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文学家哈勃在1929年便注意到。远星系的光谱向红端偏移。哈勃仔细测量了这种红移。他发现,这种红移是有规律性的,星系离我们越远,光谱红移越大。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各星系彼此间正在均匀地离开,即宇宙像一个不断扩大的充气皮球一样在均匀膨胀。
哈勃的这个发现使宇宙膨胀理论应运而生。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在很久以前,星系间彼此靠得必然更近,这就使宇宙大爆炸假说有了立足之地。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这个理论中所述的“原始原子”与黑洞理论中的所谓奇点,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任何物理定律都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宇宙真的是由此而生的,那么,宇宙真可谓是无中生有的,这与神话也没有什么区别。
1948年,C.伽莫夫应用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知识提出了热大爆炸的理论。这个大爆炸理论阐述的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整个空间,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他粒子飞奔。事实上,这个理论应该理解为空间的急剧膨胀。“整个空间”可以指的是整个无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个就像球面一样能弯曲地回到原来位置的有限宇宙。
然而,这更使我们陷入一种迷茫之中:既然一开始就是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大爆炸,那么,在很久以前“星系间彼此靠得必然更近”是怎么回事呢?“彼此远离”显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无奈,“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是糊涂了”。
根据大爆炸宇宙论,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这些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这统一的温度是当时宇宙状态的重要标志,因而称宇宙温度。气体的膨胀将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
这会是真的吗?
多年来,若干重要的观测事实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许多支持,但这些支持又有着不能令人信服的因素。
越远红移越大?
物理学提供的多普勒效应表明,与静止声源相比,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声源,声波将向高频移动,背向观察者运动的声源,其声波向低频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有人认为,光波与声波有类似效应,所以,哈勃认为,遥远星系光谱的红移,可能表明它们的光波波长稍微变长了。在仔细测定许多星系光谱中特征谱线的位置后,哈勃得出这样的结论:光波变长是宇宙正在膨胀的结果。
然而,这只是哈勃的猜想。光波与声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光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多普勒效应是基于声音的纵波特征得到的,光源的运动对横波的波长并没有多大影响。星系光谱向低频移动,并不能表明是远离引起的。作为电磁波的光线在通过电磁场时发生频率变化,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早在1923年,科学家们就成功地测到了太阳中铁元素光谱的红移,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地球与太阳正在彼此远离。还有1978年发现的SS433星体(一颗位于天鹰座的红色恒星),它发出的光谱就分别存在红移和蓝移两种特征。这也不能表明它在远离我们的同时也在向我们靠近。
宇宙中,每个恒星都存在着电磁场,而宇宙中的光线无一不是恒星中的元素在热核反应时发出来的。当光线经过这些电磁场时,产生红移或蓝移现象都是另有原因的。这不能表明所有的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
据天文学的观测结果,一些恒星并没有远离我们,相反,却正在向我们太阳系靠拢。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所有的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宇宙运动规律的:它在不经意中把地球置于爆炸的中心,这是极其荒谬的。
3℃微波背景辐射
20世纪40年代末,大爆炸宇宙论的鼻祖伽莫夫认为,我们的宇宙正沐浴在早期高温宇宙的残余辐射中,其温度约为6℃。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年轻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他们的天线时,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种无线电干扰噪声。这种噪声在各个方向上信号的强度都一样,并且历时数月而无变化。
他们把天线拆开重新组装,依然能接收到那种无法解释的噪声。这种噪声的波长在微波波段,对应于有效温度为3.5℃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它的谱线与达到某种热平衡态的熔炉内的发光情况精确相符,这种辐射就是物理学家所熟知的黑体辐射)。他们分析后认为,这种噪声肯定不是来自人造卫星,也不可能来自太阳、银河系或某个河外星系射电源,因为在转动天线时,噪声强度始终不变。
