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销售:欲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茶企不能给销售人员一个爱你的理由,又怎能让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从一而终呢?
  毋庸置疑,商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抓住人才,留住人才是零售店铺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酒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在刚刚演讲完他那未来做经理的“宏伟计划”后被更加诱人的“大板桌”和高薪吸引,然后携兵带将,意气风发地加入对手的阵营。一个在甲经销商业绩是“二流”的员工,走出去后却成为乙经销商的店长,类似的案例还很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职场规律。在剖析员工跳槽的原因时,很多人往往会认为是因为对方的薪资高待遇好所致,但很少有经销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会扪心自问:“企业有什么管理漏洞?员工对公司哪里不满意?为何员工没留一点离职迹象突然离职?”。
  男女比例失调,缺少恋爱机会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时,某一茶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老板想出一个裁人的办法,而且他自作聪明:将企业生产车间的部分女员工进行裁员,理由是女工只能做一些贴标、检验、包装等相对轻松的工作,而男工除了能做女工所从事的工种外,还能操作机台、物流仓储、上货搬运样样都可,可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公司的安全事故、男工离职率逐渐增多,不仅生产效率没有提升,结果事与愿违,企业的经营成本反而增大。
  经过调查了解,造成问题的关键原因就是很多男员工在发现自己的老婆、工作女搭档或自己喜欢的女工友不在身边时,导致一种不满、怠工及思想不集中的现象,最后,导致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离职率上升态势最终造成企业减人也不增效。众所周知,现在很多体力型的企业往往普遍存在“女多男少”的现象,这是因为男工体力大可以轮岗又不容易请产假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大的缘故,但由于企业的男女比例不协调,特别是那些爱表现和需要寻找爱情的“青春男孩”,总是想需找“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氛围,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年轻的工人感觉工作“枯燥无味”,于是他们总想突破企业的“藩篱”需找爱情的“芳草地”;另外,再加上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压力,也不情愿沦为“剩男”。因此,即使经销商或企业有着诱人的薪水,那些被情所困的男工们最终也会为了爱情而离职。
  经销商私设“朋友圈”,冷落圈外人
  笔者在为长三角经济地区的某一品牌茶经销商做培训时,曾亲身体验了一个店总的“朋友圈”秘密活动。一次培训课后,笔者在与几名导购讨论培训心得时,突然一导购手机收到短信,只见她回避其他导购,诡秘地打开手机,随后脸上露出骄傲神色,让众人感到捉摸不透。
  据这名导购事后向笔者揭秘:原来店总在店铺内设了一个“朋友圈”,当晚9点店总要为她的一个大学同学举行生日“PARTY”,发短信让自己圈内的姐妹一起分享“快乐时光”。该导购还透漏一个让笔者早已预料到的问题,即店总的“朋友圈”让圈外的姐妹们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因为这样,有几个姐妹总觉得在店铺找不到团队温馨的氛围,上个季度末就离职了。而据店总“朋友圈”以外的导购透漏,店铺在选拨新店长时,店总也总是考虑“圈内人”。
  工资不稳定,无法养家糊口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年轻的销售人员,需要工作更需要爱情;而已婚的男女销售人员,更是把家庭放在了第一。一般销售人员的薪资构成方式为:基本底薪+业绩提成+各种奖金,所以,若要取得高工资,必须得有好业绩来提成。但是,目前各种产品销售都处于微利时代,再加上商品的同质化,造成了业务人员的每月工资也不是很稳定,倘若他们的基本底薪是1500元,如果他们当月业绩不高,那么,他们的工资就可能不足2000元。
  在如今面临高消费时代,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好说,但倘若是拖家带口的,就很难了。这样一来,很多销售人员感觉做导购不如进工厂上班按件计资多劳多得划得来,每月固定领到2500元至3000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多。为了养家糊口,“生活”三十六计,感到还是走为上策。
  经销商缺少团队亲情文化
  笔者老家有一远房侄子,在三级城市一茶企业做销售。所以每次春节回家,都会主动打电话和他聊聊有关公司营销方面的事。据他反映,从事茶销售工作三个年头以来,公司几乎没有搞过一次团队活动。老板与业务员沟通最多的时候就是每天早上晨会,其余时间的培训机会根本无从谈起。由于企业内部“竞争意识”相当强,业务员之间相互“排斥”,一些老业务员和新业务员争着“抢顾客”,甚至不时出现“粗口”现象;更让新业务员不理解的是,老板好不容易安排一次“销售技巧培训”计划时,总有一部分“高业绩”的业务员从中阻碍,说什么培训都是忽悠人,老板不如给加点工资实在。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显然是害怕新业务员经过培训后,销售技能提升,将来和自己抢顾客,所以,以此做借口。
  公司内部缺乏职业发展机会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没有发展空间,升职无望;没有培训或很少,员工感觉自己没有在成长,工作生活得不到进步;工作内容单一枯燥,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工作欲;不能真正给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导致优秀的导购无用武之地。
  张丽(化名)是某一茶企业的老员工了,从情窦初开的年轻女孩,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了,8年来,不说从未迟到早退,而且每月个人销售业绩总是在前三名之内,对于茶的销售工作早已娴熟,一心想突破自己,梦想有一天能晋升发展为业务经理,然而老板告诉她店铺只能有一个经理,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她最后不得不选择离职。类似闫丽的业务员也许很多,但80%的业务员会遭遇“升迁的尴尬”,因为按照20/80原则,升迁的机会只有20%。
  诚然,销售是每一个企业或经销商不可或缺的一个职能部门。对企业它能带来利润的增长,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法宝;同样,销售对业务人员来说,它除了能增加其个人的经济收入以外,它更能体现出一个业务人员的营销技巧、沟通能力及自我实现的价值。茶企欲要留住优秀的销售的人才,那就必须设法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激励管理体制,倘若,茶企不能给销售人员一个爱你的理由,又怎能让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从一而终呢?
