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王墓
认识一个消失已久古老王朝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亲手触摸它们的神庙和陵墓。在人类灿若星河的文明遗迹中,埃及的帝王谷、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尤卡坦的玛雅古城;宁夏的西夏王陵、咸阳的秦始皇陵和北京的大房山陵,都代表着一个王朝、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背影。
藏王墓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贤者喜宴》和《西藏王统记》等史书记载,藏王墓是吐蕃时期历代藏王的寝陵,主要坐落于琼结县东嘎沟口和穆日山脚下,是吐蕃王朝历任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共有21座。经考证,琼结县实际墓葬共计23座,有一部分尚无法考证出墓主人。
泽当西南约40分钟车程,是吐蕃王朝发源地之琼结县城所在地。和风宜人的乡间道路并不宽阔,峡谷两侧是肥沃的田地,山坡上佛塔点点、牛羊朵朵,雅砻河水依旧乳汁般奔流不息……这里曾经孕育出一个称霸一方的伟大王朝,绝不偶然。
琼结,藏语意为“房角悬起多层”。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否与早期藏王修建的王宫——青瓦达孜宫有关,尚不得而知,不过县城附近至今还存有青瓦达孜宫宫殿遗址。说起琼结,还要提起一位藏传佛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建立格鲁派“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关键人物——五世达赖喇嘛即出生于此。
正是雨季,艳阳当头,雨点却突然倾盆而下。约莫十几分钟的样子,雨过天依然晴朗,一轮彩虹纵贯天地,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若不是地面尚湿,一切都似乎没有发生过。
穿过县城,一个方方阔阔的大土堆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土堆略呈圆形,高可十数米,四壁如黄土高原般向下倾斜,沟壑纵横,黄色的建筑物隐约可见,彩色的风马旗在山顶猎猎飞扬。没有人说话,藏王墓与我们想象的样子完全没有重叠。远远望去,一个长条状的褐黄色人工土台兀自躺卧着,白云千载,时空悠悠。走近了,人工夯土的层层痕迹依稀可辨,整个墓地荒芜一片,不怒自威。墓葬东侧明显是现代修葺的台阶,曲折攀升,红黄相间,极具宗教氛围。
这便是一代雄主藏王松赞干布(公元617年-650年)的王陵,也是陵区最大的陵墓,以“红墓”著称。当年松赞干布迎娶的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均长眠于此。
虽是周末,人并不多。登上高台,迎面是一个小小的院落,这里是供奉松赞干布、两位公主和几位重臣的寺庙,据说原为守墓人的居所,后改为寺庙,毁于大火,现在的院子为近年重建。有导游介绍,院落的下面就是藏王的陵墓,相传地下有5个墓室,这与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G·杜齐的记载基本相符。杜齐于1948年专程拜谒过这些陵墓,在向红笳译的《西藏考古》中,他写道:“位于琼结附近雅隆(雅砻)的藏王墓群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胜古迹……藏人将它们视为朝圣的必去之地。……松赞干布墓有9座或5座设计为方形的墓室。中间的墓室摆放着镀金银棺材,四周摆满了属于藏王的各种物品,如他的服装及宝物。”
站在藏王墓顶端极目远眺,远山耸峙,沃野千里,云垂四野,阡陌开合。附近的陵墓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在千年的风雨剥蚀之后,仅剩下不规则的半圆形小土堆。松赞干布墓东北侧是赤德松赞(公元764年-815年)的陵墓,它的不同之处是在陵墓东侧,有一座黄墙红顶的方形建筑,实际是一座仿汉式的现代建筑——碑亭。据工作人员介绍,建筑里面就是著名的赤德松赞墓碑。沿青稞地穿行,路边的兰花开得正闹,一丛丛,一簇簇,满是浓浓的蓝色。碑亭大门朝北,并无人值守,荒草萋萋,显得有些破败和落寞。从正门台阶下去,深可四五米,形制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又叫舅甥会盟碑)相似,上覆宝珠翘角盖顶,下为驮碑赑屃,正面为古藏语碑文,碑通高约8米,立在1000多年前的地面上,仍高出今天的地面近3米的样子。它是目前整个墓区仅存的几件地上遗存之一。赤德松赞的父亲、据说为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公元742年-797年)的陵墓在松赞干布墓东南侧山坡上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墓群和雅砻河谷,有两尊唐代石狮,如今被罩上起保护作用的铁丝网,威严雄浑,蹲守在陵墓前方。父子二人的名字极为相似,容易混淆,难怪大家如G·杜齐也在《西藏考古》中做出了错误的记载,把二人的生辰日期张冠李戴。据说,琼结县城还保留着赤松德赞的记功碑,时间关系,我们与之擦肩而过。
末代藏王被刺杀后,一个雄踞青藏高原千余年的王朝在历史的烟尘中渐行渐远。200年后,藏传佛教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后弘期,萨迦、宁玛、噶举、噶当(后并入格鲁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天葬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渐成为西藏主要的丧葬制度,延续至今。
