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并且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和胃窦部炎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后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合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对照组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得到控制(P<0.01),嗳气症状却仍未有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之后其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窦部粘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讨论:雷贝拉唑在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清除胃窦部Hp感染和改善胃窦部粘膜炎症的效果比奥美拉唑更显著,并且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临床效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病因子,同时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比较常用的根除Hp方案中,质子泵抑制剂加用两种抗生素1周三联疗法根除率比较高,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比较好。PPI三联疗法常用的除了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还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1]。由于雷贝拉唑是新一代的PPI,其具有起效迅速、抑酸强和作用持久的优势。体外实验表明,雷贝拉唑的抗Hp活性强于奥美拉唑。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治疗消化性患者的临床工作中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通过胃镜检查结合病理确诊属于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并且将有食管疾病、胃肿瘤和胃溃疡等病史,有食管、胃或者是球部手术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在治疗前2周内服用抗生素、铋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PII或H2受体拮抗者排除在外。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0.6±5.2)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有24例,胃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5例;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0级3例,Ⅰ 级7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2.1±5.3)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有23例,胃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5例;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0级3例,Ⅰ 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溃疡类型和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时服用2阿莫西林胶囊1.0g,bid,克拉霉素0.5g,bi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雷贝拉唑20mg,qd,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qd。治疗4周之后观察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和胃窦部炎症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嗳气、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改善情况。(2)通过胃镜检查和Hp检测:进行胃镜检查时从胃体、胃窦大弯侧和小弯侧各取活检组织1块,然后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还另外从胃窦部小弯侧取1块活检组织,利用快速尿素酶检查是否有Hp感染。(3)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可以将胃窦炎症活动度分为4级:0级: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Ⅰ 级:出现少数的片状中性粒细胞浸润;Ⅱ级:出现较多的浸润黏膜小凹或者是腺管上皮细胞;Ⅲ级:腺窝脓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密集[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应用X?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后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合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对照组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得到控制(P<0.01),嗳气症状却仍未有明显的改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比较(n,%)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之后其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窦黏膜炎症变化比较 治疗4后,观察组胃窦部粘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窦黏膜炎症变化比较(n)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降低以及Hp感染,所以,根除Hp是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3]。目前,抑酸剂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基础,尤其是PPI。由于PPI能够有效地抑制壁细胞的酸分泌,所以在临床中取得很大的突破。PPI加两种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三联疗法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作为三联疗法,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作为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和症状缓解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的一代PPI雷贝拉唑的抑酸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雷贝拉唑的受药代谢动力学影响小,可以迅速提升胃内pH值和供给抗生素发挥作用的为胃内环境,而且疗效持久。总之,雷贝拉唑在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上的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卫星,王光新,李广胜.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J].河南医药信息.2012(03)
[2]王海勇,叶惠江,甄淑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近期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05)
[3]杨兵,齐莹,杨理力.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2(09)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临床效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病因子,同时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比较常用的根除Hp方案中,质子泵抑制剂加用两种抗生素1周三联疗法根除率比较高,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比较好。PPI三联疗法常用的除了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还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1]。由于雷贝拉唑是新一代的PPI,其具有起效迅速、抑酸强和作用持久的优势。体外实验表明,雷贝拉唑的抗Hp活性强于奥美拉唑。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治疗消化性患者的临床工作中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通过胃镜检查结合病理确诊属于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并且将有食管疾病、胃肿瘤和胃溃疡等病史,有食管、胃或者是球部手术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在治疗前2周内服用抗生素、铋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PII或H2受体拮抗者排除在外。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0.6±5.2)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有24例,胃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5例;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0级3例,Ⅰ 级7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42.1±5.3)岁;溃疡类型:十二指肠溃疡有23例,胃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5例;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0级3例,Ⅰ 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溃疡类型和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时服用2阿莫西林胶囊1.0g,bid,克拉霉素0.5g,bi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雷贝拉唑20mg,qd,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mg,qd。治疗4周之后观察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和胃窦部炎症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嗳气、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改善情况。(2)通过胃镜检查和Hp检测:进行胃镜检查时从胃体、胃窦大弯侧和小弯侧各取活检组织1块,然后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还另外从胃窦部小弯侧取1块活检组织,利用快速尿素酶检查是否有Hp感染。(3)胃窦部炎症活动度分级。可以将胃窦炎症活动度分为4级:0级: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Ⅰ 级:出现少数的片状中性粒细胞浸润;Ⅱ级:出现较多的浸润黏膜小凹或者是腺管上皮细胞;Ⅲ级:腺窝脓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密集[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应用X?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应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后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合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对照组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得到控制(P<0.01),嗳气症状却仍未有明显的改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比较(n,%)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w之后其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窦黏膜炎症变化比较 治疗4后,观察组胃窦部粘膜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窦黏膜炎症变化比较(n)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降低以及Hp感染,所以,根除Hp是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3]。目前,抑酸剂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基础,尤其是PPI。由于PPI能够有效地抑制壁细胞的酸分泌,所以在临床中取得很大的突破。PPI加两种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三联疗法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和应用。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作为三联疗法,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作为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和症状缓解率。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的一代PPI雷贝拉唑的抑酸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雷贝拉唑的受药代谢动力学影响小,可以迅速提升胃内pH值和供给抗生素发挥作用的为胃内环境,而且疗效持久。总之,雷贝拉唑在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上的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卫星,王光新,李广胜.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J].河南医药信息.2012(03)
[2]王海勇,叶惠江,甄淑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近期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05)
[3]杨兵,齐莹,杨理力.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