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矿山生态修复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当前矿山生态修复中需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掌握矿山生态修复重点、要点等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可持续发展
前言:矿产资源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是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所在。但是随着矿山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就需要做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效果。
一、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一)监管领域问题
目前我國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针对矿山环境监测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时要求当地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监测网络等,针对地质环境开展动态化检测工作,采取有效指导措施等。而采矿权人也要定期提交相关监测报告,以此来在掌握矿山生态实际情况。但是从实际上来讲,虽然已经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然而在落实层面却并不理想,存在矿山生态修复旧账未清、新账增加等问题。因此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应当不断强化监管力度,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效果[1]。
(二)工程领域问题
在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虽然已经进行规模化开展,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施工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甚至一些施工队伍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认识并不准确,且受到专业知识储备粮不足、综合技术与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片面认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其实就是挖、垫工程,如在裸露的山石上覆盖土壤、塌陷坑中填土等。因矿山生态修复施工随意性较强,使得修复失败案例不断产生,如修复第一年生态环境较好,修复第二年植被逐渐枯死等。因施工队伍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时并未认识到土壤重构的意义所在,很容易造成水、土、植被之间出现循环效果不佳等问题,当植被处于缺水、营养不足状态时,势必会出现死亡等问题。在开展排土场、采场等整形工作时,并未从科学角度引入自然地貌原理,使得所开展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与自然环境融合效果不加,造成养护成本不断提升,当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后必然会出现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使得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甚至还会出现景观破碎等问题,如在开展酸性矸石山治理工作时,存在灭火不准确、防火措施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很容易出现复燃等问题。
(三)技术推广问题
在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经过大量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使得新型生态修复技术不断产生,但是在推广运用方面却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如在修复工程中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相对较少,使得资金难以满足修复要求。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修复效果,但是在成本方面也会不断增加,如施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量,使用新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也就降低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质量。
二、矿山生态修复措施
(一)明确工程修复原则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并不单纯针对受损地形进行修复与绿化处理,同时也需要做好调查、设计、规划、施工等工程,最大限度提升修复效果。因此在规划初期阶段中需要明确修复后的使用方向,掌握生态结构特点,明确应当实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修复工程中需要从尊重自然角度出发,在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满足总体规划要求,保障修复工程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2]。
(二)强化修复工程基础
针对现有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论明显落后于实践,甚至一些案例中因修复技术科学性不足使得修复后的工程难以满足使用等需求。因此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时需要从做好自发修复与合理利用入手,加大新修复技术与手段的推广力度,保障技术科学性与先进性,进一步丰富修复内涵,实现修复效益与资金、衡策投入的均衡发展。所以在修复中需要从水、土、植物三个层面出发,做好地貌重塑工作,完成土壤重构,最大限度恢复植被。
(三)落实实施监督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针对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到了各方的利益,在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从建立修复监管大数据平台等方面入手,确保监管机制的全面落实,保障机制正常工作,在逐渐完成旧账清除等工作的基础上在新账方面达到不增、少增的效果。依靠大户数平台能够实现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监测与监管。所以在开展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时,需要做好数据库建设工作,主动将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到实际环节中,完善上报、审批、验收等环节,明确各方责任与时间节点要求等,保障激励与惩罚措施的合理性[3]。
(四)加强矿山监督管理
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修复旧账是固定的,因此就可以根据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面落实边开采边修复理念。针对开采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损伤问题,应当从采矿过程出发,确保各项措施的同步开展,最大限度降低生态环境损伤,实现同步治理目标,满足可供利用同时也可以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应当坚持从更新传统生态修复理念出发,针对当前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力度,提升施工队伍专业性,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文达.建平县矿山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农业,2020,(04):22-22.
[2]许祥云.浅析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J].中国土地,2019,(03):26-27.
[3]刘翔.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11):25-26.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可持续发展
前言:矿产资源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是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所在。但是随着矿山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就需要做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效果。
一、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
(一)监管领域问题
目前我國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针对矿山环境监测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时要求当地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监测网络等,针对地质环境开展动态化检测工作,采取有效指导措施等。而采矿权人也要定期提交相关监测报告,以此来在掌握矿山生态实际情况。但是从实际上来讲,虽然已经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然而在落实层面却并不理想,存在矿山生态修复旧账未清、新账增加等问题。因此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应当不断强化监管力度,保障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效果[1]。
(二)工程领域问题
在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虽然已经进行规模化开展,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施工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甚至一些施工队伍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与科学性认识并不准确,且受到专业知识储备粮不足、综合技术与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片面认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其实就是挖、垫工程,如在裸露的山石上覆盖土壤、塌陷坑中填土等。因矿山生态修复施工随意性较强,使得修复失败案例不断产生,如修复第一年生态环境较好,修复第二年植被逐渐枯死等。因施工队伍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时并未认识到土壤重构的意义所在,很容易造成水、土、植被之间出现循环效果不佳等问题,当植被处于缺水、营养不足状态时,势必会出现死亡等问题。在开展排土场、采场等整形工作时,并未从科学角度引入自然地貌原理,使得所开展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与自然环境融合效果不加,造成养护成本不断提升,当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后必然会出现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使得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甚至还会出现景观破碎等问题,如在开展酸性矸石山治理工作时,存在灭火不准确、防火措施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很容易出现复燃等问题。
(三)技术推广问题
在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经过大量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使得新型生态修复技术不断产生,但是在推广运用方面却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如在修复工程中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相对较少,使得资金难以满足修复要求。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修复效果,但是在成本方面也会不断增加,如施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量,使用新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也就降低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质量。
二、矿山生态修复措施
(一)明确工程修复原则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并不单纯针对受损地形进行修复与绿化处理,同时也需要做好调查、设计、规划、施工等工程,最大限度提升修复效果。因此在规划初期阶段中需要明确修复后的使用方向,掌握生态结构特点,明确应当实现的生态功能。因此在修复工程中需要从尊重自然角度出发,在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满足总体规划要求,保障修复工程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2]。
(二)强化修复工程基础
针对现有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论明显落后于实践,甚至一些案例中因修复技术科学性不足使得修复后的工程难以满足使用等需求。因此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时需要从做好自发修复与合理利用入手,加大新修复技术与手段的推广力度,保障技术科学性与先进性,进一步丰富修复内涵,实现修复效益与资金、衡策投入的均衡发展。所以在修复中需要从水、土、植物三个层面出发,做好地貌重塑工作,完成土壤重构,最大限度恢复植被。
(三)落实实施监督机制
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针对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到了各方的利益,在具体落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从建立修复监管大数据平台等方面入手,确保监管机制的全面落实,保障机制正常工作,在逐渐完成旧账清除等工作的基础上在新账方面达到不增、少增的效果。依靠大户数平台能够实现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监测与监管。所以在开展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时,需要做好数据库建设工作,主动将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到实际环节中,完善上报、审批、验收等环节,明确各方责任与时间节点要求等,保障激励与惩罚措施的合理性[3]。
(四)加强矿山监督管理
因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修复旧账是固定的,因此就可以根据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面落实边开采边修复理念。针对开采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损伤问题,应当从采矿过程出发,确保各项措施的同步开展,最大限度降低生态环境损伤,实现同步治理目标,满足可供利用同时也可以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应当坚持从更新传统生态修复理念出发,针对当前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力度,提升施工队伍专业性,做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文达.建平县矿山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农业,2020,(04):22-22.
[2]许祥云.浅析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J].中国土地,2019,(03):26-27.
[3]刘翔.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