藏王墓,是研究藏区丧葬制度的活化石。从历史发展来看,藏民族的丧葬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石棺葬时期。霍巍在《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中记载:现有的考古资料充分证明,西藏石棺墓葬是西藏史前丧俗中最主要的丧俗。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藏族普遍实行石葬,20世纪20年代在藏北高原和拉萨、山南、阿里等地,都发现了吐蕃政权建立之前的石丘墓葬。在《西藏考古》中,杜齐也关注到一些史前巨石柱和奇怪的石圈现象。在国外更早期的研究者那里,也零星地提到石圈下面的墓葬考古挖掘,但大量成系统的考古发掘,基于藏民族对信仰的保护而尚未启动。
二是藏王墓时期。《东嘎藏学大辞典》记载:在吐蕃王朝止贡赞普时期,出现了藏王墓的丧葬习俗。《旧唐书·吐蕃传》:“其赞普死……乃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在丧葬仪式上,既不实行附属苯教的火葬,又不实行民间流行的石葬,而是实行夯土墓葬,但赞普和贵族的墓地比普通老百姓的宏伟得多。藏王墓的建立,使藏人墓葬的方式更加规范化,逐渐形成规模,贯穿以后的整个吐蕃王朝。这一时期,石棺葬、火葬等丧葬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墓葬为主,其他丧葬方式并存。但随着苯教的衰败和佛教的兴盛,石棺葬和墓葬这两种丧葬方式逐步瓦解。
三是天葬时期。《佛教教派研究》记载: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于帕当巴桑杰时代。贡嘎旺久在《藏族丧葬习俗》中也写道,天葬开始实行的时间为帕当巴桑杰时期(1113年)。天葬源自印度,是根据佛经中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故事流传而来。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葬台就是拉萨墨竹工卡县止贡梯寺天葬台。与天葬相对应,今天的藏民族还保留着塔葬、火葬、水葬等多种丧葬形制。比如活佛和高僧大德一般采用肉身塔葬和舍利子塔葬,叫灵塔,根据地位和成就的大小分别有金、银、铜、木、砖塔等多种形式。
西藏的葬俗文化随着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逐渐发生变化。今天,天葬成为藏族最主要、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丧葬方式,其他如水葬等丧葬方式,在某些地区、针对某些特定人群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夕阳西下,整个藏王墓群披上了金黄色的霞光,逐渐在光影里隐没,南侧群山则是一片大雨滂沱,竖条状的雨幕似规则的丝带倾斜而下,闪电在云层里穿梭,非亲历无法想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门票35元。
认识一个消失已久古老王朝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亲手触摸它们的神庙和陵墓。在人类灿若星河的文明遗迹中,埃及的帝王谷、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尤卡坦的玛雅古城;宁夏的西夏王陵、咸阳的秦始皇陵和北京的大房山陵,都代表着一个王朝、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背影。
藏王墓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贤者喜宴》和《西藏王统记》等史书记载,藏王墓是吐蕃时期历代藏王的寝陵,主要坐落于琼结县东嘎沟口和穆日山脚下,是吐蕃王朝历任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共有21座。经考证,琼结县实际墓葬共计23座,有一部分尚无法考证出墓主人。
泽当西南约40分钟车程,是吐蕃王朝发源地之琼结县城所在地。和风宜人的乡间道路并不宽阔,峡谷两侧是肥沃的田地,山坡上佛塔点点、牛羊朵朵,雅砻河水依旧乳汁般奔流不息……这里曾经孕育出一个称霸一方的伟大王朝,绝不偶然。
琼结,藏语意为“房角悬起多层”。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否与早期藏王修建的王宫——青瓦达孜宫有关,尚不得而知,不过县城附近至今还存有青瓦达孜宫宫殿遗址。说起琼结,还要提起一位藏传佛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建立格鲁派“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关键人物——五世达赖喇嘛即出生于此。
正是雨季,艳阳当头,雨点却突然倾盆而下。约莫十几分钟的样子,雨过天依然晴朗,一轮彩虹纵贯天地,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若不是地面尚湿,一切都似乎没有发生过。
穿过县城,一个方方阔阔的大土堆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历经千年风雨剥蚀,土堆略呈圆形,高可十数米,四壁如黄土高原般向下倾斜,沟壑纵横,黄色的建筑物隐约可见,彩色的风马旗在山顶猎猎飞扬。没有人说话,藏王墓与我们想象的样子完全没有重叠。远远望去,一个长条状的褐黄色人工土台兀自躺卧着,白云千载,时空悠悠。走近了,人工夯土的层层痕迹依稀可辨,整个墓地荒芜一片,不怒自威。墓葬东侧明显是现代修葺的台阶,曲折攀升,红黄相间,极具宗教氛围。
这便是一代雄主藏王松赞干布(公元617年-650年)的王陵,也是陵区最大的陵墓,以“红墓”著称。当年松赞干布迎娶的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均长眠于此。