后来,经过进一步测量和计算,得出辐射温度是2.7℃,一般称之为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使许多从事大爆炸宇宙论研究的科学家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一致认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等人的观测正是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的支持。
为了给这种辐射验明正身,1989年,NASA专门为此发射了宇宙背景探测卫星。测量数据表明:在从0.5毫米~5毫米的整个波段上,该辐射的谱分布与温度为2.735℃的理想黑体完全相符;在扣除运动效应以后,天空不同方向的相对温差小于十万分之一。
这固然证明了微波背景辐射的普遍性,但把这种电磁辐射硬说成是什么“大爆炸的余温”,就未免太牵强了。宇宙中充满着电磁现象,电磁辐射如果不存在反倒是奇怪了。
在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绝对的真空,单位体积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物质元素。只要有元素存在,它们就会把光变成一定的热量,宇宙的背景温度就不会是绝对零度。
而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又具有这样的性质:很容易被屏蔽和反射。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宇宙普遍存在的电磁场中必然发生漫反射现象,漫反射的结果当然是各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强度趋同。
由此看来,背景微波辐射与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氢、氦丰度
热大爆炸理论计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时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摄氏度,当时,核反应就应该出现了。特别是中子和质子就很容易成对聚合在一起,使氢、氦等较轻物质在宇宙中具有很大的丰度。
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的确证实,在宇宙中有较大的氢和氦丰度。
可这同样说明不了什么。
从对恒星的观测来看,恒星不但具有发光和发热的现象,而且会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在这些粒子中,成分最多的是质子和0粒子。质子就是氢核, 这人所共知;0粒子是什么呢?物理学早已解开了这个谜底,它就是氦核。氦核在宇宙中捕获到电子后,就是氦原子。
此外,氢与氦在许多行星的引力场中不受约束(个别例外),它们很自由地在宇宙中弥漫着,因此在不同的星系中达到相近似的丰度是不奇怪的。
在宇宙中,氢和氦的丰度对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会提供任何支持。
年龄的测定
根据热核反应提供恒星能源的理论,人们估算出银河系中最老恒星的年龄为100亿年~150亿年。按照哈勃定律,将星系的距离除以各自的速度,也可估算出所谓的宇宙大爆炸距今一二百亿年,事实上它就是哈勃常数的倒数。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宇宙年龄大体一致。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更为精确,宇宙的年龄现在已经被确定为137亿年。
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哈勃定律上。现代天文学对宇宙的观测已经突破了150亿光年的距离,这是根据哈勃定律计算出来的距离,有人甚至认为这就是宇宙的边缘。
这真是一语惊人!
光年这个度量单位,实际上隐含着年代和距离两种度量。我们观测到150亿光年远的星光,准确地说,是一颗星体在150亿年前发出的光,直到现在才到达我们的眼中。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0亿年前某颗星体已经离我们150亿光年远了,你说宇宙怎么会在137亿年前刚刚形成呢?还会有什么大爆炸?
从观测结论我们不难看出,150亿年前星体就已经各自独立存在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宇宙大爆炸。
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支持的所谓证据,其实都是“伪证”,辩证唯物论的法官会说:证据不足,驳回上诉。
热爆炸理论和膨胀宇宙模型虽然生动而形象,但与自然规律相距太远。
事实上,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使持大爆炸学说的专家们自己也莫名其妙,比如:大爆炸前空间几何的欧几里得性问题、磁单极子问题、空间的三维性问题等等,他们自己也弄不明白,更讲不清楚。
宇宙大爆炸理论毫无理由,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宇宙为什么会突然爆炸呢?爆炸的导火线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上帝引爆的吗?
而且,宇宙又为什么非要有一个开始呢?让时间有个开端,这是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想象。
把宇宙想象为有始有终是人类观念上的局限性造成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总把世界想象成是有边有沿、有始有终的。还有人穷其一生的精力都在寻找宇宙的边缘,但是,宇宙为什么非要有边缘呢?把宇宙说成是有边缘的,这本身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宇宙的形态只有两种,要么是物质的,要么是虚空的。如果宇宙边缘是虚空的,那么,显而易见虚空是不可以称为边缘的;如果边缘是物质的,那么,可以肯定物质的外边还应该是物质的,又怎么会是边缘呢?