其他文献
10月19日,五粮液投资组建的邯郸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邯郸市临漳县举行。  目前,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出任邯郸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营销总监等人则由其他投资方或职业经理人担任,整体框架已经形成,但关于永不分梨酒业公司品牌产品定位、市场运作方向和思路等还在讨论和规划之中。据了解,未来该公司很可能在“永不分梨”品牌上继续延伸,或者导入其他中低端品牌,加强在河
期刊
10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从落实监管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成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落实、创新监管机制方式、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六个方面对现行法律作了修改和补充。  其中增加了食品网络交易监管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放心保)制度、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委托贴牌生产等规定以及责任约谈、
期刊
继高调杀入零售业后,中国饮料业巨头杭州娃哈哈集团(下称“娃哈哈”)又卖起了白酒,跨界之路越走越远。  11月5日,娃哈哈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进军白酒行业。作为投资整合贵州仁怀酱香酒产业的第一步,娃哈哈在仁怀市下辖的茅台镇,选定了拥有百年酿造历史的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下称金酱酒业)作为合作伙伴,并联合推出了一款酱香型白酒——“领酱国酒”。据了解,这款酒的定价在100-400元。有消息称,娃哈哈
期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1月7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该局副局长魏传忠6日参加中巴高委会第三次会议,代表总局与巴西农业畜牧和食品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农业畜牧和食品部关于巴西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巴西玉米获得了出口中国的检验检疫资格。在此之前,2012年4月,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阿根廷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允许符合《进口阿根廷玉米植物检验
期刊
10月26日,以“营造绿色广告环境,成就美丽中国梦想”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南京成功拉开序幕,数万名国内外广告业界相关人士在此相聚一堂,共同探寻我国广告未来发展之路。  本界广告节即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倡导“绿色广告,诚信宣传”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彰显现代广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会议中,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还提出,“营造绿色广告环境
期刊
以小众化、个性化、时尚化为卖点的“小酒”,真的能带领白酒企业跑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吗?  2013年,受宏观环境的影响,高端白酒消费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潮”,无论是一线高端品牌还是区域名酒,销售业绩多现大幅度下滑。与暗淡的高端白酒市场相比,价格低廉且容量较小的小瓶装白酒,却十分受市场的欢迎。有业内专家表示,“小酒”甚至有可能成为2014年白酒企业逆袭的“终极利器”。  然而,以小众化、个性化、时
期刊
洋河2013年中报显示,其进口葡萄酒板块销售额达1.7亿元,利润率达74.6%。在不久前结束的武汉糖酒会上,洋河高层告诉媒体,洋河进口葡萄酒板块今年的目标是3-4亿元。  针对洋河的葡萄酒,特别是法国葡萄酒性价比问题,洋河高层认为接下来洋河葡萄酒的任务有两个:第一,做好根据地市场,就是要把江苏市场作成样板市场。第二,重视性价比。
期刊
作为当之无愧的亚洲食品第一品牌,李锦记这十年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拼杀,建立起“有华人处即有李锦记”的餐料王国的呢?  从2003年开始,李锦记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之后,李锦记在战略布局上进入快车道,市场活动一波接一波。作为当之无愧的亚洲食品第一品牌,李锦记这十年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拼杀,建立起“有华人处即有李锦记”的餐料王国的呢?  放弃“西部梦”  李锦记的中国战略,给外界传递的信息好像是“先取广
期刊
从今年4月开始,有关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恩恩怨怨曾被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双方交锋正式进入第二季。11月4日,农夫山泉新闻发言人周力带队进京,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递交举报信和相关证据材料后,周力第一时间向中国之声细数北京某时报三宗罪:首当其冲者,是“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没有事实依据。据悉,双方民事诉讼或将于近期开庭,农夫山泉提出的索赔金额已从之前的6000万变成了2亿。
期刊
在前三季度销售额获得30%左右增幅后,加多宝再次以2.5亿元的代价拿下《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冠名权。此前,加多宝分别以6000万和2亿元获得冠名权。  加多宝方面表示,通过第一季好声音,加多宝顺利实现了品牌转换,而第二季好声音,则把加多宝“正宗”的品牌内涵信息释放到市场,尤其是提高了加多宝在二三线市场的认知度。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加多宝红罐凉茶认知度达到99.6%,凉茶市占率高达八成,这还不包括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