虽是周末,人并不多。登上高台,迎面是一个小小的院落,这里是供奉松赞干布、两位公主和几位重臣的寺庙,据说原为守墓人的居所,后改为寺庙,毁于大火,现在的院子为近年重建。有导游介绍,院落的下面就是藏王的陵墓,相传地下有5个墓室,这与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G·杜齐的记载基本相符。杜齐于1948年专程拜谒过这些陵墓,在向红笳译的《西藏考古》中,他写道:“位于琼结附近雅隆(雅砻)的藏王墓群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胜古迹……藏人将它们视为朝圣的必去之地。……松赞干布墓有9座或5座设计为方形的墓室。中间的墓室摆放着镀金银棺材,四周摆满了属于藏王的各种物品,如他的服装及宝物。”
站在藏王墓顶端极目远眺,远山耸峙,沃野千里,云垂四野,阡陌开合。附近的陵墓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在千年的风雨剥蚀之后,仅剩下不规则的半圆形小土堆。松赞干布墓东北侧是赤德松赞(公元764年-815年)的陵墓,它的不同之处是在陵墓东侧,有一座黄墙红顶的方形建筑,实际是一座仿汉式的现代建筑——碑亭。据工作人员介绍,建筑里面就是著名的赤德松赞墓碑。沿青稞地穿行,路边的兰花开得正闹,一丛丛,一簇簇,满是浓浓的蓝色。碑亭大门朝北,并无人值守,荒草萋萋,显得有些破败和落寞。从正门台阶下去,深可四五米,形制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又叫舅甥会盟碑)相似,上覆宝珠翘角盖顶,下为驮碑赑屃,正面为古藏语碑文,碑通高约8米,立在1000多年前的地面上,仍高出今天的地面近3米的样子。它是目前整个墓区仅存的几件地上遗存之一。赤德松赞的父亲、据说为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公元742年-797年)的陵墓在松赞干布墓东南侧山坡上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墓群和雅砻河谷,有两尊唐代石狮,如今被罩上起保护作用的铁丝网,威严雄浑,蹲守在陵墓前方。父子二人的名字极为相似,容易混淆,难怪大家如G·杜齐也在《西藏考古》中做出了错误的记载,把二人的生辰日期张冠李戴。据说,琼结县城还保留着赤松德赞的记功碑,时间关系,我们与之擦肩而过。
末代藏王被刺杀后,一个雄踞青藏高原千余年的王朝在历史的烟尘中渐行渐远。200年后,藏传佛教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后弘期,萨迦、宁玛、噶举、噶当(后并入格鲁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天葬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渐成为西藏主要的丧葬制度,延续至今。
藏王墓,是研究藏区丧葬制度的活化石。从历史发展来看,藏民族的丧葬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石棺葬时期。霍巍在《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中记载:现有的考古资料充分证明,西藏石棺墓葬是西藏史前丧俗中最主要的丧俗。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藏族普遍实行石葬,20世纪20年代在藏北高原和拉萨、山南、阿里等地,都发现了吐蕃政权建立之前的石丘墓葬。在《西藏考古》中,杜齐也关注到一些史前巨石柱和奇怪的石圈现象。在国外更早期的研究者那里,也零星地提到石圈下面的墓葬考古挖掘,但大量成系统的考古发掘,基于藏民族对信仰的保护而尚未启动。
二是藏王墓时期。《东嘎藏学大辞典》记载:在吐蕃王朝止贡赞普时期,出现了藏王墓的丧葬习俗。《旧唐书·吐蕃传》:“其赞普死……乃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在丧葬仪式上,既不实行附属苯教的火葬,又不实行民间流行的石葬,而是实行夯土墓葬,但赞普和贵族的墓地比普通老百姓的宏伟得多。藏王墓的建立,使藏人墓葬的方式更加规范化,逐渐形成规模,贯穿以后的整个吐蕃王朝。这一时期,石棺葬、火葬等丧葬方式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墓葬为主,其他丧葬方式并存。但随着苯教的衰败和佛教的兴盛,石棺葬和墓葬这两种丧葬方式逐步瓦解。
三是天葬时期。《佛教教派研究》记载: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于帕当巴桑杰时代。贡嘎旺久在《藏族丧葬习俗》中也写道,天葬开始实行的时间为帕当巴桑杰时期(1113年)。天葬源自印度,是根据佛经中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故事流传而来。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葬台就是拉萨墨竹工卡县止贡梯寺天葬台。与天葬相对应,今天的藏民族还保留着塔葬、火葬、水葬等多种丧葬形制。比如活佛和高僧大德一般采用肉身塔葬和舍利子塔葬,叫灵塔,根据地位和成就的大小分别有金、银、铜、木、砖塔等多种形式。
西藏的葬俗文化随着历史、宗教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逐渐发生变化。今天,天葬成为藏族最主要、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丧葬方式,其他如水葬等丧葬方式,在某些地区、针对某些特定人群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夕阳西下,整个藏王墓群披上了金黄色的霞光,逐渐在光影里隐没,南侧群山则是一片大雨滂沱,竖条状的雨幕似规则的丝带倾斜而下,闪电在云层里穿梭,非亲历无法想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门票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