宇宙必然没有边缘。
在微观世界,我们早就清楚了粒子中有粒子,永远都找不到“最小”的,这里没有“端”。也就是说,我们把物体一半一半地分下去,永远不会分至0,这是微观世界的物质。而对于宇宙来说,我们成倍成倍地叠加下去,同样永远也找不到尽头,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尽头。
关于时间,也是一样。
宇宙不可能有始有终,把宇宙想象为有始有终同样会陷入悖论之中:如果宇宙起始于所谓的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前的时间必然不存在。但是,时间是非物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存在,所以,大爆炸之前时间必然存在。但是,如果大爆炸之前时间存在,那么,宇宙必然存在,又怎么会起始于大爆炸呢?
让宇宙从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爆炸开始,这不仅污辱了物理学,也剥夺了上帝的天堂。
几乎所有忠于上帝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大爆炸之前上帝住在哪里?
一个叫圣·奥古斯丁的人却说:“时间是上帝创造的一个宇宙的性质,大爆炸之前时间不存在。”
这又是康德的无奈:“不去钻研而满足于直接提出上帝的意志来,是一个苦恼的决断。”
如果宇宙真的起始于奇点大爆炸,那么在这个事件之前,时间这个概念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时间的存在有没有意义,而是这个具有非物质性的时间具有不可中断性,它永远遵循T对称,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其方向定律是一样的。任何物质世界的变化对于它来说,都没有本质联系——时间是不依赖于任何事件而存在的参照量。
时间的箭头指向永远,谁能改变它呢?“聪明的,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高速运动的时钟变慢”、“时空曲率”这些问题对整个宇宙的时间进程有影响吗?
没有。
如果我们把大爆炸想象为宇宙的起点,就必然会把大坍缩想象为宇宙的终点。如果让所有的星体都聚集在一起发生大坍缩,那么,空间会坍缩吗?时间会终结吗?
物质是遵循物理规律而存在的,宇宙的膨胀与收缩都是相对的,正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样,一些物理量的守恒规律使自然科学具有一定的基本法则,谁无视这些法则,都会陷入伪科学的泥潭之中,甚至对神学走火入魔。
不要把自己划入愚蠢者行列,尊重科学等于尊重自己的权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斯坦哈特教授就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必然是这样。
现在有许多科学家倾向于这种观点。他们很伟大,能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真的很了不起。
没有大爆炸,宇宙无边无际,更无始无终。
哈勃的这个发现使宇宙膨胀理论应运而生。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在很久以前,星系间彼此靠得必然更近,这就使宇宙大爆炸假说有了立足之地。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这个理论中所述的“原始原子”与黑洞理论中的所谓奇点,并没有什么不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任何物理定律都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宇宙真的是由此而生的,那么,宇宙真可谓是无中生有的,这与神话也没有什么区别。
1948年,C.伽莫夫应用基本粒子物理学的知识提出了热大爆炸的理论。这个大爆炸理论阐述的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始就充满整个空间,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他粒子飞奔。事实上,这个理论应该理解为空间的急剧膨胀。“整个空间”可以指的是整个无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个就像球面一样能弯曲地回到原来位置的有限宇宙。
然而,这更使我们陷入一种迷茫之中:既然一开始就是充满整个宇宙空间的大爆炸,那么,在很久以前“星系间彼此靠得必然更近”是怎么回事呢?“彼此远离”显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无奈,“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是糊涂了”。
根据大爆炸宇宙论,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这些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这统一的温度是当时宇宙状态的重要标志,因而称宇宙温度。气体的膨胀将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
这会是真的吗?
多年来,若干重要的观测事实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许多支持,但这些支持又有着不能令人信服的因素。
越远红移越大?
