器测蒸发量观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ann Kendal突变分析、数理统计和Mexican ha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年和四季器测蒸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蒸发量的空间分布的地理特征明显,其值随纬度、经度、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分别为55.4 mm/°N、45.2 mm/°E、88.8 mm/(100 m)。1961—2017年,黑龙江省年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达13.7
食物资源对海洋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海洋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描述了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及功能,对分析种间关系和资源分配模式、了解群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在整理近3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当前海洋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的主要方法(胃含物分析、整体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和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应用领域,着重归纳总结了量化营养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生态模型,并分析了各营养生态位评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海洋动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