物理学提供的多普勒效应表明,与静止声源相比,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声源,声波将向高频移动,背向观察者运动的声源,其声波向低频移动,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有人认为,光波与声波有类似效应,所以,哈勃认为,遥远星系光谱的红移,可能表明它们的光波波长稍微变长了。在仔细测定许多星系光谱中特征谱线的位置后,哈勃得出这样的结论:光波变长是宇宙正在膨胀的结果。
然而,这只是哈勃的猜想。光波与声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光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多普勒效应是基于声音的纵波特征得到的,光源的运动对横波的波长并没有多大影响。星系光谱向低频移动,并不能表明是远离引起的。作为电磁波的光线在通过电磁场时发生频率变化,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早在1923年,科学家们就成功地测到了太阳中铁元素光谱的红移,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地球与太阳正在彼此远离。还有1978年发现的SS433星体(一颗位于天鹰座的红色恒星),它发出的光谱就分别存在红移和蓝移两种特征。这也不能表明它在远离我们的同时也在向我们靠近。
宇宙中,每个恒星都存在着电磁场,而宇宙中的光线无一不是恒星中的元素在热核反应时发出来的。当光线经过这些电磁场时,产生红移或蓝移现象都是另有原因的。这不能表明所有的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
据天文学的观测结果,一些恒星并没有远离我们,相反,却正在向我们太阳系靠拢。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所有的星系都远离我们而去,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宇宙运动规律的:它在不经意中把地球置于爆炸的中心,这是极其荒谬的。
3℃微波背景辐射
20世纪40年代末,大爆炸宇宙论的鼻祖伽莫夫认为,我们的宇宙正沐浴在早期高温宇宙的残余辐射中,其温度约为6℃。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年轻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他们的天线时,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种无线电干扰噪声。这种噪声在各个方向上信号的强度都一样,并且历时数月而无变化。
他们把天线拆开重新组装,依然能接收到那种无法解释的噪声。这种噪声的波长在微波波段,对应于有效温度为3.5℃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它的谱线与达到某种热平衡态的熔炉内的发光情况精确相符,这种辐射就是物理学家所熟知的黑体辐射)。他们分析后认为,这种噪声肯定不是来自人造卫星,也不可能来自太阳、银河系或某个河外星系射电源,因为在转动天线时,噪声强度始终不变。
后来,经过进一步测量和计算,得出辐射温度是2.7℃,一般称之为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使许多从事大爆炸宇宙论研究的科学家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一致认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等人的观测正是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一个有力的支持。
为了给这种辐射验明正身,1989年,NASA专门为此发射了宇宙背景探测卫星。测量数据表明:在从0.5毫米~5毫米的整个波段上,该辐射的谱分布与温度为2.735℃的理想黑体完全相符;在扣除运动效应以后,天空不同方向的相对温差小于十万分之一。
这固然证明了微波背景辐射的普遍性,但把这种电磁辐射硬说成是什么“大爆炸的余温”,就未免太牵强了。宇宙中充满着电磁现象,电磁辐射如果不存在反倒是奇怪了。
在宇宙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绝对的真空,单位体积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物质元素。只要有元素存在,它们就会把光变成一定的热量,宇宙的背景温度就不会是绝对零度。
而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又具有这样的性质:很容易被屏蔽和反射。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宇宙普遍存在的电磁场中必然发生漫反射现象,漫反射的结果当然是各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强度趋同。
由此看来,背景微波辐射与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氢、氦丰度
热大爆炸理论计算出,宇宙诞生后约1秒时各处的温度约为100亿摄氏度,当时,核反应就应该出现了。特别是中子和质子就很容易成对聚合在一起,使氢、氦等较轻物质在宇宙中具有很大的丰度。
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的确证实,在宇宙中有较大的氢和氦丰度。
可这同样说明不了什么。
从对恒星的观测来看,恒星不但具有发光和发热的现象,而且会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在这些粒子中,成分最多的是质子和0粒子。质子就是氢核, 这人所共知;0粒子是什么呢?物理学早已解开了这个谜底,它就是氦核。氦核在宇宙中捕获到电子后,就是氦原子。
此外,氢与氦在许多行星的引力场中不受约束(个别例外),它们很自由地在宇宙中弥漫着,因此在不同的星系中达到相近似的丰度是不奇怪的。
在宇宙中,氢和氦的丰度对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会提供任何支持。
年龄的测定
根据热核反应提供恒星能源的理论,人们估算出银河系中最老恒星的年龄为100亿年~150亿年。按照哈勃定律,将星系的距离除以各自的速度,也可估算出所谓的宇宙大爆炸距今一二百亿年,事实上它就是哈勃常数的倒数。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宇宙年龄大体一致。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更为精确,宇宙的年龄现在已经被确定为137亿年。
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哈勃定律上。现代天文学对宇宙的观测已经突破了150亿光年的距离,这是根据哈勃定律计算出来的距离,有人甚至认为这就是宇宙的边缘。
这真是一语惊人!
光年这个度量单位,实际上隐含着年代和距离两种度量。我们观测到150亿光年远的星光,准确地说,是一颗星体在150亿年前发出的光,直到现在才到达我们的眼中。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0亿年前某颗星体已经离我们150亿光年远了,你说宇宙怎么会在137亿年前刚刚形成呢?还会有什么大爆炸?
从观测结论我们不难看出,150亿年前星体就已经各自独立存在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宇宙大爆炸。
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支持的所谓证据,其实都是“伪证”,辩证唯物论的法官会说:证据不足,驳回上诉。
热爆炸理论和膨胀宇宙模型虽然生动而形象,但与自然规律相距太远。
事实上,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使持大爆炸学说的专家们自己也莫名其妙,比如:大爆炸前空间几何的欧几里得性问题、磁单极子问题、空间的三维性问题等等,他们自己也弄不明白,更讲不清楚。
宇宙大爆炸理论毫无理由,也不符合自然科学规律。宇宙为什么会突然爆炸呢?爆炸的导火线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上帝引爆的吗?
而且,宇宙又为什么非要有一个开始呢?让时间有个开端,这是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想象。
把宇宙想象为有始有终是人类观念上的局限性造成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总把世界想象成是有边有沿、有始有终的。还有人穷其一生的精力都在寻找宇宙的边缘,但是,宇宙为什么非要有边缘呢?把宇宙说成是有边缘的,这本身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宇宙的形态只有两种,要么是物质的,要么是虚空的。如果宇宙边缘是虚空的,那么,显而易见虚空是不可以称为边缘的;如果边缘是物质的,那么,可以肯定物质的外边还应该是物质的,又怎么会是边缘呢?
宇宙必然没有边缘。
在微观世界,我们早就清楚了粒子中有粒子,永远都找不到“最小”的,这里没有“端”。也就是说,我们把物体一半一半地分下去,永远不会分至0,这是微观世界的物质。而对于宇宙来说,我们成倍成倍地叠加下去,同样永远也找不到尽头,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尽头。
关于时间,也是一样。
宇宙不可能有始有终,把宇宙想象为有始有终同样会陷入悖论之中:如果宇宙起始于所谓的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前的时间必然不存在。但是,时间是非物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存在,所以,大爆炸之前时间必然存在。但是,如果大爆炸之前时间存在,那么,宇宙必然存在,又怎么会起始于大爆炸呢?
让宇宙从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爆炸开始,这不仅污辱了物理学,也剥夺了上帝的天堂。
几乎所有忠于上帝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大爆炸之前上帝住在哪里?
一个叫圣·奥古斯丁的人却说:“时间是上帝创造的一个宇宙的性质,大爆炸之前时间不存在。”
这又是康德的无奈:“不去钻研而满足于直接提出上帝的意志来,是一个苦恼的决断。”
如果宇宙真的起始于奇点大爆炸,那么在这个事件之前,时间这个概念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时间的存在有没有意义,而是这个具有非物质性的时间具有不可中断性,它永远遵循T对称,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其方向定律是一样的。任何物质世界的变化对于它来说,都没有本质联系——时间是不依赖于任何事件而存在的参照量。
时间的箭头指向永远,谁能改变它呢?“聪明的,请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高速运动的时钟变慢”、“时空曲率”这些问题对整个宇宙的时间进程有影响吗?
没有。
如果我们把大爆炸想象为宇宙的起点,就必然会把大坍缩想象为宇宙的终点。如果让所有的星体都聚集在一起发生大坍缩,那么,空间会坍缩吗?时间会终结吗?
物质是遵循物理规律而存在的,宇宙的膨胀与收缩都是相对的,正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样,一些物理量的守恒规律使自然科学具有一定的基本法则,谁无视这些法则,都会陷入伪科学的泥潭之中,甚至对神学走火入魔。
不要把自己划入愚蠢者行列,尊重科学等于尊重自己的权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斯坦哈特教授就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必然是这样。
现在有许多科学家倾向于这种观点。他们很伟大,能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真的很了不起。
没有大爆炸,宇宙无边无际,更无始无终。